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生活自然包括低饮食,低饮食首选低食物。低食物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少的食物。

  • 标签: 二氧化碳 饮食 生活方式 健康 气体排放 生产过程
  • 简介:首次从抱萼獐牙菜全草中分得两个双Sha酮甙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紫药双Sha酮甙;3-O-去甲紫药双Sha酮甙。

  • 标签: 抱萼獐牙菜 双Sha酮碳甙 分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霉烯类和非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合理用药后所产生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02月就诊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49例,给予亚胺培南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评价和强度、用药满意率的情况。结果:用药7天后,两组患者的药物评价和强度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6-2019年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使用强度(AUD)、药物利用指数(DUI)、各科室药物使用率排序、耐药率及与DDDs的相关性,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2016~2018年基本稳定,2019年较之前增加60%以上。DDDs在2018年较低,2019年略有增加。AUD基本上逐年减少,但在2019年有所回升。DUI在2.29~3.16。药物使用率较高是内一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ICU)和外五科(神经外科)。耐药率在2016~2018年变化不大,在2019年明显升高。美罗培南耐药率与其DDDs有显著相关性(P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云浮地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跨学科合作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全程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构建管理体系规范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包括组织建设、信息化管理、在线会诊审核系统以及处方点评干预。对规范化管理前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使用率、处方合理率、医保违规情况以及耐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实行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2.54降至1.63,使用率从2.64%降至1.64%;处方合理性从73.60%上升至91.80%;医保筛查扣费金额减少。然而,耐药菌的检出率仍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跨学科合作与信息化技术已有成效,可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跨学科合作,信息化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159篇,分析引起ADR的药品、患者性别及年龄、原发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结果:纳入文献159篇,共430例患者,涉及5种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其次为美罗培南;男性254例,女性158例,不详18例,〉60岁者多发;患者原发病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ADR主要发生于患者用药后48~〈120h(156例,占36.28%),其次为24~〈48h(133例,占30.9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214例,占49.77%)、消化系统(88例,占20.47%)以及皮肤及其附件(63例,占14.65%);死亡患者5例(占1.16%),余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江油市九〇三医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静脉滴注,每天3次;研究组给予青霉烯类双联法治疗,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以及美罗培南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两组患者细菌的清除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菌清除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青霉烯类双联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相比较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有应用价值,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双联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效果 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方法 : 利用 excel表格对我院 2010~2014年期间综合重症监护室中各种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用药密度、检测菌分离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期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室 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密度分别为32.7、 30.12、 29.52、 28.55、 27.15,呈逐年下降趋势。 各年度检测率变化较小,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随用药密度的减少变化不大。结论: 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慎重,注意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耐药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示踪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患者22例纳入研究,根据再次手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示踪分为研究组(应用纳米示踪)和对比组(不应用纳米示踪),每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个数。结果:研究组未出现甲状旁腺误切切口,对比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为36.4%,研究组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大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示踪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手术效果更好。

  • 标签: 纳米碳示踪 甲状腺 再次手术
  • 简介:为了观察HA-3型大孔吸附树脂及活性对体内地高辛的清除能力,采用血液灌流方法对地高辛中毒的家兔进行血液吸附。结果显示,经血液灌流吸附100分钟。HA-3可使血中地高辛清除40.0%~68.8%;活性可使地高辛清除22.2%~31.2%;未进行血液吸附的家免血中地高辛的自然清除率为16.7%~20.0%,后两者均明显低于使用HA-3树脂进行血液灌流吸附的清除率(P<0.01)。结论认为,HA-3树脂是一种对地高辛有较高吸附能力,经济易得,有希望用于临床治疗地高辛中毒的吸附剂。

