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纤维(neurofibromatosis,NF)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而引起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NF虽为良性肿瘤,但可发生恶变和累及其他系统,临床较为少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2年12月21日收治NFⅠ伴恶变患者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恶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主因头皮色素斑14年,中央隆起性肿块,渐增大2年余,于2004年11月10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出生后始于左侧枕部出现大片状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头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儿童的Ⅰ神经纤维(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患儿女,7岁,因“出生后睡眠打鼾,加重伴吸气性喉鸣和活动后呼吸困难2年”就诊。体格检查患儿颈、胸、腹部和腋窝均有牛奶咖啡斑,术前喉镜及喉部CT和MRI均考虑喉神经纤维。患儿既往有法洛四联症心脏手术史和视神经胶质切除史。患儿NF1基因存在1个杂合突变c.246_247delTC(p.Q83Vfs*23)。患儿入院后行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喉神经纤维部分切除以缓解气道梗阻。切除的大体标本8 cm×3 cm,实性,血供不丰富,术后病例诊断神经纤维。术后喉喘鸣缓解,无喉水肿及呼吸困难发生,预后良好。术后随访半年,患儿睡眠打鼾及喉梗阻症状未再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Ⅰ神经纤维(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nf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产物神经纤维蛋白在肿瘤抑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部分NF1患者以丛状神经纤维为主要表现,而丛状神经纤维的外科治疗效果欠佳,同时传统放疗、化疗方案无效,为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是目前多组学及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NF1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的临床特点、靶点探究现状和针对丛状神经纤维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神经纤维瘤,丛状型 临床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合并神经纤维(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和CPT不合并NF1病变骨膜的组织病理特点有无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CPT合并NF1患儿20例(NF1-CPT组)、CPT不合并NF1患儿20例(非NF1-CPT组)病变骨膜标本,收集2021年12月至2021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例脑瘫患儿胫骨骨膜标本(对照组)。首先观察标本的大体形态学特点;然后对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描述组织形态学特点,并计算平均血管密度;最后对组织切片进行CD34、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elar antigen,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CD34、PGP9.5、PCNA在各组阳性表达的差异。结果NF1-CPT组和非NF1-CPT组病变骨膜的大体形态学特点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病变骨膜明显增厚,胫骨萎缩、变尖,髓腔闭塞,胫骨假关节形成;组织形态学特点也基本一致,均由大量高分化的成纤维细胞和增生的胶原纤维构成。NF1-CPT组和非NF1-CPT组病变骨膜伴有局部血管增生,增生血管的管壁增厚,管腔十分狭窄呈裂隙状,甚至趋向闭塞。NF1-CPT组、非NF1-CPT组、对照组间平均血管密度(mean vessel density,MV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F1-CPT组、非NF1-CPT组、对照组CD34阳性表达部位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骨膜中存在神经纤维组织,但无异常神经纤维增生。NF1-CPT组和对照组、非NF1-CPT组和对照组PGP9.5阳性表达部位的MOD,分别为0.063(0.032,0.099)比0.226(0.129,0.389)、0.063(0.040,0.085)比0.226(0.129,0.3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1-CPT组和非NF1-CPT组、NF1-CPT组和对照组、非NF1-CPT组和对照组PCNA半定量分析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T合并NF1患儿和CPT不合并NF1患儿病变骨膜在大体形态学、组织形态学特征以及血管、神经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增殖活性存在差异。

