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肠外科术后容易出现肠道屏障受损,身体免疫系统被破坏,进而引发高烧、呕吐等病状,本文主要研究胃肠外科手术与细菌移位、以及肠道粘膜屏障、并发症感染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选择120例患者,其中60例观察组,分别在术前2h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菌DNA、血D-乳酸等监测。观察指标为体温大于38°C或小于36°C,心率大于90每分钟等可判定SIRS感染,说明胃肠外科手术后感染症并发。在观察中可以发现,术后的血浆D-乳酸在2小时后开始升高,但是在24小时之后不会在升高,可判定24小时为其最高峰值。不仅如此,PCR阳性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浓度也(P<0.0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表1)。

  • 标签: 胃肠术后 细菌移位 研究
  • 简介:脓毒症是引起严重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LPS的侵袭有关。因此,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对预防脓毒症发生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药膳饮食喂饲烫伤大鼠,观察其对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LPS入侵的影响,探索防治肠道细菌移位的方法。

  • 标签: 肠道细菌移位 烫伤大鼠 中药膳食 防治 严重烧伤患者 药膳饮食
  • 简介:目的观察肠道双歧杆菌在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同时设假伤组,检测细菌和内毒素(LPS)移位及盲肠膜菌群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大鼠严重烫伤后脏器细菌移位明显增多(P<0.01);血LPS水平在致伤1,3,5d后分别为(0.236±0.148)Eu/ml,(0.197±0.156)Eu/ml,(0.104±0.090)Eu/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0.072±0.049)Eu/ml(P<0.05);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数剧减20-250倍,真菌数剧增至5-6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0.5-30倍,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由假伤组的25000:1降为伤后的4-800:1;血浆IL-6水平显著增高,经分层统计,与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鼠相比,盲肠膜菌群移位大鼠的双歧杆菌量减少约120倍,真菌数增加约5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约30倍,盲肠膜菌群中双歧肝菌数量与血浆中IL-6,LPS浓度呈负相关(r1=-0.4817,r2=-0.4912,P<0.01),血IL-6和LPS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58,P=0.0001)。结论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盲肠膜菌群紊乱,细菌和LPS移位增加;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比例和数量的减少,可能促使了严重烫伤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 标签: 肠道双歧杆菌 烫伤 大鼠 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 细菌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移植后肠道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全小肠动物实验模型,分为对照组和肠道抗感染组,移植后9天处死大鼠并获取回肠、盲肠和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肠道抗感染组回肠、盲肠及肠系膜淋巴结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两组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厌氧菌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小肠移植后应用肠道抗感染治疗可通过减少革兰氏阴性细菌来降低细菌移位的机率。

  • 标签: 小肠移植 肠道抗感染 细菌移位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LC)肠道细菌移位(BT)与多器官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鼠龄3个月左右,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10只),LC组(LC组,30只)。LC组采用改造的复合病因诱导大鼠LC模型,将肠系膜淋巴结匀浆进行细菌培养,以细菌培养结果分为BT阳性组和BT阴性组;留取股动脉血检测肝、肾功能及血氨;行肝、回肠、肾、脑组织病理学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成功复制了LC大鼠模型。NC组大鼠未发生细菌移位;LC组大鼠细菌移位率为69.23%,其中大部分为大肠埃希氏细菌(88.9%)。BT阳性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氨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BT阴性组(P均〈0.05)。与BT阴性组比较,BT阳性组有更为显著的肝、脑及回肠组织病理改变。结论BT是LC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生与肠道屏障功能减弱、明显的肝功能减弱、潜在增加的发生肝性脑病的可能性相关。

