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力学是研究组织或器官力量与功能之间关系学科,对研究眼科疾病预防、发生、发展、诊疗具有重要作用。眼球是一个封闭近似球体器官,眼球内外每一组织都有一定张力,而且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眼内外及球壁某一局部组织改变,可能会影响眼球某一区域组织生物力学或功能改变。随着生物力学方法增多,大家越来越重视对眼部组织生物力学研究,达到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目的。如使用胶原交联增强角膜强度,防治圆锥角膜或扩张性角膜疾病;又如后巩膜加固术增强巩膜力学方法来治疗或预防高度近视等。对眼外肌、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生物力学研究是目前热点,本文就目前眼部生物力学研究热点做一综述。

  • 标签: 生物力学 眼外肌 角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 简介:目的:探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测量正常角膜、顿挫期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分析不同进展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特征,为更早期地诊断圆锥角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顿挫期圆锥角膜15眼为顿挫组,亚临床期圆锥角膜23眼为亚临床期组,临床期圆锥角膜40眼为圆锥角膜组,欲行近视激光手术和正常角膜志愿者40眼为正常组(对照组),应用CorvisST测定各组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正常角膜与顿挫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膜与亚临床期组第二压平长度(AL2)、第一压平速率(AV1)、最大压陷曲率半径(HC-radius)、最大压陷深度(D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膜与圆锥角膜组除第二压平速度(AV2)、最大压陷时间(HC-time)、最大压陷屈膝峰间距(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生物力学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DA对于圆锥角膜诊断效率最高(曲线下面积0.891±0.028)。结论:顿挫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无改变,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部分参数有改变,但其参数单独诊断圆锥角膜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明显改变,DA诊断效率最高。

  • 标签: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为了研究人在跑步过程中速度对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影响规律,基于Kane方法和半物理仿真方法建立下肢动力学模型,以健康男性青年为对象,对不同速度下跑步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建立以速度为自变量膝关节运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步态初期足跟落地时刻,跑步速度越快,小腿向前伸展程度越大,越接近与大腿共线;步态中期,大腿向后伸展,小腿与大腿接近共线最大程度,此时膝关节背面的韧带拉伸量最大,并且速度越慢,共线程度越明显;膝关节最大屈曲过程出现在步态后期,并且最大角度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随着跑步速度增加,膝关节曲线前移.实验结论可用于康复机器人、类人机器人等研究领域.

  • 标签: 运动生物力学 膝关节 数学模型 速度 关节力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后踝骨折患者中实际应用效果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我们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60例后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患者数量一致,各有30例患者。我们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固定。之后,就这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后遗症和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经过术后随访观察,我们发现这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稍长,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没有对照组高,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这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后遗症和不良反应。当骨折块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时,观察组患者内固定失效平均压力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效果更佳,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机体踝关节解剖特点及力学特征影响,拉力螺旋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效果各有优势,在具体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后踝骨折 拉力螺旋内固定 微型钢板内固定 生物力学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钛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便于加工合成为合适孔径多孔结构,将其用于踝关节损伤中效果理想,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在踝关节损伤中应用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健康Beagle犬30只,利用止血钳挑起并暴力拉断外侧副韧带,建立踝关节损伤模型。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利用CAD设计多孔钛合金棒三维模型,并将其输入到EBMS12系统中,将Ti6A14V粉末放入机器中并进行逐层熔融,最终制备成直径为4mm、长度为12mm多孔圆柱状棒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将多孔钛合金支撑棒植入损伤处,比较2组犬踝关节肿胀程度、修复优良率、电生理学指标及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2组修复前患侧踝关节周径无明显差异(P〉0.05);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1、2及3周,患侧踝关节周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3个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2组Beagle犬修复前患侧外侧副韧带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潜伏期、波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3个月,患侧外侧副韧带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最大桡度、弹性桡度、破坏桡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及刚性系数显著提高(P〈0.05);⑤结果提示,将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应用于踝关节损伤治疗,具有较好修复效果,且有助于改善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

