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磁共振(DCE-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查和PSA检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记录病理活检结果检出的前列腺癌患者数量,并分别对比DCE-MRI检查和PSA检查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活检对80例疑似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检出前列腺癌患者32例,占比40.00%,对比数据显示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DCE-MRI检查和PSA检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PSA 前列腺癌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磁共振对比三维冠状动脉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和无需屏气等独特优势,能无创检测冠脉管腔及管壁异常等病变。随着MRI序列、加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冠脉成像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本文就磁共振冠脉成像在检测冠脉管腔及管壁异常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血管 磁共振血管成像 深度学习 冠心病 冠脉斑块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和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做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504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2mL/kg后,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共发生不良反应21例患者,其中非变态反应17例、轻度变态反应3例、重度变态反应1例。结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也有必要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完善护理措施,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具有严重威胁[1]。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无创、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及时作出诊断,针对病症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冠心病临床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属有创性检查,且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多层螺旋CT(MS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方面虽然无创,但X线辐射量较大;随着磁共振设备及其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进展,磁共振冠状成像技术已成为显示冠脉形态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2]。本文回顾对比分析32例磁共振对比冠状动脉成像(CE-CMRA)与DSA冠脉造影的图像资料,探讨3.0TCE-CMRA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对比增强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价值 应用 影像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诊断得到确诊。术前对患者分别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CT技术检查,统计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诊断,能够获取对患者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CT 诊断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的瘤壁存在炎性反应及微血管的增生,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导致颅内动脉瘤的渗出性增加,并认为是颅内动脉瘤不稳定的标志。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可以对颅内动脉瘤瘤壁的渗透性进行量化,进而对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进行评估。近年来,DCE-MRI开始逐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病变的研究中,本文针对应用DCE-MRI预警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的瘤壁存在炎性反应及微血管的增生,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导致颅内动脉瘤的渗出性增加,并认为是颅内动脉瘤不稳定的标志。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可以对颅内动脉瘤瘤壁的渗透性进行量化,进而对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进行评估。近年来,DCE-MRI开始逐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病变的研究中,本文针对应用DCE-MRI预警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分期采用动态对比磁共振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48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检查时间均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全部病患在手术前均实施常规核磁共振检查、动态对比磁共振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手术过程中采集病理标本,将手术前检查分期情况与手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效果。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肿瘤病患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以及表观扩散系数;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病患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比较常规核磁共振同动态对比磁共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肿瘤组织不同分期在数率常数值、容量转移参数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诊断 宫颈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分期
  • 作者: 王峰 曹代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10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州 350005 福建省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5 放射生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5
  • 简介:摘要近十年来,随着磁共振软件和硬件的发展,非对比MRI序列也在不断地开发和完善。由于无创、无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等优点,该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同磁共振加速技术的结合更进一步缩短了扫描时间,减轻了不耐受患者的痛苦。非对比MRI已成为目前评估血管问题的常见方法。本文以亮血技术和黑血技术两大切入点就非对比MRI各序列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述评。基于当前存在的不足,未来单次扫描同时重建多种对比图像以及3D黑血序列与心电门控及呼吸门控的结合将是一大研究方向。并且,多部位乃至全身非对比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扫描也将成为趋势。

