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较为满意,预后良好。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皮肤 中医 之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GNAQ的突变情况,并分析GNAQ突变与眼部黑色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组织标本(葡萄膜黑色27例,非葡萄膜黑色18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GNAQ第4、5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GNAQ在45例眼部恶性黑色患者中的突变率为35.6%(16/45)。16例突变样本中,Q209突变有12例(75.0%)。GNAQ在葡萄膜黑色患者中的突变率为51.9%(14/27),在非葡萄膜黑色患者中的突变率为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GNAQ突变与性别、年龄、有无溃疡和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均无关。结论GNAQ在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尤其是葡萄膜黑色中的突变频率较高,为以GNAQ为靶点的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治疗研究提供了线索。

  • 标签: 眼部恶性黑色素瘤 GNAQ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阴茎黑色临床少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阴茎外伤20个月,发现阴茎肿物14个月入院,行阴茎肿物切除+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示阴茎恶性黑色,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后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示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后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7个周期。术后随访22个月,未出现疾病进展。

  • 标签: 黑色素瘤 阴茎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患者男,54岁,因左侧鼻腔堵塞、脓涕、嗅觉减退2个月,涕中带血1个月入院.检查左鼻腔,可见表面不光滑淡红色新生物,新生物来自下鼻甲,鼻中隔向右偏.

  • 标签: 黑色素瘤 鼻腔
  • 简介:  患者男,44岁.有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半年,无眼痛,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颞下方虹膜膨隆,从4:00~10:00虹膜表面见大量散在黑色沉着,相应巩膜面未见明显粗大血管,扩瞳后见品状体透明,向鼻上方移位,颞下可见晶状体缘及悬韧带,从5:00~9:00可见一个高度隆起球形黑色肿块(图1),间接眼底镜下可见肿块后视网膜轻度隆起,并伴局部一个球形隆起,后极部视网膜正常.……

  • 标签: 睫状体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例
  • 简介:摘要原发性恶性黑色发病占到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皮肤多发,然后是眼部,第三位是肛门和直肠部位。近些年,恶性黑色病发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对恶性黑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导致患者只是因为一颗“小黑痣”而失去性命。所以在发现“小黑痣”时重视他,并做到立刻就医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18年1-12月,收治恶性黑色患者16例,经过治疗与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恶性黑色的患者开展全方位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均为我院门诊黑色患者46例,按接受护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3例。结果:实验组护理康复率为93%,常规组护理康复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针对临床上的恶性黑色疾病在治疗后必须注重护理,结合护理方法从基础、心理、饮食和胃肠道全方位开展护理,落实全方位的病人护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黑色素瘤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ARMM)是一种少见的侵袭粘膜黑色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基于疾病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近些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恶性黑色发病占到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皮肤多发,然后是眼部,第三位是肛门和直肠部位。近些年,恶性黑色病发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对恶性黑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导致患者只是因为一颗“小黑痣”而失去性命。所以在发现“小黑痣”时重视他,并做到立刻就医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21年1月-22年12月,收治恶性黑色患者32例,经过治疗与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大家可能对黑色听说得比较少,目前在全球范围.澳大利亚的发病率最高,达到40/10万。而在中国,据调查,北京城八区2000年发病率为0.2/10万,到了2004年.发病率达到1.0/10万.增加了近5倍。可见对黑色的了解预防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和宣传。

  • 标签: 黑色素瘤 预防教育 年发病率 澳大利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