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为10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作抑郁症筛选严重程度评价。结果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中抑郁症发病率为37%,且与年龄、病程、伴随疾病关系密切。结论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心理障碍,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有效。

  • 标签: 抑郁/护理 慢性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20年0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n=26)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n=26)给予针对性护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并比较两组对临床护理的个体感受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护理的个体感受评价总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受抑郁心理障碍影响,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抑郁心理障碍症状,且患者对针对性护理的个体感受评价更高,值得采用。

  • 标签: 老年慢性躯体疾患 抑郁心理障碍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解决我国老年人中慢性疾病并发心理疾病的严峻问题。首先,我们全面梳理了老年慢性疾病并发的主要心理疾病类别,如抑郁、焦虑、疲劳、认知障碍等,并探讨了慢性病病程、疾病重度以及其他生理和社会环境因素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我们还进一步调查了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疾病患病率、疾病的严重性及影响因素,揭示了在我国,老年慢性疾病并发心理疾病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然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应对策略,明确了护理人员在慢性疾病并发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中的关键角色,并着重讨论了疾病管理、心理咨询和干预、患者教育以及社区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提高社区医疗人员的心理疾病识别和干预能力,改善患者疾病管理行为及社区和政策支持,可有效减轻老年慢性疾病并发心理疾病的负担。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公众和医疗服务体系对老年慢性病并发心理疾病问题的认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老年慢性疾病 心理疾病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老年慢性疾病合并心理疾患的现象。在老年人群中,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高发率是无法忽略的问题。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深入总结了老年慢性疾病合并心理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与精神疾病的关联性以及相应的生理慢性应激反应。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常反应,以及引发炎症反应等方式,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而诱发各类心理疾病。此外,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干预措施。首先,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最基础的干预手段。此外,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对减轻慢性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明显成效。最后,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对于改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结论为老年慢性疾病合并心理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策略,对于改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慢性疾病 心理健康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抑郁情绪的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与新生肿瘤和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在前期以老年抑郁量表和一般生活资料调查表对1020例老年男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随访,分析合并抑郁人群与非抑郁人群新生肿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人群新生肿瘤的发生率OR=2.163(95%CI1.394~3.357),危险程度明显高于非抑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人群风险明显高于非抑郁人群(OR=5.207,95%CI2.487~1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抑郁和抑郁的严重程度分别与新生肿瘤率和死亡率成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的患者易发新生肿瘤,且死亡率明显高于同组疾病人群未合并抑郁者。

  • 标签: 老年人 男性 抑郁 肿瘤 死亡率
  • 简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茶饮的系统整理和研究,从生物演化、传统应用以及现代研究等角度来探索茶饮(特别是别样茶)对防治慢性疾患的理论依据.氧化应激是导致人类衰老、产生慢性疾患的主要因素,而茶饮中普遍含有较高的多酚化合物则可抵抗或减轻这种氧化应激反应.这已在茶、水果或蔬菜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在实践中,某种特定茶饮往往会对某种或某几种慢性疾患产生较好的预防甚至治疗的作用,而对某些其他疾患作用不明显甚至有反作用.今后的研究应探索这方面存在的规律性.

  • 标签: 茶饮 别样茶 慢性疾患 氧化应激 理论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罹患慢性躯体疾病及参加休闲活动情况与抑郁情绪存在的交互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以2014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完成社区老年心理状况调查的3 007名社区老年人(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问卷(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评价抑郁情绪,采用休闲活动问卷评估休闲活动参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躯体疾病和休闲活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社区调查老年人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5.78%(1 076/3 00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1.42,95%CI:1.14-1.76)、高脂血症(OR=1.27,95%CI:1.09-1.56)、冠心病(OR=1.31,95%CI:1.04-1.6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R=1.31,95%CI:1.04-1.63)与抑郁情绪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均P<0.05);伸展弹性运动(OR=0.79,95%CI:0.68-0.92)与抑郁情绪发生风险降低有关(P<0.05)。(3)糖尿病和不参加伸展弹性运动作为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AP)=41.75%]。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较常见,慢性躯体疾病可能增加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生风险,尤其是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积极参加伸展弹性运动,可能对于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抑郁 老年人 交互分析 慢性躯体疾病 休闲活动
  • 简介:文献“创新健康医学观”对健康与疾病的概念进行了新解释,指出健康与疾病并不是过去认为的那样是一对互相排斥的概念,而是不同层面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无病的不健康状态和患病的健康状态都是合理的机体存在状态。但没有对慢性病的一般治疗对策给予必要的讨论。本文对此略作解析。