  • 标签: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亮血技术 黑血技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entral gland prostate cancer,CG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CGPCa组(51例)和腺体增生组(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DCE-MRI及DWI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R图像特征,比较DCE-MR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两组患者及不同病变程度CGPCa患者中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CE-MRI、DWI及二者联合对CGPCa的诊断价值。结果CGPCa组患者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和速率常数(Kep)均明显大于BPH组患者(P<0.001),ADC值明显小于BPH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的血管外细胞外空间容积分数(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CGPCa组患者中,低危组患者的Ktrans和Kep值均明显小于中高危组患者(P<0.001),ADC值明显大于中高危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的V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trans、Kep、ADC值及其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32、0.813、0.862和0.901,对CGPCa的诊断均具有预测价值(P<0.001),且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P<0.001)。结论DCE-MRI与DWI在CGPCa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DCE-MRI的定量参数Ktrans、Kep值和ADC值可为临床CGPCa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且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前列腺中央腺体癌 前列腺增生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评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当瘤体直径长至8~10mm时进行干预,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实验组)和空载粒子(8只,对照组),在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及2个月行MRI常规扫描及DCE-MRI成像,并对肿瘤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量坏死。所有裸鼠的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实验组肿瘤实质与坏死交界区的Ktrans值最高,其次为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再次为肿瘤实质,最后是肿瘤坏死区。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个月裸鼠的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与肿瘤坏死率有间一定的相关性(r=-0.518,P=0.01);而肿瘤坏死率与肿瘤体积间有一定相关性,坏死随着肿瘤体积增加而增加(r=0.641,P=0.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可导致移植瘤内坏死,且对周围脏器较安全。用常规MRI及DCE-MRI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是可行的。常规MRI对治疗疗效的评估作用有限,而DCE-MRI则可定量分析125Ⅰ粒子治疗后肿瘤血管灌注特性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125I粒子 短距离放疗 胰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中心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三维直方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S)的相关性及其在低、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102例。按三维感兴趣体积法在DCE-MRI原始图形上逐层手动勾画,获得前列腺癌的定量参数,包括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和血浆内对比剂容积分数(Vp),然后进行三维直方图分析。分析各定量参数与G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结果低级别前列腺癌组(GS≤3+4)44例和高级别前列腺癌组(GS≥4+3)58例。两组间的年龄、病灶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病灶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730.000、711.000,均P<0.05)。DCE-MRI的定量参数直方图中,Ktrans、Kep(中位数、平均值、10%位数、25%位数、75%位数、90%位数)和Ktrans(最大值)、Ve(平均值)与GS呈正相关(r=0.405~0.583,均P<0.05),Vp与GS呈负相关(r=-0.301~-0.341,均P<0.05),其中Ktrans平均值正相关最高(r=0.583,P=0.000)。取r>0.4的定量参数通过ROC进行评估,其中Ktrans75%位数的ROC下面积(AUC)最大,为0.832;当Ktranns75%位数的截点值≥0.680时,其约登指数为0.594,敏感度为0.776,特异度为0.818。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三维直方图与前列腺癌GS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鉴别低、高级别前列腺癌。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直方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压缩感知容积扫描(compressed sensing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CS-VIBE)的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行甲状腺DCE-MRI检查的患者病例,共纳入结节84个,其中恶性结节43个、良性结节41个。测量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液回流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初始曲线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curve,iAUC)。比较各定量参数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进行参数联合鉴别良恶性结节,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得各参数和联合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计算预测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Ktrans (P<0.001)、Kep (P<0.001)、iAUC (P=0.001)值均大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P=0.17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参数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3.81%,准确度为73.80%,AUC为0.807。结论基于CS-VIBE的DCE-MRI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容积扫描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CRS)联合非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52例被高度怀疑为RVH的患者[男33例,女19例,年龄(54.5±16.3)岁]的NCE-MRA、基础肾动态显像、CRS及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以DSA提示肾动脉狭窄(RAS)率≥70%作为诊断RVH的标准,分析NCE-MRA、CRS及两者联合诊断RV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NCE-MRA与DSA诊断RVH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联合诊断与CRS单独诊断的效能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NCE-MRA与DSA诊断RVH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95% CI:0.62~0.96;P<0.01)。NCE-MRA诊断RV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PPV及NPV分别为88.89%(24/27)、92.00%(23/25)、90.38%(47/52)、92.31%(24/26)及88.46%(23/26);CRS诊断RVH的相应效能指标分别为81.48%(22/27)、72.00%(18/25)、76.92%(40/52)、75.86%(22/29)及78.26%(18/23);NCE-MRA联合CRS的诊断效能指标分别为74.07%(20/27)、100%(25/25)、86.54%(45/52)、100%(20/20)和78.12%(25/32),与CRS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的特异性(P=0.01)、PPV(P=0.03)均提高。结论NCE-MRA及CRS是诊断RVH有效的初筛手段,且两者联合应用能较CRS单独检查明显提高RVH诊断的特异性及PPV。

  • 标签: 高血压,肾血管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卡托普利 99m锝五乙酸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确性。方法:2022.5-2023.10,选择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活检病理学,以活检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核磁共振扫描的结果和效能。结果: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的阳性、阴性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P<0.05)。结论: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准确性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 活检病理学 准确度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体会及准确性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8.09月-2021.12月接收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参加癌症筛查的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当作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以及CT检查,对两组检查方式在前列腺癌诊断精准性上进行对比。结果:CT检查和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的阳性率相比无差异,P>0.05;在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检查下,阴性有41例、阳性39例。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95%,准确率为93.75%;CT检查阴性有40例、阳性40例。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5%、准确率为75%。两种检查方式的对比,核磁共振动态对比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P<0.05。

  • 标签: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前列腺癌诊断 价值体会 准确性评价
  • 作者: 杨倩 刘周 邹丽艳 罗虹虹 吴卫星 姬红 肖嘉辉 罗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心实验室,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模体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探究临床剂量钆(Gd)对比剂对酰胺质子转移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参考临床剂量,向24个装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放入不同剂量的Gd对比剂制成体模,对体模进行磁共振扫描,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对体模进行三次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体内试验通过对19名脑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剂注射前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扫描。使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个试管以及大脑不同区域,包括整个脑组织、外周水肿、肿瘤区域、脑白质和脑灰质的APT值,通过余弦相似度量化对比增强前后APT图像的相似性,配对t检验比较对比增强前后APT值的差异。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三次扫描APT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8,且随着MRI对比剂浓度的增加,体模中各管的平均APT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的Gd剂量小于1 μL时,APT值的平均值保持相对稳定,并在12%左右波动(范围为11.61%~13.42%)。但当Gd添加剂量超过1 μL时,蛋清的APT值显著降低。直到添加剂量达到20 μL左右,APT值的下降逐渐稳定在2%左右(范围为1.88%~2.13%)。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整个脑组织和脑灰质以及非强化肿瘤病灶而言,对比增强前后病灶APT值没有显著变化(P=0.18、0.21、0.53);对于脑白质和强化肿瘤病灶,对比增强前后APT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均证实,对比增强以后,APT信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强化比较明显的病灶。因此在进行临床扫描方案设计时,为避免对比剂对APT信号的影响,应该在注射对比剂前进行APT扫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钆对比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胰腺炎血流灌注诊断中应用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8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流灌注参数。结果:研究组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