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治疗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采用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的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患者共15例。结果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86.7%。结论人胎盘组织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较好。

  • 标签: 人胎盘组织液颅脑损伤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加针刺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人胎盘组织加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的方法,治疗缓解期的多发性硬化患者7例。结果显效5例,占71.43%;有效2例;占28.57%;总有效率100%。结论人胎盘组织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加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良好。

  • 标签: 人胎盘组织液 多发性硬化 药物疗法 穴位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B群链球菌有效、经济的实验室培养方法,提高B群链球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围产期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各983例,分别采用A方法(血平板).B方法[血平板+含10μg/ml多黏菌素和15μg/ml萘啶酸的选择性培养肉汤(Todd-Hewrtt增菌液)].C方法(血平板+自制胎盘组织增菌液)培养B群链球菌,然后通过协同凝集试验进行B群链球菌鉴定.结果直肠部位A方法检出23例(2.3%),B方法48例(4.9%),C方法53例(5.4%);阴道部位A方法检出31例(3.2%),B方法64例(6.5%),C方法77例(7.8%).B方法与C方法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方法与B方法、C方法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方法检出B群链球菌的敏感性优于A方法,自制胎盘组织对B群链球菌的增菌效果与Todd-Hewrtt增菌液相仿.

  • 标签: 链球菌属 胎盘 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胎盘组织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9名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患者,研究者对其医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而后总结出人胎盘组织的治疗效果。结果29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痊愈,有13名患者显效,有7名患者有效,有1名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7%。结论使用人胎盘组织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效果还有保证。

  • 标签: 人胎盘组织液 慢性盆腔炎 附件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联合腹部铺灸治疗子宫内膜薄患者的内膜厚度及内膜血供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中医科门诊收治 80例的子宫内膜薄的患者,于经期第 5天开始使用穴位注射,月经干净开始做腹部铺灸,记录治疗前和治疗第三个月的 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及血供。结果: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联合腹部铺灸可有效的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血供,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 标签: 穴位注射 腹部铺灸 子宫内膜薄
  • 简介:目的比较组织常规抗酸染色与经3种试剂处理后再行抗酸染色的效果及细菌检出情况。方法分别用低浓度酸碱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处理12例麻风患者及15例康复患者皮肤破损(皮损)组织,涂片经抗酸染色观察。结果3种溶血剂处理后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与常规抗酸染色在细菌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菌体被染成红色,组织细胞染成蓝色,但在背景上差异明显。经3.5%HCL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红色;经5%NaOH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蓝色;经HiCN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呈蓝色。与菌体呈红色的麻风杆菌对比明显。15例康复患者中4例患者报告发现麻风杆菌,菌量在+~++之间。并经临床医生确认。结论麻风患者皮损组织经HiCN处理后抗酸染色可增强细菌与背景间对比效应,查菌效率优于常规染色。

  • 标签: 抗酸染色 麻风杆菌 溶血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组织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治疗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中的作用。方法50例不孕的患者排除男方不孕因素,及女方其他方面不孕因素,行输卵管造影,均为双侧输卵管梗阻,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5例分为研究组给予胎盘组织治疗后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其余25例为对照组单纯应用输卵管通。结果治疗后胎盘组织联合宫腔镜治疗组的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 标签: 胎盘组织液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 输卵管梗阻 继发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穴位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的方法,治疗轻度一氧化碳中毒5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例,共9例。结果轻度一氧化碳中毒痊愈4例,显效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痊愈2例,显效2例;愈显率均为100%。结论人胎盘组织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

  • 标签: 人胎盘组织液 一氧化碳中毒 药物疗法 穴位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中总免疫球蛋白IgE和血清组胺水平更低(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总免疫球蛋白IgE和血清组胺水平,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枸地氯雷他定片 胎盘组织液 联合治疗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探讨白蛋白比值在鉴别积液性质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法测定100例积液患者的血清与积液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值.结果血清白蛋白、积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与积液白蛋白的比值在渗出和漏出中差异存在显著性,白清白蛋白与积液白蛋白比值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88%,准确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80%.结论测定血清和积液中的白蛋白对于鉴别渗出和漏出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渗出液 漏出液 总蛋白 白蛋白 鉴别诊断
  • 简介:临床护理观察中,对敷料浸湿及尿失禁等量的估计往往不准确,只是记录:"伤口敷料已被浸湿""尿液或血液浸湿被套或大单",无比较准确的量估计.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摸索出估测敷料及布料浸透后的液体量的数据如下.

