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导管上内瘤变影像诊断,以提高诊断确诊率。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采用X线检查方法进行检查,乙组采用MRI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两组检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甲、乙两种方法对于乳腺导管上内瘤变进行诊断,疾病检出率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和MRI检查方法对于乳腺导管上内瘤变进行影像诊断时一种有效诊断方法,但其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所以还要根据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后才能对病情进行判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乳腺导管内瘤变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胆管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病人生存质量明显下降,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身心及社会方面的一种全面支持和照料。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安慰。

  • 标签: 临终关怀 疼痛 护理
  • 简介:淋巴上皮(1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最早发现于鼻咽,较少见,可累及涎腺、胸腺、肺、皮肤、胃、宫颈、乳腺、膀胱等,也可发生于口腔、气管和喉。发生于涎腺、肺、胃的LELC与EB病毒感染有关,但发生于乳腺、宫颈、皮肤及泌尿系统的LELC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阴性。该病发生于下咽者少见,笔者于2008年收治1例下咽LELC,现对该病特点、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 标签: 鼻咽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经手术切除的肝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肝内胆管的发生率占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的3.9%(46/1186)。全组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14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53.8%、30.8%和57.1%、14.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肝胆管结石的刺激和胆道感染可致胆管的发生。详尽的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争取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癌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21在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问质转化(EMT)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4l例胆管标本及10例行胆管根治术患者的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croRNA-21以及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microRNA-21与EMT的关系以及microRNA.21的表达对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胆管组织中microRNA-21的阳性表达率为63%,高于旁组织的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324,P〈0.05);microRNA.2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和(或)脉管浸润密切相关(X2=6.365,0.552,11.896,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X2=0.322,0.588,0.510,0.256,P〉0.05)。E-cadherin与N-cadherin的表达分别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和(或)脉管浸润相关(X2=4.630,5.512;6.600,7.152,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X2=0.266,0.013,0.067,0.666,0.003;1.036,0.997,1.808,2.997,0.812,P〉0.05)。同一批胆管组织中microRNA-21表达与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73,0.614,P〈0.05)。术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croRNA-21低表达者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高于microRNA-21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9,4.376,P〈0.05)。结论microRNA-21在胆管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的发生来促进胆管的浸润和转移;microRNA-21可以反映患者的预�

  • 标签: 胆管肿瘤 MICRORNA-21 原位杂交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中下段胆管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制定治疗计划。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治疗,中下段胆管患者的治愈率高,43例患者已经康复并且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及时的作出诊断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关键作用。

  • 标签: 中下段胆管癌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上皮尿液细胞学诊断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尿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近2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并做尿细胞学检查的50份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与留尿方法、次数的关系。结果尿路上皮的阳性率为70%(35/50)。此分析表明尿路细胞癌细胞学阳性率与尿路细胞组织学分级、查尿次数及留尿方法有关。连续查尿4次后,阳性率不再升高。结论尿液细胞学阳性率与查尿次数、病理组织学分级及留尿方法有关。正确有效的留尿方法可以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肝门部胆管患者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临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共收治的75例肝门部胆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75例肝门部胆管患者根治性切除30例(40%),姑息性治疗45例(60%).根治性切除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2%、39.8%,中位生存期25个月;姑息性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肿瘤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3%、41.2%,显著优于低分化肿瘤患者的42.7%、17.5%(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根治性切除、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是肝门部胆管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治疗的首选,肿瘤分化程度高、TNM分期低的患者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 生存分析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外胆管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B超检查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的诊断率高,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PTC检查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梗阻、充盈缺损或突然中断等现象,ERCP对胆总管的诊断价值略逊于PTC。CT和MRI能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肝管外,还能分辨病变的大小、部位和性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司显示乳头附近黏膜受侵犯的征象,十二指肠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镜在诊断脐尿管腺癌并发尿路上皮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根据一例脐尿管腺癌并发尿路上皮癌病例的诊治探讨脐尿管腺癌并发尿路上皮诊断治疗方法及膀胱镜检诊断该病的价值及局限性。结果非肌层膀胱尿路上皮一般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脐尿管腺癌一般采取膀胱扩大部分切除术。结论单纯依据膀胱镜检查而不重视增强CT会盲目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而误诊误治脐尿管腺癌并发尿路上皮

  • 标签: 膀胱癌 脐尿管腺癌 尿路上皮癌 膀胱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的CT资料。结果12例呈多囊改变,7例见包膜凹陷征,5例局部肝叶萎缩,动脉期有13例轻度强化,延迟期11例病灶持续强化,2例大片无强化区周边有不完整强化带。结论肝内低密度占位延时强化或大片无强化区周边有不完整强化带、局部肝脏包膜凹陷、肝叶萎缩伴肝内胆管扩张是周围型胆管细胞的CT表现特征。

  • 标签: 周围型 胆管细胞癌 包膜凹陷 延迟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肝门部胆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生存期为8~30个月,胆肠内引流的生存期2-15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以根治切除疗效最佳,不能切除者应选择姑息性手术。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内镜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目前应用内镜技术(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等)诊断胆管,可以提高胆管的诊断率。本文就各种内镜技术在诊断胆管应用进行阐述,供临床医生进行参考。

  • 标签: 胆管癌 ERCP EUS 细胞刷检
  • 简介:作者简介韦邦宁(19768-),壮族,籍贯广西大化县,学士学位,肝胆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摘要目的对肝门部胆管术前减黄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肝门部胆管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行术前减黄分为两组,对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共有62例,其中34例(548%,34/62)进行了术前减黄,28例(452%,28/62)未进行术前减黄,平均减黄时间为14d,减黄后的TB水平与未减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8%(36/62),减黄组为559%(19/34),未减黄组为607%(17/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内总体死亡率为113%(7/62),减黄组为118%(4/34),未减黄组为107%(3/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减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不相关。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改善肝门部胆管患者术前肝功能水平;术前是否减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不相关。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胆道引流 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诊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栓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栓的病例资料。行根治术22例其中20例原发灶切除并胆管取栓、T管引流;另2例行原发灶切除并胆总管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6例行胆管取栓、T管引流。结果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14%及19%、6%、0,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45%、26%、8%。结论早期诊断并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可延长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栓患者生存时间,根治性手术效果较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胆管癌栓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对乳腺导管上内瘤变(DIN)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天宜乳腺医院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的135例乳腺导管内病变(含116例DIN)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依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和乳腺影像学特征及多普勒血流对病变进行BI-RADS-US分类.将BI-RADS-US3~4类且病理诊断为DIN者判为阳性,而非DIN者判为假阳性;将BI-RADS-US1~2类且病理诊断为DIN者判为假阴性,而非DIN者判为阴性.由此计算BI-RADS-US诊断DIN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在DIN患者中:普通型导管增生(UDH)35例,其中20例(57.14%,20/35)超声表现为乳腺呈片状回声增强或低回声结节,BI-RADS-US2类;平坦型上皮异形(FED)4例,以及导管上非典型性增生(ADH)50例,其中37例(68.52%,37/54)超声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乳头状突起性病变或腺体局部增厚伴低回声结节,病灶以Ⅰ级血流信号为主,BI-RADS-US3~4a类;导管原位(DCIS)27例,其中19例(70.37%,19/27)超声表现为乳腺导管不规则增宽,管壁增厚伴管腔内簇状微钙化,或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或聚集分布的小囊区,病灶以Ⅱ级血流信号为主,BI-RADS-US4类.BI-RADS-US3~4类诊断乳腺D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结论BI-RADS-US对DIN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