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射频信号很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提高图像信噪比是磁共振成像的主要任务。而射频线圈作为信号接受链前端,则是信噪比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对射频线圈的分类及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旨在达到提高磁共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及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射频线圈
  • 简介:近年来高场强磁共振(MRI)的出现和多通道乳腺专用线圈的使用,使MRI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乳腺MRI检查已经逐渐发展成型,对病变的大小、性状及其与周围组织间关系的显示更加清晰,对一些多中心、多灶性病变显示更加敏感[1]。根据近年的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在MRI上的影像特点,提高MR对胼胝体梗塞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6例经临床证实的胼胝体梗死病史,分析胼胝体梗死在MR上的影像特点。结果在磁共振图像上,胼胝体梗死形态可为卵圆形、斑片状或条片状,部位累及胼胝体单侧或双侧并以累及单侧为主,同时常伴有脑内其它部位的梗死。胼胝体梗死在MR上的信号根据病变时期不同,在T1序列上可呈等或低信号,在T2、FLAIR及DWI序列上可呈等或高信号。结论MR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胼胝体 梗死 磁共振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经磁共振(MRI)诊断的50例脑干梗塞的病人,由于无骨质伪影,MRI显示脑干梗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梗塞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基底动脉供血区一致,边界不规则,无高低、混杂信号,其影像与脑干出血、囊虫、血管瘤、肿瘤等较容易鉴别,本组发现脑干梗塞以脑桥为多,次为延髓中脑,文中讨论了脑干梗塞的MRI诊断标准,并对脑干梗塞综合症的临床与MRI表现做了对照分析。

  • 标签: 脑梗塞 脑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磁共振(MRI)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1例疑似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经过MRI检查之后,阴性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阳性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病例结果和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MRI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MRI诊断颈动脉斑块3型的特异度与林敏度分别为0.92和0.89,动脉斑块4-5型分别为0.93和0.84,颈动脉斑块6型分别为0.97和0.87,颈动脉斑块7型分别为1.00和0.88;MRI和病例检查对颈动脉斑块钙化、出血、纤维、脂肪成分的检出率分别是22.0%和19.5%、36.6%和34.1%、41.4%和43.9%、39.0%和36.6%,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MRI)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准确性非常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磁共振(MRI) 颈动脉斑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术前评估肿瘤的良恶性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PHILIPS0.5T磁共振扫描仪对61例骨关节软组织肿瘤患者行MR扫描,重点分析61例肿瘤的MRI特征,对良、恶性肿瘤组间的病灶边界、大小、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及邻近结构侵犯五项MR征象进行卡方检验,评价各征象良恶性鉴别的意义。结果病灶边界、信号均匀性及5cm大小分界在良恶性肿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周水肿、邻近结构侵犯及10cm大小分界在良恶性肿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有助于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存在局限。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6例弥漫性肝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弥漫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弥漫性肝癌中5例男性,一例女性;年龄40~58岁,平均48岁。磁共振成像应用日立MRD—7000AD0.3TMR系统和体部线圈,均有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STIR)。结果SE序列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STRI呈明显高信号。结论SE序列和STIR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弥漫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弥漫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以期对椎间盘早期退变进行定量诊断。方法88例对象430个椎间盘纳入研究(排除磁敏感性伪影较重的10个椎间盘),行PM分级后经GE1.5T超导MRI对腰椎行常规(矢状面T1加权、12加权和横断面T2加权)和矢状面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其中脊柱常规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spinecho,FSE)脉冲序列,弥散成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imaging,EPI)脉冲序列。根据正中矢状面他加权像椎间盘形态及信号变化,在ADW4.2后处理工作站使用Functiontool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在DWI矢状面上分别对腰椎椎间盘手动画出感兴趣区并测量其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结果430个椎间盘纳入DWI研究,PM分级Ⅰ级0个,Ⅱ级166个;Ⅲ级146个;Ⅳ级69个;Ⅴ级49个。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ADC值与PM分级有相关性(P〈0.05)。以ADC=1.05×10-3mm2/s作为评价椎间盘状态定量指标,其灵敏度为73.48%,特异度为75.3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1月8日,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首台高性能0.45T(特斯拉)稀土永磁磁共振系统顺利调试完成,发往中东。这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一体化永磁磁共振生产基地正式建成下线。