  • 标签: 慢性病 病理过程 健康 疾病 医学观 治疗对策
  • 简介:所有的感觉都仿佛来自于梦幻:你真真切切地看见自己已经睡着了,就像工人下班以后闲置下来的一架机器,静静地躺在那里;你看见自己的肉躯就如同蝉蜕一样安静,精神却新蝉似的君临其上,俯瞰着自己脱下去的衣裳。你发现"心灵和身体是一同入睡的",而精神却梦魂一样在外面梦游。患了梦游症的精神离开它所居住的处

  • 标签: 躯体语言 精神 阅读中 空间 思维 情感
  • 简介:大多数妇女都会在某些时期发生乳房疾患。乳房疾患通常是由于激素分泌的波动(与月经周期或生育力的提高和衰退有关)引起,随着激素分泌稳定下来.乳房疾患就会痊愈。

  • 标签: 疾患 乳房 激素分泌 月经周期 生育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老干部慢性躯体疾病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2例老干部作为样本,以是否存在慢性躯体疾病为依据,将其划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老干部的抑郁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组老干部抑郁评分(53.66±2.16)分、生活质量(62.38±1.45)分、男性干部抑郁评分(53.16±0.48)分,与女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80岁者,抑郁评分最高,为(62.31±1.58)分,与其他年龄老干部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干部的抑郁状态,与年龄及慢性躯体疾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老干部 慢性躯体疾病 抑郁状态
  • 简介:慢性消化道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祖国医学称之为"脾胃病".脾胃病是临床极为常见的虚实夹杂性疾病,其中以肝郁脾虚型为多,主要表现为:胸胁胃脘部憋闷胀痛不舒,嗳气,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疲乏无力,大便不畅,或有恶心吐酸、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或沉弦等症状.笔者自拟脾胃散Ⅰ号对162例病理活检确诊和临床检查证实的脾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溃病 十二指肠溃疡 肠上皮化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后对其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确诊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数学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和全面护理。护理1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8%,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功能、活动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有大幅提升,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生活质量,能够促进其康复的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性。方法 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随机抽取我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针对其精神科诊断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其相关联系。结果 100例老年精神科患者中,合并有躯体疾病患者占比89.0%(89/100),其中每一例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为0-4种;主要躯体疾病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脑血管病及心脏病等。结论 老年精神科病人普遍存在躯体共病性,临床中需要根据其合并疾病类型采取相关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以整体保障其临床和预后效果。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 躯体疾病 共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讨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躯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60、0.1159、1.4397,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54.3401、53.0583、28.8005,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20.2598,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对143例≥65岁的老年呼吸道疾患者进行了血清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1H)分析,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改良罗氏TB培养及血清抗结核菌抗体实验进行对比调查,以确定NMR^1H谱图特征在肺结核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静脉血5.0ml,及时分离血清,经处理酸化为氢基酸单体,WaolieanAC-400核磁共振仪分析,所获信息经PulseofFouriertransform(PFT)变换,由计算机完成图谱解析。同时取患者晨痰行抗酸染色、TB培养,按常规方法操作;抗结核菌抗体测定,使用酶标法。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有活动性结核标志物蛋白存在,其浓度与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相关,统计学处理表明P<0.01。与其他非结核病患者血清对比分析,统计学表明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NMR^1H分析发现老年呼吸道疾患中结核及合并结核病人血清有4.61±1ppm特征峰表达.而非结核性的其他呼吸道疾患病人血清则无此信息表达,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谱学指标。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交叉或方法学漏诊、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 患者 老年肺结核 呼吸道 抗酸染色 抗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