  • 标签: 肝硬化 细菌移位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低氧对肠道细菌移位及肠系膜淋巴结(MLN)结构的影响,探索其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er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2只,实验期间两组以相同条件饲养,实验组模拟睡眠呼吸暂停给予间歇低氧处理。实验开始后第2、4周的最后1天,使用20%乌拉坦按照0.7 ml/100 g剂量麻醉大鼠,剖腹后无菌方式取MLN及距回盲瓣2 cm以上的小肠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微观结构,MLN无菌研磨液进行病原学培养,以ELISA法检测研磨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MDA)及活性氧(ROS),评估氧化应激反应程度;采集中心静脉血液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评估肠道黏膜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组大鼠MLN及其对应小肠肠管均有损伤,随着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光镜下可见:MLN生发中心数目显著减少,体积减小,皮质髓质融合加重,面积比下降,肠管组织表现出肠上皮受损严重,通透性增高,黏膜水肿,肠绒毛高度、厚度、面积及隐窝深度明显下降等。第4周实验组大鼠MLN厌氧状态下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证实出现肠道细菌移位。第2周对照组大鼠MLN组织的ROS、SOD及MDA含量分别为(177±9)U/ml、(5.20±0.43)U/ml及(0.95±0.22)nmol/ml,第4周对照组为(176±9)U/ml、(5.19±0.43)U/ml及(0.93±0.16)nmol/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实验组大鼠MLN组织ROS[(284±13)U/ml]、MDA[(2.30±0.34)nmol/ml]明显高于第2周[(217±21)U/ml、(1.17±0.24)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OD变化情况不明显[(5.98±0.43)、(5.99±0.43)U/ml,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MLN组织ROS、SOD及MDA含量均较同周期对照组大鼠有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大鼠在第2、4周血清DA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大鼠肠道黏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严重。结论低氧暴露可加重大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随着间歇低氧时间逐渐延长,大鼠肠道黏膜出现严重损伤,肠道菌群移位加重对肠系膜淋巴结结构损伤,氧化应激进一步加重,进而影响肠道自身免疫功能的完整。

  • 标签: 间歇低氧 肠系膜淋巴结 肠道细菌移位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 简介:在我们的肠道里有多得数不清的细菌,而且各类细菌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细菌战。有的细菌,对咱们的健康有益,就把这类细菌叫"友军"吧。比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就是"友军"。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双歧杆菌 细菌战 乳饮料 类细菌 水苏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CM)及双歧杆菌合剂(BM)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位(BT)的影响。方法杂种犬31只,分对照组(n=7)、ANP组(n=8)、中药治疗组(CM,n=8)和双歧杆菌合剂治疗组(BM,n=8)。结照组犬仅行剖腹术;经主胰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0.5ml/kg)和胰蛋白酶(3000U/kg)复制ANP模型,CM组和BM组犬术后每天分别经胃管灌服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结果与ANP组比较,CM及BM组肠粘膜损害明显减轻;肠粘膜菌群中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道微生态趋于平衡;CM组脏器细菌移位率减少SO%,BM组减少37.5%,两组移位细菌数量减少10~40倍:两组血培养阳性率均由100%降为37.5%;两组血中内毒素水平下降1~2倍,淀粉酶水平下降2~3倍,磷脂酶A2活性亦显著下降,并均于第7天后接近正常;肠通透性下降。结论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具有减轻ANP后肠粘膜损害,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从而减少BT致肠源性感染的作用

  • 标签: 胰腺炎/治疗 细菌移位 双歧杆菌 清胰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对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杆菌野生菌株BW25113和大肠杆菌密度感应调节子C(qseC)基因缺失菌株BW25113ΔqseC,并对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将30只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sham组、BW25113+sham组、ΔqseC+sham组、BW25113+6-OHDA组、ΔqseC+6-OHDA组。给每组小鼠灌饲相应的大肠杆菌菌液后(空白组灌饲生理盐水),6-OHDA组小鼠腹腔内注射6-OHDA建立去甲肾上腺素一过性大量释放的动物模型。利用氨苄青霉素抗性特点和荧光显微镜对从内脏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同时对各组细菌移位率和内脏组织细菌含量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ΔqseC+6-OHDA组(Δ-6OH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脾脏及肝脏细菌含量都明显低于BW25113+6-OHDA组(B-6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LN细菌含量,Δ-6OH组38(0~200)、B-6OH组290(0~590),Z=-2.0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脏细菌含量,Δ-6OH组0(0~150)、B-6OH组128(0~270),Z=-1.9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细菌含量,Δ-6OH组0(0~120)、B-6OH组120(0~290),Z=-2.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与细菌移位结果相一致。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肠道内大肠杆菌qseC受体,对肠道细菌移位有促进作用,该通路的阻断可抑制肠道细菌移位

