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线测量方法及其可能出现的误差。首先,文章介绍了线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确立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影响线测量准确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连接误差、测量仪器误差和操作过程误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线测量准确度的多项对策,如正确连接线测试线路、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和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线测量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 标签: 线阻测量 误差分析 连接误差 测量仪器 操作规范
  • 简介:评价一个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的好坏,有许多内容。其中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好的规划需要有好的实施手段给与保证。城市建设中规划建筑物的灰线测量工作就是把各项规划意图和要求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测量工作正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就杭州市而言,

  • 标签: 城市规划 线测量 测量工作 城市建设 环境质量 建筑物
  • 简介:摘要高计主要用于科研、工厂、学校、企业部门对绝缘材料、电工产品、电子设备以及元件的绝缘测量和高阻值兆欧电阻的测量。与电极箱配套使用,可以测量具有抗静电要求的橡胶和塑料制品表面电阻,如煤矿、井下使用的传送橡胶带、塑料带及电子计算机房的塑料地板和墙壁。基于此,高计的计量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计量工作中,高计的计量主要采用校准方法,这样,就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本文就主要对高计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 标签: 高阻计 不确定度 端钮电压 兆欧表标准电阻器
  • 简介:日全食是一种天文奇观,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太阳光被月球全部挡住而产生的现象。2009年7月22日出现在我国的日全食现象,是一次500年难遇的日全食奇观,也是观测日全食对磁力线方向影响的好机会。本次试验是通过观察日食时,悬挂在空中的马蹄形磁铁的移动来判断日全食对磁力线方向是否有影响。

  • 标签: 日全食 磁力线 测量 2009年 太阳光 月球
  • 简介:摘要测量是施工眼镜,测量服务于整个施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千变万化建筑,千变万化的建筑展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但是这千变万化的建筑给我们测量增加了难度,弧形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的,本文研究了弧形建筑的测量放线技术与施工要点。

  • 标签: 测量放线技术 弧形建筑 误差控制 测量精度
  • 简介:摘要随着加速度计全自动振动、冲击校准系统和信号适调仪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开发成功,这就为振动、冲击测量和试验全面地奠定了基础,本文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单片集成微硅压式高性能高g值加速度计,量程可达106g,封装以后的加速度计采用冲击装置2925型冲击校准装置及CS18LMS-VHS冲击校准系统的Hopkinson杆法进行高g值加速度计校准,灵敏度为1µV/g,固有频率1MHz量级。

  • 标签: 压阻效应 共振频率 比较法校准
  • 简介:摘要为提高电厂发电、供电可靠性,降低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风险,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水平。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宝珠寺电站宝劲线波器及旁路刀闸改造,通过对于组网结构等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可以为具体的改造实施提供指导。

  • 标签: 电气主接线 就地改造 安全管理 效益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脾虚湿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腰围、体质量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型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副作用的疗法,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穴位埋线 针刺 单纯性肥胖
  • 简介:在海洋磁力测量中,因受测量环境及各项改正的残余量等因素的系统性影响,不同测线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系统差,这种测线系统差会使测区磁场水平不统一,导致磁异常等值线图失真.为此,研究了基于虚拟检查线的海洋地磁测量数据调差方法,该方法尝试在不使用检查线数据情况下,沿垂直于测线方向选取一定数量的虚拟检查线,根据测线数据拟合出各条虚拟检查线上场的分布规律,并将测线方向拟合前后残差的平均值作为各条测线上的测线系统差,对各条测线数据进行改正.仿真计算与分析表明:对于磁异常变化较平缓的测区,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测线系统差;当磁异常变化剧烈时,该方法可以部分消除测线系统差.

