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胃镜检出胃恶性病变患者的发病及胃镜、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90~2009年胃镜诊断的3460例胃恶性病变患者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胃镜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460例胃恶性病变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26:1),但年龄≤40岁组男女差别不大。5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特别是60~70岁发病率最高。胃窦部为胃癌的高发部位,年龄440岁组以胃体和胃窦为主,而60岁以上患者胃贲门食管连接部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年龄440岁组病理类型以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随着年龄增长.病理类型逐渐趋向于以中分化管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为主。胃淋巴瘤多发于胃体、胃窦部,胃镜下表现以多发性溃疡病灶为主。结论:胃恶性病变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胃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特点各不相同,应引起重视,同时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提倡和重视胃镜检查普及,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胃癌 胃镜检查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超声检出肌肉骨骼系统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因临床疑诊或需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接受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8288例患者的资料,分析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病变检出率及合并深静脉血栓等超声表现。结果下肢静脉超声检出肌肉骨骼系统病变134例,以腘窝囊肿(90/134,67.16%)最常见,其后依次为血肿(31/134,23.13%)、肌肉撕裂(5/134,3.73%)、脓肿(2/134,1.49%)、肿瘤(2/134,1.49%)、肌层囊肿(2/134,1.49%)、腘窝术后积液(1/134,0.75%)及膝关节滑膜增生(1/134,0.75%)。不同肌肉骨骼系统病变超声表现各异。腘窝未破裂囊肿最大径大于破裂囊肿(F=5.266,P=0.024)。134例中20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肌肉撕裂患者最易合并血栓(1/5,20.00%)。结论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在判别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同时检出肌肉骨骼系统病变,有助于修正或补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Y)检查技术在小肠肿瘤性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恶性肿瘤,所收集病例术前均先行螺旋CT常规平扫,其后行MDCT增强扫描和多种重建显示技术检查,检查前口服足量对比剂。结果17例小肠肿瘤均得到良好显示,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0例。结论MD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多种重建显示技术,对小肠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恶性肿瘤分期方面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MDCT 小肠肿瘤 对比增强
  • 简介:(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山西大同037004)摘要目的应用色素内镜检查以提高对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法行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粘液消泡剂,经活检孔插入喷雾导管,肉眼直视下喷洒0.2%靛胭脂染色液(IC)30-50ml,然后在染色异常部位钳取活检组织4-6块,与常规内镜检查组50例对照。结果染色组中检出早期胃癌3例,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35例,慢性胃炎15例,总染色阳性率73.08%,其中早期癌阳性率5.76%。对照组分别为0、13、38。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7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对高级别子宫颈病变[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及以上病变(CIN Ⅱ+)]检出的价值,并通过基于不同风险条件组合的阴道镜检查实践,进一步优化阴道镜活检程序。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转诊阴道镜检查的346例患者,在阴道镜下对每例患者的子宫颈实施4个点的定位活检(包括异常图像区域的靶向活检和正常区域的随机活检),用于评估靶向活检和随机活检对检出CIN Ⅱ+的价值、多点活检的增量效应。分析基于不同风险条件(包括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高危型HPV检测结果和阴道镜诊断)的组合后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的效能。结果34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范围为22~61岁);活检后病理诊断为CIN Ⅱ+ 190例,占54.9%(190/346)。(1)346例患者均进行了靶向活检,靶向活检检出CIN Ⅱ+ 184例(96.8%,184/190),其中53例(27.9%,53/190)是在1级阴道镜异常表现(G1)的区域进行活检检出,131例(68.9%,131/190)是在2级阴道镜异常表现(G2)的区域进行活检检出。即以G2作为阴道镜下活检的阈值,阴道镜检出CIN Ⅱ+的敏感度为68.9%(131/190),而以G1为阈值时敏感度升至96.8%(184/190)。对每例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在阴道镜诊断为G1或G2时,分别增加2个或1个点的靶向活检可检出所有CIN Ⅱ+。(2)346例患者中,270例进行了随机活检,检出CIN Ⅱ+ 6例(3.2%,6/190)。随着阴道镜下异常图像(包括G1、G2)累及象限数的增加,随机活检额外的CIN Ⅱ+检出率显著降低(P=0.010)。(3)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HPV 16型阳性和阴道镜诊断为G2是检出CIN Ⅱ+的高风险因素(P<0.01)。这3项高风险因素中,仅存在1项高风险因素时,第1个点活检的CIN Ⅱ+检出率为34.0%,第2个点活检的CIN Ⅱ+检出率增加至51.0%(增加了17.0%),2个点活检可检出所有CIN Ⅱ+;存在≥2项高风险因素时,第1个点活检的CIN Ⅱ+检出率为90.7%,第2个点活检的CIN Ⅱ+检出率增加至92.6%(增加了1.9%),2个点活检可检出所有CIN Ⅱ+;不存在任何1项高风险因素时,第1个点活检的CIN Ⅱ+检出率为8.8%,第2个点和第3个点活检的CIN Ⅱ+检出率分别增加至17.6%和23.5%(分别增加了8.8%和5.9%),3个点活检可检出所有CIN Ⅱ+。结论在阴道镜检查中,通过靶向活检的多点活检增量效应可提高CIN Ⅱ+的检出率,随机活检作为靶向活检的补充,其作用有限。阴道镜检查时可根据子宫颈癌筛查结果与阴道镜诊断的不同风险条件的组合,相应增减活检点数,以优化阴道镜下活检程序,实现个体化的阴道镜检查。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阴道镜检查 肿瘤分级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鉴别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周围病变检出能力。方法以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来我院检查的62例壶腹周围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水对比超声、双重对比超声检查,对其病灶检出率和清晰显示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病灶检出率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周围病变的显示能力要明显优于胃肠水对比超声(P<0.05)。结论胃肠水对比超声和双重对比超声造影皆能提高对壶腹周围病变检出率,同时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周围病变的清晰显示能力要明显优于胃肠水对比超声。