  • 标签: 稀土永磁 共振系统 性能 自主研发 医疗系统 知识产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因幽闭恐惧症中止检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MR检查时中止的3例病例分析其原因。结果幽闭恐惧症发生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必然联系。结论磁共振检查前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取得患者在MR检查时更好的配合。

  • 标签: 磁共振 幽闭恐惧症 中止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脑干梗塞的临床特征,对48例脑干梗塞的磁共振改变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头MRI检查,少数行MRA检查。结果脑干梗塞具备典型交叉性麻痹者少。脑桥梗塞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其中交叉性麻痹12例;四肢瘫3例;纯偏身感觉障碍4例,其中2例伴肢体共济失调;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而无明确脑神经麻痹2例。脑桥梗塞肢体共济失调可为同侧,亦可表现为对侧。结论MRI是诊断脑干梗塞最有意义的检查,阳性率95.8%,阴性结查与扫描时间过早过晚有关。怀疑脑干梗塞,尽可能做MRI检查。

  • 标签: 脑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无损伤的核磁方法对人体任意断面进行成像的一种先进技术,在磁共振机房的建设时需要考虑其磁屏蔽系统及其原理,从电磁屏蔽的屏蔽原理出发,根据电磁屏蔽的分类及特点,并考虑设备使用寿命及成像质量等重要因素,使屏蔽体在设计时达到所需的屏蔽性能。由此总结出磁共振机房建设时需要注意的设计原则以及磁共振机房选址时的注意事项,以满足磁共振扫描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保证磁共振扫描设备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 标签: 磁共振 屏蔽原理 屏蔽效能 设计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鼻咽癌(NPC)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鼻咽癌放疗后诊断为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病人低场强磁共振(MR)水成像表现和临床资料及随诊观察。结果30例REP中累及单侧颞叶12例,累及双侧颞叶18例。表现为局限性脑水肿并局灶性坏死,病灶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1WI+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7例经治疗后行MR复查,1例症状改善,MR异常信号消失,5例病灶无变化,其中2例症状有改善,3例症状体征无变化,1例病灶增大。结论低场强磁共振(MR)水成像可有效的显示不同部位正常及异常,对诊断NPC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低场强磁共振 水成像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7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和诊断准确率。结果7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胰、胆管显影;与手术或活检病理对照比较,诊断正确率96.20%。结论低场强MRCP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胆胰管系影像清晰直观等优点,临床根据疾病特征,结合T2WI扫描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基本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标签: 低场强磁共振 胰胆管成像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本文发体表在2009年的《美国神经放射学杂志》(《AJNR》)上。已经有较多文献报道关于产后的发育不全及相关畸形(ACC)。然而,尚没有使用胎儿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来分析ACC及相关异常的详细的大型队列研究。这项研究将评估这类畸形,并与ACC产后的序列征比较,识别胎儿大脑相关的畸形,给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病因学和结局改变。材料与方法:对11年内所有由MRI诊断为

  • 标签: 胎儿 磁共振成像技术 神经放射学 材料与方法 队列研究 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小脑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11年1月行核磁共振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病灶位右侧小脑半球9例,左侧小脑半球6例,小脑蚯蚓部2例,1例累及小脑两侧半球。核磁共振影像上以囊性为主,囊性13例,实质性5例。大部分肿瘤有增强特点,极少数有瘤周边水肿以及占位效应。结论用核磁共振诊断小脑细胞瘤影像具有特征性,在定位以及定性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细胞瘤 小脑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