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分蘖繁殖和根茎繁殖是互花草的主要无性繁殖方式,但目前对地下根茎生长动态及其与分蘖生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方法]调查了宁德市飞鸾镇海滨滩涂互花草移栽苗分蘖、根茎数量的月动态,比较了分蘖和根茎生物量的月间变化.[结果]该地互花草存在2个分蘖盛期,分别为5~6月和9~10月,其中,5~6月,分蘖快速生长的同时,根茎生长缓慢,该时期互花草主要生长地上分蘖;9~10月,小分蘖数增加量明显大于5~6月,而分蘖生物量绝对生长速率(AGR)却明显小于5~6月,该时期产生的小分蘖生长受到了限制.8月起,分蘖生物量AGR下降,而根茎生物量AGR则明显增加,8月后互花草侧重地下根茎的积累和延伸;9~12月,分蘖和根茎生物量AGR都持续下降,此时期分蘖、根茎生长减弱.[结论与意义]本研究认为,互花草在7月前主要生长分蘖,7月后开始快速生长根茎,这为优化互花草的防治适期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互花米草 分蘖 根茎 生物量 月间动态
  • 简介:互花草是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本土植物,其高生产力、高繁殖率、高抗性和致密发达的地下部分等生物学特性使它能在沿海地区的抗风防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修复湿地和固定二氧化碳等方面发挥很好的正生态效应;然而,正是这与生俱来的生物学优势使该物种在引种地区侵占光滩,很快形成茂盛的单种优势群落,体现出很强的入侵性,从而也具有相当大的负生态效应。本文综述了互花草的正负生态效应,分别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抗风防浪的功效与改变景观的负作用,促淤造陆的功效与改变河口水文格局的负作用,固碳效应与释放温室气体的负作用,为一些物种提供营养与栖息地的同时对其他物种栖息环境的破坏性。研究证实,互花草的本土化倾向已比较突出,如在超过100年引种历史的美国西部维拉帕湾、引种历史近40年的旧金山湾,以及引种历史近30年的我国大丰滩涂等。对于互花草的生态控制,应结合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如在一些生态脆弱(开发过度、缺乏大型植被、蚀退现象严重)的沿海地区,防灾减灾任务艰巨,根除互花草须谨慎;在充分利用互花草抗风防浪和促淤造陆后,可以适时围垦,以达到某些区域大面积减除的目标;此外,综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是较为科学的举措,既充分利用互花草生物质(加工生产新食品、保健品、生物气等),又有效控制其种子飘落和扩繁,是一项生态工程,也是一种具有生态经济效益的利国利民之举。

  • 标签: 互花米草 入侵植物 两面性 正负生态效应 生态控制
  • 简介:试验性的工作在位于Irbid区域并且在乔丹舒纳·诺思的二个蜂房被进行在年期间20042006。这些调查的目的是处于蜜蜂虱(Braulasp)的群袭率估计季节的变化并且开发与蜜蜂Braula在工人上估计群袭率的一个容易、快速的方法。二主要蜂蜜蜜蜂亚种在乔丹被饲养;Apismelliferacarnica和Apismelliferasyriaca在这研究被使用。结果证明群袭率开始在5月很快增加了,到达季节为A的16.2%,15.8%和17.4%的最大的率。m。carnica并且22.6%,23.9%和22.9%为A。m。在2004,2005和2006的12月的syriaca分别地。蜜蜂的最大的成年数字在4月和6月被发现,而为一年的最小在学习时期期间在在两个蜂蜜蜜蜂亚种殖民地的1月。蜜蜂虱的实际人口能被认为日报扔了虱并且由158的一个因素乘估计。这个因素为亚种在半干旱的地中海条件下面为3把年作为的两个的试验性的殖民地是有效的。

  • 标签: 西方密蜂 优良品种 咯尼阿兰蜂 昆虫
  • 简介:[背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的人类活动介导的多种侵扰,如烈性入侵植物互花草的入侵.很多研究调查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底栖动物群落对互花草入侵的响应,但互花草移除对生物群落的影响鲜有报道.[方法]选取位于山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3个断面(山角、永安和北界),分别在3个断面定量采集互花草拔除前和拔除后的底栖动物,比较其物种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研究人工拔除互花草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互花草拔除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选取的3个断面上共观测到1~3种拔除前后共有的物种,且优势种在3个断面上均发生了变化;物种丰富度在2个断面(永安和北界)上略有增加,在一个断面(山角)上降低;在3个断面上,互花草拔除后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都显著降低.[结论与意义]底栖动物群落的这些显著变化会对其栖息地内以及周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及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大规模人工移除互花草时,需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有效的互花草清除策略,保护脆弱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 标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红树林 互花米草 生物量 物种丰富度 物种栖息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