  • 标签: 水对比超声 双重对比超声 壶腹周围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智能( AI) CT对肺结节患者病变检出及定性诊断。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人数为 5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 25例,其中 25例进行人工智能( AI) CT诊断(观察组)、 25例进行常规 CT诊断(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 P< 0.05)。观察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人工智能( AI) CT对肺结节患者病变检出具有较高价值,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能够使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得以提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人工智能( AI) CT 肺结节 病变检出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行胃肠镜检查病变检出率。方法.将近期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普查体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CA199、CA125、CEA肿瘤标志物检测任意一项升高。对肿瘤标记物升高组患者、正常组患者按照12配比。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结果.任一肿瘤标志物升高组患者的主要病变、癌和高级瘤变检出率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种及以上肿瘤标志物均升高患者的癌和高级瘤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升高时患胃肠道肿瘤的可能性会增加,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为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要进一步确诊必须要通过胃肠镜。

  • 标签: 胃肠镜 肿瘤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筛查起始年龄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的影响。方法基于浙江省嘉善县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以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两轮筛查中初筛阳性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剔除信息不全者后,最终分别纳入27 130例和31 205例。采用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样条分析拟合高危人群进展期病变检出率的年龄变化趋势。进一步计算50、45和40岁3种不同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和需镜检人数,并采用χ2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检出率差异。结果两轮筛查分别有21 077例(77.69%)和25 249例(80.91%)参与了肠镜检查,分别检出结直肠进展期病变(癌与进展期腺瘤)1 097例(52.05‰)和1 151例(45.59‰)。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趋势检验P<0.05),且第一轮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二轮(P<0.05)。分别以50、45和40岁为起始年龄的结直肠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在第一轮筛查中依次为61.11‰、56.14‰和52.05‰,在第二轮中依次为49.10‰、46.75‰和45.59‰。χ2拟合优度检验表明,以40岁为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以50岁为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P<0.05)。相应地,50、45和40岁3种起始年龄每检出1例进展期病变的需镜检人数在第一和第二轮筛查中分别为17、18、20人和21、22、22人。结论结直肠进展期病变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因此,筛查起始年龄提前会使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减小,但实际差异有限。

  • 标签: 结直肠癌 筛查 起始年龄 检出收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在体检中心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中的效果。 方法 选 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来本院体检中心的体检 人员 420 名为研究对象, 总结 体检人员 胆囊息肉病变的发生率、发生特征和 超声 图像特征。 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 18 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其中,男性 12 例,女性 6 例,不同性别检出率无较大差异 P > 0.05 ; 各年龄阶段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生率之间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乳头状和桑葚状以及球形等强回声。 结论 为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超声诊断时便于发现胆囊息肉病变,进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 标签: 超声 体检中心 胆囊息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告知方法与肠道清洁度及结、直肠病变检出率的关系。方法肠镜检查患者预约登记时接受常规肠道准备指导,并发放肠道准备流程及方法的指导宣传页。电话再指导组的患者,在肠镜检查前一天0830至1100之间,通过电话进行肠道准备再次指导。对照组的患者仅会在预约登记时得到专人指导及相应的指导宣传页。肠镜检查者对肠道清洁度进行Boston评分、记录所检查到的病灶及数量、插镜、退镜时间、并发症等。结果电话再指导组能提高肠道准肠道清洁度,能提高结肠息肉及憩室的检出率。结论电话再指导能提高肠道准备合格率,较好的肠道清洁度,提高肠镜检查完成率,减少肠镜检查时间,并能提高结肠息肉及憩室的检出率。

  • 标签: 不同告知方法 肠道清洁度 病变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检出情况。方法:2020年01月~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接诊的220例疑似PLG的患者。均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指标包括:(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LG的检出阳性率,以及良恶性PLG的检出率;(2)良性PLG不同息肉种类的检出情况;(3)良性PLG病灶超声成像指征,包括形态、数量、基底情况、回声信号、血流信号。结果:(1)220例疑似PLG的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PLG阳性率为49.09%;阳性PLG的患者中,良恶性检出率分别为66.67%、33.33%。(2)72例良性PLG的患者中,胆固醇息肉27例、炎性息肉17例、腺瘤性息肉28例。(3)72例良性PLG患者病灶在多普勒超声下具有不同的成像指征,主要以团状、单发、较宽基底、高强回声、无血流信号为主要表现。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用于检查PLG的较好方法,对于临床诊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活检标本规范化处理对病理诊断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胃黏膜行组织活检的患者共14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各病变现象进行组织活检,对照组应用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规范化处理措施,对比诊断情况。