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油印讲义稿到铅印本进行修订时,有关《镜花缘》的论断主要借鉴于胡适《镜花缘引论》,对《红楼梦》论断的修订主要借鉴于俞平伯《红楼梦辨》,这种修订的意念发端早在其于1923年所的《明以来小说年表》中,就已初见端倪。《年表》是油印讲义稿到铅印本修订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它有助于探明鲁迅修订《史略》相关部分的前后变化过程与论断下定缘由,这种修订深受时贤同好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

  • 标签: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明以来小说年表》 修订 意念发端 过程环节
  • 简介:在晚清小说的演进历程中,黄人将传奇、演剧纳入小说的考察范围,强调小说“感化社会之力”,认为小说发展应植于“社会风尚”,并据此确立以教化教育为首要目的且着眼于“人伦道德”、以“求诚明善”及“真美善”为重要特质的小说观,是位不可或缺的典型人物。这种“依自不依他”的表达方式与《小说林》同人在强调小说感化社会之力的同时,为追求小说期刊的办刊效益以“迎合风尚”,从而确立以迎合读者趣味为主的寓教于乐式的表达方式有别。与黄人熟知中国小说发展实情所不同,《小说林》同人小说观念的形成多源于对彼时小说刊行情况的实证调查。

  • 标签: 黄人 徐念慈 《小说林》 晚清小说
  • 简介:历代连称“戏曲小说”主要指向作为“说话”伎艺的“小说”与“戏曲”,强调此类作品的表演性特征与演说方式的特殊性。《也是园藏书目》以“戏曲小说”作为一种与“四部”并列的部类,即是对上述做法与时人普遍认知的回应。而此书目“戏曲小说”下设置“通俗小说”小类,系为突出与“传奇”、说唱文学有较大纠葛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在表现形式及其表演趣味,与“古今杂剧”“传奇”等的区别。它依旧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当作一种带有表演趣味的、以章回体式存在的“说话”伎艺,而非以之为白话通俗小说

  • 标签: “戏曲小说” 《也是园藏书目》 “通俗小说” “说话”伎艺 目录学视域
  • 简介:作为一部“账簿”式书目,明人王道明所《笠泽堂书目》主要是对其父王继贤“笠泽堂”藏书的著录,以致王道明编目过程中并未对所录之书重复著录、归并不合理等情形进行修正。而受囿于王继贤对所藏之书征信价值的强调,此书目的部类设置与作品著录主要依所录之书的“时用”价值与征信价值展开,并否定驳杂、虚妄的作品。这从子部“小说家”类与“杂家”类的作品著录中即见一斑。同时,在传统“四分法”的制约下,由此形成了“小说家”类以征信思想为主导、以源于“闾里小知”与“街谈巷语,道听涂说”等为具体细目进行作品著录的做法。

  • 标签: 《笠泽堂书目》 王继贤 王道明 “账簿”式书目 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