  • 标签: 伤口敷料 出血渗出 出量估计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 的 患者 时 用 康柏西普玻注射 治疗 效果 。 方法 :在 201 8 年 1 月至 20 20 年 1 月 中选取 60 位在我院就诊 的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患者 并且将这 60 人 随机 等 分为 两组, 对照组 的 30 人进行 雷 珠单抗 注射治疗 , 观察组 的 30 人进行 康柏西普玻注射 治疗 , 记录数据,观察并比较 两组 在视网膜黄斑区中 厚度 的变化 及裸眼视力变化情况。 结果: 在 治疗 周期长 的 患者中,观察组的 视网膜厚度 比 对照组 低,而 裸眼视力 观察组比 对照组 高,数据差距非常大,在周期较少的患者中效果差距不是很明显 。 结论: 用康柏西注射治疗 能够明显减少 黄斑视网膜厚度 以及增强患者的裸眼视力,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值得大量推广使用 。

  • 标签: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 普 眼用注射液
  • 简介:目的评价口腔黏膜渗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与血清中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的一致性。方法分别取已知丙型肝炎感染者及未感染者,牙周疾病患者、健康志愿者的口腔黏膜渗出标本,检测丙型肝炎抗体(IgG)。同时采集上述受检者的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IgG)。结果经研究发现,20例已确诊丙型肝炎感染者口腔黏膜渗出标本为阳性,其余健康受检者的口腔黏膜渗出标本均为阴性,口腔黏膜渗出检测丙型肝炎抗体(IgG)检测试剂的敏感性为和特异性均为100%,与ELISA检测的一致性为99.5%。结论由于口腔黏膜渗出标本采集方便且暴露性小,因此在口岸现场检验检疫大量疑似病例或高危人群中实现现场、快速的筛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IGG 口腔黏膜渗出液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异常,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眼底的渗出是由于高血糖毒性作用,导致血屏障破坏,血管内的脂质等漏出而造成的。是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与专业医生数量悬殊巨大,设计一个可以自动的检测渗出的医疗助手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依托于深度学习方法,以U-Net架构为骨架网络,以准确度 (Acc)、灵敏度 (SE)、特异性 (SP)以及AUC值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估指标,先测试了原始U-Net在该任务上的分割能力,在该任务上达到99.8%的准确度,73.1%的灵敏度,98.0%的特异性以及0.973的AUC值。根据U-Net网络架构的固有问题,将Attention机制与U-Net结构,搭建Attention U-Net。99.8%的准确度,81.5%的灵敏度,99.8%的特异性以及0.985的AUC值。实验结果表明,Attention U-Net有更好的特征提取能力。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深度学习 Attention U-Net 硬渗出液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对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纳为班次研究对象,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治疗。采用浓度为50.00%的硫酸镁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而后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客观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结论与常规性的治疗相比,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患处的皮肤,可在有效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马铃薯 外敷 硫酸镁 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造成胰腺周围积液,积液量多少、是否感染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后引起胰管内压力增高可导致胰液渗出胰管扩散到胰腺周围各个间隙。渗出除进入网膜囊外,还容易破坏筋膜间隔进入腹膜后,在疏松的腹膜后间隙莫延,形成间隙扩散。液体所到之处胰酶被激活,均可出现出血坯死,乃至脓肿。急性胰腺炎时液体出现率为50%~90%。液体出现与否以及出现部位的多少与急性胰腺炎的轻重有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ALB/c裸鼠与普通小鼠无菌性腹腔炎症模型腹腔渗出(非细胞成分)的杀菌作用是否有区别,从而了解裸鼠天然免疫的状况。方法取BALB/c裸鼠和小鼠各12只,每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ml,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0.25%糖原1ml建立无菌性腹膜炎模型,建模后5小时(h)处死两组小鼠并收集腹腔渗出,离心处理取得上清。利用琼脂铺板法确定BALB/c裸鼠及普通小鼠上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B/c裸鼠及普通小鼠腹腔渗的上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它们的杀菌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无胸腺的BALB/c裸鼠在天然免疫的体液方面与普通小鼠无显著区别,具有正常的抗菌作用。

  • 标签: BALB/c裸鼠 腹腔渗出液 上清液 杀菌活性 天然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