结果:共获取组织标本172份,对照组在炎症、萎缩、肠化三项病变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癌变、淋巴瘤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诊断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处理可提高胃黏膜活检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黏膜活检 病理诊断 规范化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法选择96例从2011年3月~2016年6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遵照患者接受检测的意愿将其分别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而后对其进行区别性检测(常规组阴道镜检测;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添加宫颈HPV检测),并就两组患者接受检测后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远高于常规组患者,且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5.00%(常规组)和97.92%(观察组)。结论同时对妇科病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利于对患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有效降低我国女性死亡率,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HPV检测 宫颈癌 癌前病变 检出率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出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社区普查并完成免散瞳眼底照相的居民,按登记序列号顺序抽取糖耐量正常者499例、糖耐量异常者490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499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319例,观察各人群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等11项指标与DR的相关性。结果:糖耐量正常组和糖耐量异常组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40%、0.41%(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组DR检出率为7.21%,病程≥10年组为26.65%(P〈0.05)。与非DR人群比较,DR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升高,BMI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糖尿病病程及HbAlc与D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最高。病程及HbAlc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检出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17年06月)86例来我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已婚妇女,均行阴道镜和宫颈hpv检测,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结果阴道镜对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75.58%稍高于宫颈hpv70.93%,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准确率、灵敏度59.30%、37.21%稍高于宫颈hpv56.98%、33.72%,特异度22.09%稍低于宫颈hpv23.26%,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94.12%明显高于宫颈hpv检测8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97.06%明显高于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73.53%、6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检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优于宫颈hpv检测,联合两种检测方式能进一步提高阳性诊断率。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阴道镜 宫颈hpv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检出效果。方法:对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80例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以及阴道超声诊断,同时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80例患者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对比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性。结果: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组间数据对比结果:P<0.05。而且比较8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的超声血流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显示出独特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应用效果 诊断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病理组织取材和制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选取本院收治1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四点取材及随意包埋法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阴道镜下醋酸试验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的50例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诊断符合率评估值、漏诊率评估值、误诊率评估值)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实际获取数据,P<0.05。观察组误诊率实际获取数据、漏诊率实际获取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阴道镜下醋酸试验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方法并规范实施,具有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误诊率 病理组织取材和制片 漏诊率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病理组织取材和制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选取本院收治1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四点取材及随意包埋法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阴道镜下醋酸试验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的50例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诊断符合率评估值、漏诊率评估值、误诊率评估值)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实际获取数据,P<0.05。观察组误诊率实际获取数据、漏诊率实际获取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阴道镜下醋酸试验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方法并规范实施,具有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误诊率 病理组织取材和制片 漏诊率 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