  • 标签: 海洋磁力测量 测线系统差 虚拟检查线 最小二乘 多项式拟合 调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滑脱X线诊断和测量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的100名第五腰椎双侧峡部裂男性招飞学生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100名无滑脱的同龄男性招飞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学生拍摄站立的侧位X线片,采用Garland、Meyerding、Taillard以及椎间隙中线垂线测量法四种方法来测量并发滑落的程度。对这四种方法的阳性率做统计对比。结果在观察组中这四种方法对于L5滑脱的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rland、Meyerding、Taillard方法存在假阴性结果,而采用椎间隙中线垂线测量法能够纠正。结论对于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X线测量中,采用椎间隙中线垂线测量法能够对腰椎脱落的检出率比较高并且没有假阳性结果。

  • 标签: 腰椎滑脱 X线诊断 测量方法比较
  • 简介:分析了规划批后定线测量的流程,指出了各工序的关键点,并对各工序的关键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最终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成果正确可靠。

  • 标签: 规划 定线测量 控制线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结合输配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过程中,接地电阻摇表的使用方法不当,测得接地电阻不正确,给输配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带来失误。正确使用接地电阻摇表测量接地电阻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接地摇表 测量线收纳装置
  • 简介: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电测量设备线夹安装孔距工具,主要应用于带电作业装置技术领域,含第一电推杆(101)、第二电推杆(109),所述第二电推杆(109)前端连接操作杆连接套(105),所述第二电推杆(109)侧面连接光栅尺(106),所述第二电推杆(109)两端外壁连接光栅尺0刻度块(104),所述第二电推杆(109)通过连接块(108)连接第一电推杆(101),所述第一电推杆(101)与第二电推杆(109)交错,保持垂直,所述第一电推杆(101)连接激光测距仪(110),所述激光测距仪(110)沿着测距尺滑轨(102)左右平移,所述测距尺滑轨(102)左侧通过支架连接测距尺(107),所述光栅尺(106)测量线夹安装孔纵向距离,所述激光测距仪(110)测量线夹安装孔横向距离。应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测量设备线夹安装孔距工具,使用方便,测量速度快,进度高,降低停电延期次数以及重复停电次数,减少停电时户数,提高作业人员更换线夹工作效率。

  • 标签: 带电测量 设备线夹 安装 孔距工具研究
  • 简介:1引言当今市场上需要占地面积较小且又具有较高功率水平的DC/DC变换器。为了获得这样的功率密度,开关频率提高了,这使MOSFET的功率损耗增加。因而要求设计者对热有较好的了解,即何谓热?如何测量?它给设计者提供何信息?

  • 标签: DC/DC变换器 功率损耗 热阻 MOSFET 热导率
  • 简介:摘要:在电网不断发展过程中,以及用户在电力稳定性方面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需要对电网效益、环境以及安全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对设备运行稳定性研究进行强化。而电力系统安全保护中,氧化锌避雷器具有重要地位,需要对其带电测试加以重视。对此,本文介绍了带点测量理论依据、分析了性电流现场测量干扰因素,并提出几点提高测量数据准确性建议。

  • 标签: 氧化锌避雷针 阻性电流 带电测量
  • 简介:在新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接地电阻的测量一章中提到:要注意避免避雷线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呢?为分析方便,我们假设1.测量时电流电压极在一条直线上按0.

  • 标签: 杆塔 避雷线 接地电阻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影像和Dolphin软件转化头颅侧位片,研究Andrews要素Ⅱ目标前界线(goal anterior limit line, GALL)的可重复性。方法选取57例患者CBCT影像导入Dolphin软件转化头颅侧位片,根据Andrews要素Ⅱ进行定点测量,得出临床前额平面与FALL线(forehead's anterior limit line)所成的角度及上颌中切牙FA(facial-axis point)点至GALL线的距离。由3名经软件测量培训的专业正畸医生执行。操作者分别测量2次,间隔1周。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同一操作者测量可重复性,以及不同操作者对同一指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同一操作者测量上颌中切牙FA点与GALL线距离(a)及临床前额平面与FALL线所成的角度(b),ICC检验结果表明每一位操作者对该测量方法的掌握度和可重复性好。不同操作者之间采用该测量方法测量a和b,ICC分别为0.965和0.912表明可靠性高且一致性好。结论Andrews要素Ⅱ的GALL线测量,运用CBCT影像结合Dolphin软件转化头颅侧位片及相应的测量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正畸。

  • 标签: 锥体束容积断层技术 目标前界线 CBCT转化头颅侧位片 要素Ⅱ 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