  • 标签: 大孔吸附剂 活性碳 地高辛中毒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甲状腺癌术中纳米示踪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80例在本院行甲状腺癌术的患者为对象,手术时间在2018年1月-2021年6月之间,术中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纳米示踪,而40例对照组患者正常行手术,分析术后甲状旁腺损伤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钙离子(Ca2+)、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示踪能够很好的保护甲状旁腺,降低手术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纳米碳示踪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ZA对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于2021年1月至6月收集我院CRKP菌株,检测CZA对其CRKP的MIC值并保存;于2021年7月至9月采用WHONET5.6软件对临床感染耐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情况分析;2021年10月至12月CRKP进行mCIM试验和eCIM试验检测青霉烯酶。结果 该院检出分离的 CRKP 菌株的耐药表型为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杀星、替加环素敏感,与其它地区分离的 CRKP 菌株的耐药表型有所不同。通过该项研究,明确该院 CRKP 菌株的耐药基因型,希望能有所突破,发现其它耐药机制酶。并掌握 CZA 对产不同耐药酶的 CRKP 的体外抑菌活性,有利于感控和治疗。结论 本实验模型设计严谨、合理、可行。研究组成员由具有丰富临床医院感染控制经验的微生物检验专业副主任技师和主管技师等组成,具有丰富临床和科研经验,熟悉本项目所采取的研究路线、技术和方法,细心认真,并发表了多篇文章。研究技术成熟,结论可靠。

  • 标签: CZA 耐碳青霉烯类 肺炎 克雷伯菌 体外抗菌活性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的感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抗感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按照药物种类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耐碳氢霉稀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40例,对患者的药敏结果、药物治疗方案与疗效进行分析与了解。结果:①药敏率最高的药物为磷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②在单一用药中共有13例,占32.50%;联合治疗2种或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患者共27例,占67.50%。③40例患者中抗感染治疗中,治愈4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0%。结论:针对耐碳氢霉稀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需要给予联合用药,不断优化给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耐药性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6月间的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2020年上半年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共使用1173例次。比阿培南占比64.88%;美罗培南20.5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4.57%;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使用最多科室的为呼吸内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最多的科室为ICU;药物使用适应症主要包含呼吸系统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脓毒症等。药物不合理使用约为7.67%,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结论:我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还需进一步加强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用药合理性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吸附5-氟尿嘧啶(5-Fu)在大肠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大肠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术前经肠镜在癌灶周围注射纳米5-Fu混合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标记指导大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不经处理;两组均行大肠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可见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黑染,两组平均每例清除的淋巴结数量及清除转移淋巴结的坏死数量,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注射纳米5-Fu混悬液具有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提高淋巴化疗功效的双重作用.

  • 标签: 大肠癌 淋巴化疗 转移 纳米碳
  • 简介:目的:分析肠杆菌科菌株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分离出的25株肠杆菌科菌株,采用改良后的Hodge实验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鉴定,分析其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肠杆菌科菌株对多粘菌素敏感,真敏感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嚷唑敏感率依次为76.40%和68.20%;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均为100.0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87.40%;经Hodge检测阳性率为84.00%。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菌株在临床上均表现为多重且高度耐药性。

  • 标签: 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耐药性 敏感率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以壳聚糖(CS)为修饰剂氧化单壁纳米角(oxSWCNHs)介导的载阿霉素(DOX)的新型药物转运系统(DOX@oxSWCNHs/CS),并考察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DOX@oxSWCNHs/CS载药体系,考察体系在水、PBS、细胞培养基中的分散性,使用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评价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DOX通过π-π堆积作用装载于oxSWCNHs上,载药量达60%;用CS修饰oxSWCNHs的疏水表面,可增加oxSWCNHs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特别是在盐溶液中分散性。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具有pH依赖性和缓释效果。结论oxSWCNHs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阿霉素载体达到药物的缓释效果。

  • 标签: 单壁碳纳米角 阿霉素 壳聚糖 分散性 体外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探究纳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1-2021.1期间因微小甲状腺癌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中实施纳米示踪技术共纳入30例病人,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改良小切口手术但未进行纳米示踪技术的30例进行对照。总结纳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结果:经对照研究组病人血钙水平较高、PTH水平较高、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两组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结论: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纳米示踪技术,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此技术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 标签: 微小甲状腺癌 纳米碳示踪 改良小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纳米导航技术用于基层医院甲状腺癌手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2年7月本院接诊甲状腺癌手术病人25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术中采取纳米导航技术,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对比甲状旁腺误切率等指标。结果:关于甲状旁腺误切率,试验组数据1.6%,和对照组11.2%相比更低(P<0.05)。关于淋巴结清扫数量:试验组数据(18.74±3.14)个,和对照组(12.85±2.64)个相比更多(P<0.05)。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的发生率4.0%,和对照组16.8%相比更低(P<0.05)。结论:基层医院甲状腺癌手术用纳米导航技术,甲状旁腺误切率更低,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甲状腺癌手术 不良事件 纳米碳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