  • 标签: 外侧韧带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生物力学研究及除皱术修复病例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到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除皱术修复患者4例为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选取4例冷冻尸头,进行解冻处理,洗去杂物,标记拟研究区域解剖标志线,解剖尸头,制作试样,设置材料试验机,进行力学测试。结果以术后瘢痕为主诉除皱术后二次修复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均修复成功。患者除皱手术区瘢痕均得到显著改善,缝合口约会情况良好,未出现感染、外观凹凸不平、术区血肿积液等并发症,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较为满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Ⅱ区弛稳定性弱于Ⅰ区,Ⅱ区应变量要高于Ⅰ区,Ⅱ区强度极限低于Ⅰ区。结论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生物力学研究显示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上下两部分区域生物力学表现有一定差异。除皱术后修复病例分析可得,需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判断,熟悉手术操作,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生物力学研究 除皱术修复病例 资料分析
  • 简介:背景:踝关节骨折临床上常见,下胫腓损伤常伴其中。目前螺钉固定广泛应用于下胫腓损伤治疗。但螺钉经接骨板固定与单独置钉时,角度与位置生物力学依据尚不多见。目的:探讨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不同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特征,以寻找最佳固定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集较为新鲜下肢胫腓骨尸标本24具,分为4组,每组6具。制作成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用下胫腓螺钉行4种不同固定方式、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内固定设定。对照组:正常骨标本组,损伤标本组,损伤后进行固定。固定组分为:腓骨外侧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A组);腓骨后侧接骨板另行外侧下胫腓固定(B组);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C组);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D组)。对各组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包括生物力学强度、轴向刚度、扭转力学强度和刚度。比较各组内固定优劣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生物力学强度、轴向刚度、扭转力学强度和刚度实验结果显示,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效果最佳,其次是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结论: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水平方向0-10°,平行踝关节由外后至内前倾25°斜向固定,即采用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斜向下胫腓固定,不但生物力学性能优越,而且具有固定稳定、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强特点。此外,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也是一种不错选择。这两种固定方式是目前临床治疗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比较理想术式。

  • 标签: 外踝骨折 下胫腓损伤 内固定方式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和内连接种植体上产生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材料和方法:将特制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和内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和37mm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上.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和8mm(根尖区)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应力。用单因素分析和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常规基台连接EX和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和直径3.7mm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和37mm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内连接和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应力,并且EX种植体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 标签: 外连接种植体 内连接种植体 平台转移 应力
  • 简介:目的:运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分析其对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及其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门诊、住院部收治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康复训练,2组均在4周治疗后,在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下,测定其在角速度分别为60°/s及180°/s时,患侧膝关节峰力矩、做功量及股后肌群向心峰值力矩与四头肌向心峰值力矩比值(H/Q),同时测定角速度分别为60°/s时,相关肌群表面肌电情况,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1)在4周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角速度为60°/s及180°/s测试时2组峰力矩、作功量及H/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速度60°/S时,观察组屈伸肌群sEMG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伸肌及屈肌肌力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肌力水平和改善其参与膝关节活动生物力学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组织构建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运用随机生物力学模型比较篮球运动员水平急停落地和垂直起跳落地动作对ACL损伤危险性和危险因素影响。方法:采集51名篮球专项大学生在完成急停起跳动作时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学数据,并进一步研究受试者ACL损伤率以及引起损伤下肢生物力学危险特征。运用混合设计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落地形式和性别对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结果:比较2种落地形式和性别对ACL损伤危险因素影响发现,膝关节屈角(F[1,18]=503.7,P〈0.001)、小腿倾角(F[1,18]=44.9,P〈0.001)、向后(F[1,18]=100.3,P〈0.001)和垂直(F[1,18]=29.3,P〈0.001)地面反力、膝关节伸展(F[1,18]=67.5,P〈0.001)和内旋力矩(F[1,18]=12.3,P=0.003)、股后肌肌力(F[1,18]=13.8,P=0.002)、髌韧带力(F[1,18]=62.8,P〈0.001)、向前剪切力(F[1,18]=36.0,P〈0.001)和矢状面负荷(F[1,18]=63.1,P〈0.001)均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结论:基于随机生物力学模拟方法得到篮球运动员在完成急停起跳落地动作时,水平急停比垂直落地更容易引起ACL损伤,男性垂直落地形式下ACL损伤危险性最小。女篮运动员ACL损伤危险性大于男性,在水平急停时更为明显。篮球运动员急停起跳时2种不同落地形式其ACL损伤危险因素因性别而有差异。