  • 标签: 大肠杆菌 去甲肾上腺素 6-羟多巴胺
  • 简介:2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每次给予利福昔明0.2g,po,q6h,同时给予环丙沙星模拟安慰药片1片,bid,疗程5d:对照组104例每次给予环丙沙星0.25g,po,bid,同时给予利福昔明模拟安慰药片2片,po,q6h,疗程5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止泻率分别为97.2%及97.1%;

  • 标签: 细菌性肠道感染 利福昔明 治疗组 急性 环丙沙星 对照组
  • 简介:据Science[2016,353(6303):1434-1437.]和ScienceImmunology[2016,1(3):eaai7732-eaai7732.]报道,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证实,由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产生的一种酶能够保护线虫和哺乳动物等动物肠道免受有害细菌的攻击,并且对它如何做到这一点提供重要的认识。该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益生菌用于抵抗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等非常危险的病原菌,其中艰难梭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一种主要原因。

  • 标签: 肠道细菌 病原菌 有益细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哺乳动物 艰难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细菌DNA移位及其与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1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为(744.8±947.8)d,年龄范围为2 d~14岁。按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及无SIRS组。术前和术后2 h、24 h采集静脉血,利用PCR技术进行细菌DNA检测,同时检测肠道损伤标志物二胺氧化酶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并观察术后是否发生SIRS。结果①所有患儿术前细菌PCR均为阴性,术后2 h(322.4±279.6 copies/μl)、术后24 h(366.6±294.9 copies/μl)细菌DNA拷贝数明显较术前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②体外循环术后2 h血清二胺氧化酶(148.5±93.2 mIU/ml)、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7.8±7.2 ng/m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24 h后开始下降,术后2 h、24 h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P=0.0089);③SIRS组术后24 h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非SIR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08、P=0.0282)。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即可发生肠道细菌DNA移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SIRS与肠道细菌DNA移位有相关性。

  • 标签: 心肺转流术 先天性心脏病 细菌移位 聚合酶链式反应 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肠道菌谱分析在粪便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择 2019 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腹泻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象,并选取 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选用成型软便,而研究组选用的是稀糊粪便,对两组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处理,对比两组 致病菌数量、粪便涂片杆菌/球菌比例。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粪便当中,克雷伯菌属、志贺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杆菌 /球菌比例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粪便细菌学检验中,运用肠道菌谱分析的方式进行分析,能够掌握到腹泻患者菌群的情况,寻找出菌群失调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对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肠道菌谱 粪便细菌学 检验
  • 简介:摘要微生物群是由栖息在人体口腔、肺、肠道等部位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细菌细菌菌群失调与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相关。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肠道和肺部细菌菌群可能在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作用。本综述简要介绍目前细菌菌群与肺癌诊治关系的研究现状。

  • 标签:
  • 简介:据SuranaNK2017年12月6日(Nature,2017Dec6.doi:10.1038/nature25019)报道,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成功地使用微生物组三角测量(microbialtriangulation)方法来梳理肠道细菌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方法可能并不仅仅是推动微生物组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而且可能会阐明这两者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

  • 标签: 肠道细菌 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对肠源性感染小鼠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除正常对照组,菌群失调小鼠与免疫功能低下小鼠两种动物模型各设活菌组、死菌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灌胃治疗后对组织匀浆内的示踪菌进行测定。结果两种实验小鼠的死菌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肾、肝、肺组织匀浆内的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下降。结论双歧杆菌灭活菌悬液具有与活菌悬液相同的治疗小鼠肠源性感染作用。

  • 标签: 双歧杆菌 肠源性感染 示踪菌
  • 简介:摘要梗阻性黄疸是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基本病变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时肝脏分泌的胆汁(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及多种无机盐等)不能有效的进入肠道,发挥其应有的生理作用,从而引起胃肠道、血液、免疫系统及其他一些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内毒素可能起主导作用,如何从根本上降低内毒素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及降低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 标签: 内毒素 黄疸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发病率日益增长,因其诊断困难,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差,依然有待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各种肠内外疾病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而肠道细菌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与体细胞外泌体类似,在细胞间通讯、增殖、分化、炎症、恶变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细胞外囊泡在IBD的研究集中于人体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而肠道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同样在IBD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人体肠道菌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IB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IB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