  • 标签: 假关节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神经纤维瘤病I型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患者于出生时发现右乳下方有一黑痣样肿物,略高出于皮肤,局部较硬,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变软,呈囊袋状。近5年生长较快,伴有局部阵发性疼痛来诊。查体:右乳下方见范围23cm×18cm囊袋状肿物,质软,无触痛,肿物中可扪及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呈囊性感。肿物皮肤呈棕色,有大量皱摺。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超声诊断 乳房 临床资料 肿物 出生时
  • 简介:摘要神经纤维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病率低,但往往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导致双侧听力损失、平衡困难、面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神经纤维2的治疗中,保留面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其诊疗方案需综合考虑肿瘤的特点以及患者的意愿,采用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方案。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2型 外科手术 助听器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神经纤维(NF1)的切除及修复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确诊为NF1,且行整形性切除及修复的患者资料,修复方式包括直接缝合、皮瓣及植皮。结果共纳入34例NF1患者(16例巨大NF1,其中2例为头面部巨大NF1,14例为四肢及躯体巨大NF1)。男14例,女20例,年龄16~46岁,平均30.4岁。病变部位累及头面部、胸背部、腰臀部、上下肢等全身多个部位。肿瘤面积65~2 080 cm2,平均252 cm2,9例经介入科会诊后行术前介入栓塞主干供血动脉。所有患者均成功根据术前制定的计划切除标记的体,其中33例患者出血均可控,切除及修复均一期完成。1例女性面部巨大神经纤维患者第1次切除手术中切除部分体后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予以先行加压包扎止血后行分期手术完成切除及修复。体切除后直接缝合14例,其中2例术后1周内出现伤口裂开,在局麻下予以修整重新缝合后恢复良好。皮瓣方式修复16例,其中5例患者因术后皮瓣远端血运不良,行手术修整重新缝合,恢复良好。植皮方式修复4例,其中1例患者因部分皮片成活不良,行二次植皮手术修整,恢复良好。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22.6个月。除1例患者出现恶变及1例患者体复发明显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恶变,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NF1尤其是巨大NF1的切除修复需要根据体的位置和大小制定合适的整形性切除范围,在控制出血的前提下,尽量达到一期切除和修复。可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及形态,应用不同类型的修复方法,达到切除病变、保护形态功能的目的。

  • 标签: 1型神经纤维瘤病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整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Ⅰ神经纤维合并巨大神经纤维较为罕见,治疗颇为棘手。2019年10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诊治l例Ⅰ神经纤维合并肩背部巨大神经纤维患者,23岁,女性。采用手术切除肩背部巨大神经纤维,并以体皮肤移植修复遗留创面,获得较好的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肩背部外形满意。

  • 标签: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 皮肤移植 手术切除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患者女性,47岁,怀孕时起全身皮肤大小不一的结节隆起,以面部躯干部较为集中,而四肢稀少。诊断神经纤维。患者自幼视力不佳,目前以左眼出现视力模糊症状一月就诊,无其它眼部不适症状。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躯干部 模糊症状 视力 小结节 患者
  • 简介:摘要1神经纤维(NF1)是一种单基因遗传,在导致特征性皮肤、骨骼、外周神经系统等病变之外,以智力下降、视空间功能障碍等为代表的诸多认知域障碍是该疾病的重要特征。目前研究认为,神经纤维蛋白表达缺失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加和多巴胺水平失调是认知障碍发生的重要基础。药物是NF1认知障碍的主要治疗方式,他汀类药物对部分认知障碍的改善功能仍具有争议,而哌醋甲酯对合并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症状的NF1患者疗效确切。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正日益得到重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纤维2(neurofbromatosis type 2,NF2)是一种以NF2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病变。NF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与双侧前庭神经的发展有关,然而,患者也容易合并其他多部位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脑膜、非前庭神经、胶质等。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特征性表现,如眼部病变等。NF2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严重的临床表现,相关病变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病损和对症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其分子生物学更深入地了解,也提出了许多假定干预治疗的分子靶点。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疗法来彻底解决该疾病。在这里,笔者回顾了NF2的相关临床表现、诊断以及目前治疗研究,并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2型 临床诊断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42岁女性患者,右侧胸部巨大肿瘤。全麻下行右侧胸壁巨大肿物切除术后康复出院,病理提示神经纤维体重5.5 kg。胸部巨大神经纤维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充分准备,有效的手术肿瘤切除可确保手术安全,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恶变可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