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屈光术验光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1-2023.1收治的接受屈光术高度近视、散光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电脑验光、观察组电脑验光联合检影验光。对比散瞳后验光屈光状态、镜值与轴向关系。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电脑验光 检影验光 高度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14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情况。对患者角膜散光度数的大小,散光类型的分布情况,眼轴与角膜散光度数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2.16±3.78)岁,角膜散光的平均值为0.96D(0.05D-4.96D),角膜散光≥1.0D的占63.1%,其中逆规性散光占40.9%。结论白内障医生应该重视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的检测,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后决定是否需要矫正,为患者选择合理的矫正策略,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使白内障手术从某种程度上转变为屈光性手术。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22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对226例白内障患者实施术后眼内炎防治处理,分析防治措施对于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效果。结果:22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眼内炎的患者为0例,发生率为0.00%。结论:为了预防和减少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临床中应在术前严格执行术前准备,避免术中耗材受到污染,规范正确的实施消毒灭菌操作,做好围术期的宣教工作,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要求和规范,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大程度上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眼内炎 防治措施 防治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菌性眼内炎的29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眼内炎患者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真菌性内源性眼内炎23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23例(23眼)中,其中12例原因不明,5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6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15例,曲霉菌属5例,枝顶孢属2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在可测视力的29例患者(29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16眼(55.1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3.4%)视力改善。24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70.8%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结论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 标签: 真菌性眼内炎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细菌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规范化管理。方法针对易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规范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标准,建立健全的消毒、器械清洗制度,严格管理无菌植入物品使用,强化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结果通过完善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手术的安全,降低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788眼,细菌性眼内炎3例,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11%。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准备,规范白内障超声乳化标准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是减少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细菌性眼内炎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白内障是全球排列首位的致盲性眼部病症,其中老年性白内障较多见,其会导致患者的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白内障手术是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被纳入首选治疗方案。角膜散光是术后极易引发的眼部疾病,其受到手术方式、切口状态及位置等的影响,需对术前患者的屈光情况进行分析,在通过手术的合理设置可有效进行角膜散光的矫正和控制。本文就白内障和角膜散光进行解析,并对两者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就角膜散光的有效控制和矫正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以为相关医疗部门提供有效参照。

  • 标签: 白内障术后 角膜散光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菌性眼内炎的29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眼内炎患者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真菌性内源性眼内炎23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23例(23眼)中,其中12例原因不明,5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6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15例,曲霉菌属5例,枝顶孢属2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在可测视力的29例患者(29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16眼(55.1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3.4%)视力改善。24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70.8%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结论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 标签: 真菌性眼内炎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病原学分析。方法将我院50例眼内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25例,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效2例,有效23例,治疗有效率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治疗运用于眼内炎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眼内炎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眼内炎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眼内炎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6例患者86只眼睛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患者进行眼角膜曲率和眼压的从术前到术后六个月的持续调查。结果:术后三天眼角膜散光达到最高程度,多为顺规性散光;术后三个月和术后六个月的散光度与术前数据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逆规性散光。结论: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短时间的散光散光程度随着时光的流逝会逐渐降低,术后三个月可恢复到术前水平。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角膜源性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例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旨在为外伤性眼内炎早期诊断,早期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我院诊疗护理的60例外伤性眼内炎患者,对其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60例外伤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治疗和护理有效。结论外伤性眼内炎一旦确诊后,应给予及时药物治疗,重症病例或药物不能控制者需及时手术治疗。配合优质化护理,可进一步取得患者配合和理解,提高治愈率和预后效果。

  • 标签: 外伤性眼内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Multifocal astigmatic intraocular lens,MAIL)植入在白内障手术(Cataract surgery,CS)中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CS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根据患者视觉需求分为A组[34例,植入单焦点散光人工晶体(Single-focus astigmatic intraocular lens,SFAIL)]和B组(34例,植入MAIL),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度对比(P>0.05)、残余散光度对比(P>0.05)。B组对比敏感度低于A组(P<0.05)。术后三个月时两组远视力对比(P>0.05),两组近视力对比(P<0.05)。结论  CS中植入MAIL与植入SFAIL,均可很好的矫正角膜散光,植入MAIL可获得更加优越的近视力。

  • 标签: 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 白内障手术 角膜散光度 残余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126例眼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结果:观察组在术前及Ⅱ期手术术后视力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腔 注射万古霉素 眼内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性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6月)内,入组观察对象30例(60眼),均为近视性散光,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30名患者(60眼)裸眼视力明显提升,实际矫正屈光度在目标矫正屈光度±0.5D、±1.0D范围内术眼占比明显增加,视力稳定。结论:针对近视性散光患者而言,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角膜光学质量,恢复患者的裸眼视力,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患者的矫正视力稳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全飞秒 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性散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伤性眼内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外伤性眼内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为23例。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优质组的术后恢复优良率22例(95.65%)显著高于常规组15例(65.22%),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1例(4.35%)显著低于常规组7例(30.43%),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外伤性眼内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伤性 眼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