  • 标签: ACL损伤 蒙特卡洛模拟 水平急停 垂直落地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神经发育关系,为新生儿救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2015年5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VLBW患儿124例。结果获得随访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男性与女性,随着时间推移,头围、体重呈持续上升趋势,头围、体重增长迟缓呈波动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不同时间段头围、体重与增长迟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个月龄,神经发育正常36例,异常39例。正常者第18个月神经发育正常者18个月头围增长迟缓率低于异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头围增长迟缓可能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

  • 标签: 体格发育 神经发育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背景: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生理功能及其发挥、结构折叠与解折叠研究多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蛋白可能作用机制模型及维持结构稳定可能因素,但实验手段受到时间和空间分辨局限以及蛋白结构复杂性,研究受到一定限制,导致实验中提出很多理论模型无法得以检验。分子动力学能够从原子水平上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对理论假设和(或)模型进行验证,为实验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可以预测新结构和现象,为建立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目的:分别对采用实验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生理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今后研究做一展望。方法:以"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CS-1"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有关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研究相关文献,下载全文进行阅读,排除与蛋白生理机制无关文章,最终对7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实验中主要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在不同条件、不同位置中调控分泌、调控多巴胺D2受体、在肝细胞内调控腺苷A2A受体以及调控不同刺激下心肌细胞质和细胞核Ca-(2+)等方面提出相关理论模型;(2)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结构视角,对维持蛋白结构稳定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3)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蛋白生理机制理解,共同推动研究深入发展。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巴胺 肝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分析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对神经发育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份在我院治疗30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进行随访,于1岁~2岁之间行智力发展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检测,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发育评估对照组MDI为95±15,PDI为100±15;实验组1MDI为94±14,PDI为97±15;实验组2MDI为67±16,PDI为72±15;实验组3MDI为58±14,PDI为60±15;实验组4MDI为58±12,PDI为55±10(见表3)。实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3、4结果与对照组直接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2与实验组3、4结果之间差异显著(P<0.05)。MRI检测对照组出现检测异常0人(0%);实验组1出MRI检测异常0人(0%);实验组2出现MRI检测异常5人(50%);实验组3、4MRI检测均出现异常人数7人(70%)。结论研究证实了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往往是不可逆,其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并无有效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目前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高危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测,及早发现及治疗,尽量减轻低血糖程度,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稳定血糖,以减少神经系统损害。

  • 标签: 新生儿低血糖 MDI PDI MRI
  • 简介:摘要构造成矿学研究,是把构造活动与成矿物质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过程动力学及其他基础学科为基础,将构造活动及与其紧密相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融合为一个统一热动力构造——物理化学系统综合研究。

  • 标签: 构造成矿规律 构造成矿动力机制 构造成矿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出生新生儿中抽取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袋鼠式护理方式。对比不同组别护理前后NBNA评分、体格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新生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NBNA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体格发育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与体格发育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神经 体格
  • 简介:摘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消化道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它是由严重颅脑损伤后出现急性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所致一种病症,又称之为神经源性溃疡。颅脑损伤作为一种严重机体损伤,往往可诱发患者剧烈应激状态从而出现胃粘膜损坏,其中有高达16.0%~47.0%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病变一旦发展到大出血或穿孔,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该病病机十分复杂,目前仍尚未完全清楚。但长期研究与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涉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脑-轴肠等,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本文通过对30余篇文献进行研究,对神经源性溃疡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神经-内分泌失调
  • 简介:大象鼻子不仅是呼吸器官和嗅觉器官。还可以取食、饮水、搬运物品、攻击防御。甚至还能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大象鼻子灵活又敏感,毫不夸张地说,鼻子就是大象“万能工具”。

  • 标签: 力气 动物 呼吸器官 攻击防御 传递信息 鼻子
  • 简介:松辽盆地经历了同裂陷和裂后演化阶段,尤其是在裂后坳陷期不仅形成了大型陆相湖盆,同时还形成了以坳陷湖盆为中心富生烃巨型油气系统。在新、高品质2D、3D地震资料及岩心、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应用盆地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骨干大剖面的精细构造—地层解析,建立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应用平衡剖面技术、沉降史回剥技术,揭示盆地裂后反转期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结合盆地构造和区域动力学分析,确定其发育机制,从而为松辽盆地油气资源勘探选区提供地质依据。

  • 标签: 松辽盆地 构造反转 构造演化 沉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