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刑事立案监督与刑事侦查监督两个方面考察了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问题,指出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过窄,立案监督中的某些缺陷对保障人权有所妨碍,这就影响到了立案监督目的的实现。为了保证立案活动的准确与合法,使无罪者不被非法追诉,刑事诉讼法仅仅规定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加以监督是不够的,而是应将不应当立案立案的情况纳入立案监督的范围。除赋予检察机关立案备案权外,还应赋予检察机关审批权、复查权、销案权、纠错权,以强化检察权的行使。目前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柔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这是监督不力、监督偏软、监督无效的直接原因。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切实加以改变。

  • 标签: 立案监督 侦查监督 检察权 侦查权
  • 简介: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案件,该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向检察机关进行申诉。检察机关享有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案件的监督权,请问对于此类案件检察机关如何进行监督?

  • 标签: 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 监督权 案件 应当
  • 简介:侦查实践表明,刑事错案中侦查过错主要表现是证据调查中的不当"指证"与侦查辨认、侦查讯问中的非法方法及运用刑事鉴定等侦查技术中的错漏。因此,侦查阶段预防与控制刑事错案,一是贯彻科学的侦查理念;二是推进侦查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侦查人员素质;三是正确处理讯问与调查的关系,严格规范侦查取证行为;四是完善侦查考评、奖惩机制。

  • 标签: 刑事错案 侦查过错 侦查管理
  • 简介:一天清早,小诸葛被震平欲聋的枪炮声惊醒。“怎么回事?”小诸葛披着衣服探头一看,可不得了,敌人包围了连队!.

  • 标签: 初等教育 智力游戏 数学 课外阅读
  • 简介:刑事立案监督线索是检察机关开展立案监督的基础,实践中监督线索的获得依然十分艰难。现行法律对立案监督线索来源的规定过于原则,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可以从加强对侦查机关刑事立案活动的监督,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联系制度,广泛建立立案监督线索收集网络,加强对承办案件立案监督线索的审查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获得立案监督线索的途径。同时,应当扩大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正确把握立案监督重点,准确评价立案监督效果,正确处理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线索配套措施。

  • 标签: 立案监督 线索完善 机制
  • 简介: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依法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及其他诸多因素,使得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并未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进而弱化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性。如何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有效开展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刑事立案监督 立案监督工作 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 侦查机关
  • 简介: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方面,何晔晖委员建议,特别要对不应立案、滥用职权立案的案件加强监督。她认为,刑诉法原条文对监督工作规定得比较原则,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 标签: 立案监督 公安机关 刑诉法 细化 滥用职权 比较原则
  • 简介:人民检察院享有法律监督权,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作为启动刑事诉讼的开始环节,人民检察院当然享有刑事立案监督权,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刑事立案监督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实践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刑事立案监督 线索渠道 监督效力
  • 简介:域外各国及国际卧底侦查立法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内部规定到基本法律、从判例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则多以成文法的方式对卧底侦查进行规制,但缺乏体系性与全面性。我国卧底侦查立法位阶低,存在笼统性、模糊性、秘密性等缺陷。卧底侦查的应然法律依据只能从基本法律中寻找,并需配合其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理论立法模式为指导,卧底侦查宜采一般型立法,将其规定在刑事诉讼基本法律中。在具体立法模式中,则采综合型立法模式为主,专门型立法模式为辅,形成法律、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一体化的立法格局,以建构并完善卧底侦查立法体系。

  • 标签: 卧底侦查 法律依据 立法评析 立法启示
  • 简介:目前,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法制逐步完善、公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侦查体制显示出诸多弊病,提高侦查效率和保障人权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研讨的主题。有学者提出“检察引导侦查”,并有相关司法机关予以实践,但其学理基础、法律依据、实践效果都令人反思和质疑。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绝不是从某一角度进行的修补。况且,“检察引导侦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其在学理、法理上均站不住脚,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 标签: 侦查 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 检察引导侦查
  • 简介:秘密侦查通常存在着对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等宪法性权利侵犯的风险,应当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其加以制约和监督。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秘密侦查的相关规定。为了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相对平衡,应当把秘密侦查纳入到诉讼化的轨道上来,在刑事诉讼法中从适用范围、审批权限、期限、实施程序等方面对秘密侦查进行全方位的规制。

