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衰竭患者不得不依赖外营养(PN)来维持能量和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PN在提供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损害。此外,由于肠道结构和内环境发生改变,IF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细菌代谢产生的毒性介质可诱导肠道炎性反应和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衰竭相关损害(IFALD)。自1998年Marshall首次提出-轴的概念以来,-轴紊乱在IF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肠道-肝脏之间的"对话"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稳态平衡的关键,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在IF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笔者首次提出-菌-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试图强调肠道菌群是-轴中的重要一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IF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菌-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将对理解IFALD的发病机制和改进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菌-肝轴 肠-肝轴 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 肠衰竭 短肠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在乙肝衰竭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2 月 ~11 月诊治的乙肝相关衰竭患者 80 例作为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内科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5% , P<0.05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乙肝相关衰竭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发病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浆置换 乙肝相关性肝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IBD与胰腺疾病之间存在关联,且易被忽视或混淆。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分析具体发病特点发现,多种胰腺疾病可能是IBD的外表现或由IBD药物诱发;明确此类疾病,需详细询问病史,细致完善相关检查;如明确为IBD药物相关胰腺炎,应立即停药,且需按照诊治规范进行系统综合诊治。临床需关注IBD患者中胰腺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胰腺炎 胰腺病变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相关药物损害采用保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化疗相关药物损害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共有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56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药物损害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化疗 相关性药物肝损害 保肝药物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亢损伤的发病特点。方法:分析本院甲亢损伤病人的相关医学数据,研究57例甲亢损害患者(实验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62例甲亢患者(常规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二组患者身体状况、的状况和甲状腺的状况。结果:甲亢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体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升高;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ALT、AST、ALP、TT3、TT4、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存在的误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结论:甲亢损伤多出现在年事较高、甲亢病情更严重的病人上。甲亢损害的患病率与患甲亢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患甲亢损害的概率就越大,而且临床症状比较明显。

  • 标签: 甲亢 肝损害 临床特点
  • 简介:病例资料:男,43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腰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未见肉跟血尿,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超声提示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伴中度积水。患者3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K粉)。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氯胺酮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  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感染所致。EB病毒可侵犯全身多个脏器,其中又以肝脏受累较为普遍,重症患者可发展为衰竭、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进而威胁生命。IM合并损害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密切相关。血清尿酸不仅可导致炎症反应发生及发展,还参与氧化损伤过程,导致肝脏受损,被广泛用于成人肝脏及心血管等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但其在儿童临床应用的价值尚未被很好地挖掘。本文旨在分析血清尿酸与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脏损害相关,从而评估IM患儿肝脏受损情况,以达到早期干预、及时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效果。

  • 标签: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清尿酸 肝损害 免疫炎症反应 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后总胆红素的反弹率(Total bilirubin rebound rate,TBRR )、凝血酶原活动度反弹率(PTA rebound rate,PTARR)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研究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20例,随访3个月,分为生存组(73例)和死亡/移植组(47例)。收集患者第1次人工术前、术后当天及第3天的临床资料,计算总胆红素反弹率(Total bilirubin rebound rate,TBRR)、凝血酶原活动度反弹率(PTA rebound rate,PTARR)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慢性衰竭-序贯器官衰竭(CLIF-SOFA)评分、CTP(Child-Turcorto-Pugh,CTP)评分的分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上述指标及评分系统对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移植组的TBRR、PTARR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RR、PTARR、MELD、CLIF-SOFA、CTP预测ALCF的AUC为0.642、0.829、0.792、0.703、0.899,截断值分别为35.85%、17.91%、28.5、7.5、11,其中,PTARR、MELD、CLIF-SOFA、CTP的AUC>0.7,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PTARR及TBRR评分对HBV-ACLF患者的预后有意义。

  • 标签:   HBV-ACLF 非生物型人工肝 TBRR PTARR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Graves病相关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9例Graves病肾损害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及2年以上随访结果。结果Graves病肾损害临床上以蛋白尿为主,表现为肾炎综合征(77.8%)或肾病综合征(22.2%);其肾脏病理表现多样化,4例(44.4%)为系膜增生性肾炎,3例(33.3%)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2例(22.2%)为膜肾病。为加强Graves病治疗,并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治疗有效。随访期内,3例(33.3%)在病程中因Graves病复发而肾病加重,其中1例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33.3%)出现系统红斑狼疮、糖尿病、肿瘤等合并症。结论Graves病可继发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及近期预后不尽相同,预后并不乐观。

  • 标签: GRAVES病 肾脏损害 病理 预后 回顾性分析 蛋白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引起造影剂相关损害(contrastmediainducednephropathv.CIN)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99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合并危险因素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前11例血清肌酐浓度异常者,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未发生CIN。术前980例血清肌酐浓度正常者,均选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其中20例发生CIN(CIN组),960未发生CIN(非CIN组),CIN组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CIN组,造影剂用量大于非CIN组,术前补液量低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比24%,P〈0.05;(133±11)mL比(80±15)mL,P〈0.05;(50±21)mL比(450±20)mL,P〈0.05]。结论造影剂的选择、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补液量过低及造影剂用量过大是导致CIN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造影剂 肾疾病 经皮 经腔 冠状动脉成形术
  • 简介:[摘要]对于一些患者病情变化快、复杂危重,机体代谢快,消耗高,住院时间长,基本不能正常进食,则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而现在提倡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就要使用它,所以早期内营养因其安全、有效、简单、低廉,在临床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但内营养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并发症,其中以腹泻最为多见,发生率可达到20~40%。腹泻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我们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加重病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针对患者内营养相关腹泻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其原因及相关解决策略。

  • 标签: []患者 肠内营养 腹泻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衰竭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以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衰竭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未出现导管相关感染,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的高位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在导管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渗血或皮下血肿发生率、护士年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穿刺部位存在渗血或出现皮下血肿、护士年资较低是衰竭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高位因素,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予针对的护理干预,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衰竭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指标与肾功能损害相关。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损伤患者122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3组,其中A组54例为轻度肾损伤、B组49例为中度肾损伤、C组19例为重度肾损伤,对比3组的各临床检验指标的差异性,分析各指标与GFR的相关。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mALB、CYS-C、BUN、Scr与GFR均呈负相关,CYS-C与GFR的相关更高(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在不同程度肾损害中具有显著差异,可为早期肾损害评价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临床检验指标 肾功能损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炎症病(IBD)是一种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结肠炎。IBD的外并发症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其中血液系统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贫血和血小板相关疾病,一旦出现通常表示预后不佳。本文旨在阐述IBD相关血液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贫血
  • 简介:摘要炎症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外表现在IBD中较为常见,但临床医生对IBD相关的肌肉损害了解不足,当患者以肌肉损害为首发表现时容易被误诊漏诊。本文就IBD相关肌肉损害发生的机制及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认识及诊治水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发病机制 肌肉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与重症及死亡的相关。方法:从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抽选出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研究时间范围:2022年9月~12月)。35例患者均无肾功能基础性病变,对其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以及死亡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共出现15例肾功能不全、10例肝功能不全,5例患者肾功能均损害。另外5例患者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经有效治疗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而肾功能不全的30例患者中,死亡例数5例,死亡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容易增加其病情恶化的风险,同时死亡率也比较高,因此需要尽早做好肾功能检测,通过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新冠肺炎 肝肾功能损害 临床特征 重症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