  • 标签: 秘密侦查 技术侦查 强制性侦查措施
  • 简介:随着《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出台,沉寂多时的侦查学学科定位(或曰属性)问题再次引发热论。侦查学到底归属于谁?众说纷纭。但主要焦点还是集中在是属于法学还是属于公安学上。将侦查学定位于"本质上属于公安学,但仍具有某些法学的特性",似乎能够更好地解决争议、息纷止争,也更能体现侦查学学科独有的特性。正因如此,它能够为侦查主体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思路,使其朝着科学化和法治化方向迈进。

  • 标签: 侦查学 学科定位 公安学 法学 侦查主体
  • 简介:俄罗斯的秘密侦查长期以来没有法律规范,导致公民权益时常受到侵犯,为了落实与体现1993年俄罗斯新宪法规范的精神,以及协调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2002年5月2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对《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作了20多次修订和增补。其中第58号法律增订了第185条第2款、第186条,终于规定了邮件检查和司法监听这两种秘密侦查制度。从此以后俄罗斯执法机构实施邮件检查与司法监听等秘密侦查行为开始具备了法律上的依据。俄罗斯秘密侦查立法的特色是:构建了秘密侦查的程序性制裁机制;加强了司法审查机制对秘密侦查的控制力度。

  • 标签: 俄罗斯 秘密侦查 邮件检查 司法监听
  • 简介:何邦武、李珍苹在《法学杂志》2011年第9期撰文认为,在职务犯罪中使用特殊侦查,是因应当前此类犯罪复杂性的应然之举,符合现代社会公民权利的非绝对性特征且服膺于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避免紧急危难的社会实际,也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所认可。规范特殊侦查行为应该明确遵守程序法定原则、审查和监督原则、比例原则、保密原则等,并就实际侦查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与此同时,还应赋予相对人一定的救济权利。

  • 标签: 侦查行为 职务犯罪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法学杂志》 程序法定原则 国家安全
  • 简介:刑事和解是对刑罚目的与功能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与传统报应思想不同的积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提倡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当下,刑事和解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展现出来。刑事和解是否可以在侦查阶段适用是刑事法学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后赋予侦查机关对轻微案件的刑事和解权,这与侦查机关调查事实、惩治犯罪的侦查职能并不矛盾。刑事和解既然已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侦查机关需要科学领会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和解的范围、模式、条件、程序以及监督与救济等几个方面认真把握,并在实践中细化落实。

  • 标签: 侦查阶段 刑事和解 适用 引导与规范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简介:基于广义刑事诉讼程序线性结构纵向的视角,将审前(或控前)以刑事侦查为核心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诸事项加以切分与组合而提出国际侦查合作概念,有助于重新构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理论基础,还原这一问题的诉讼法本质。从刑事诉讼阶段和国际合作的双重属性出发,将国际侦查合作归纳出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适用、成文法与原则、惯例互为补充、司法性与行政性高度融合和以高效便捷为发展方向四个基本特征,丰富了这一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本体性内容。

  • 标签: 国际侦查合作 基本特征 刑事诉讼程序
  • 简介:抢劫银行储户案件危害性极大,此类犯罪嫌疑人往往经过精心预谋,且作案手段异常残忍、不计后果。对此类案件侦破应充分分析其作案特点及手段,紧紧围绕现场及周围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围绕现场作案信息、实施串并案侦查:通过犯罪嫌疑人及作案手段锁定相关因素;围绕公安基础信息采集,进一步锁定犯罪嫌疑人;依托积极警务,建立和完善辐射社会面的联动预警机制,实施精密抓捕,从而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嚣张气焰。

  • 标签: 抢劫 银行储户 侦查路径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社交成为当今的一种主要社交方式,贴吧、论坛、人人网等网络社交方式也大量涌现,普及程度不断增强。这些网络的用户中,混杂着计算机犯罪分子。他们在网络社交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与证据。在情报主导警务的今天,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情报,广泛关联相关信息,对犯罪的侦查与预防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社交网络 犯罪侦查 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