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1暴雨过程2017年4—6月10站以上暴雨日数共9d(表1)。4—5月区域暴雨日数仅1d。4月8—9日出现首场区域性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共有50个县(市)出现雷电;赣东北有10个县(市)出现短时8—9级雷雨大风天气,风速以乐平24m/s为最大。有25县(市、区)的64个测站出现30mm/h以上强降水。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共6次),其中6月10—16日、20—29日先后出现连续暴雨过程,

  • 标签: 暴雨天气过程 暴雨日数 暴雨过程 大风天气 降雨过程 强对流
  • 简介:1大气成分及相关特性变化的观测研究1.12016年12月红色预警的北京冬季重污染事件中边界层内气象要素对PM2.5爆发性增长的相对作用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PM2.5重污染事件(HPEs)频发,但其中PM2.5质量浓度爆发性增长的成因仍不确定.本研究利用地面PM2.5质量浓度以及风、温、湿等垂直分布的气象要素及ECMWF再分析资料,着重分析边界层内气象要素对此爆发性增长的相对作用.北京HPEs前期以输送为主,后期以累积为主.输送阶段(TS)地面高压位于北京以南,较强偏南风将北京南部的污染物输送至北京促使污染形成.

  • 标签: 大气成分 化学研究 PM2.5 污染物输送 污染事件 气象要素
  • 简介: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13年4月29日西昌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催化数值模拟,根据碘化银的催化时间、催化高度、催化用量和催化方式开展一系列防雹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催化时间、催化剂量、催化位置及催化方式,可以达到最佳防雹效果;通过对催化例和未催化例的冰雹形成机制对比分析得出,在播撒碘化银后,激发了"有利竞争",雹块不能长大;霰胚的减少及冰雹碰并云水的减少,导致降雹减少。

  • 标签: 人工防雹 AG I 催化试验 数值模拟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5年10月30日—11月2日宁夏首场冷涡降雪天气过程的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及其相伴复杂天气的可预报性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700hPa相对湿度≥90%和比湿≥2g·kg-1、850hPa温度迅速降至冰点以下、2m和地面气温降至1℃以下、200hPa和700hPa偏北风速分别达40m·s-1和20m·s-1、雪后天气转为晴到少云、地面偏南风〈4m·s-1且相对湿度≥90%、大气层结稳定等模式预报结果,可提前对低涡和切变线引发的降雪、大风降温、雪后大雾以及积雪、道路结冰等复杂天气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根据低涡所经区域的厚湿层、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等大值区和各家模式预报较大降水的重叠区域对强降雪区域及强度进行有效订正,但由于预报员对各家模式一致性预报误差的认识和订正能力有限,使得对强降雪中心、降雪减弱时的局地强降雪以及区域大雾等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较差。

  • 标签: 冷涡降雪 复杂天气 预报偏差 可预报性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和新型监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3—14日华北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等特征。结果表明:(1)"0613"飑线过程发生在"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环境条件下;在蒙古冷涡影响背景下,河套地区生成的对流云团在前倾结构700hPa与850hPa冷式切变线之间发展合并,形成有组织的飑线系统。(2)在强盛阶段,飑线具有明显的弱回波通道,飑线西段为偏西风与偏东风形成的气旋式切变,东段为强的反气旋式切变;弓形回波顶点处风向、风速辐合显著,飑线内部后侧倾斜向下的入流急流将中层高动能的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加强了对流风暴的下沉运动,并与后侧倾斜向下的冷空气入流共同作用加强了飑线前侧的气压梯度,是地面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3)飑线前部低压暖区生成的对流云泡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发展合并形成超级单体风暴,其后侧中高层入流将高动能的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促使地面出流及风暴前沿辐合抬升运动增强,使得超级单体风暴生命维持较长,是山西长治大冰雹持续近4h的主要原因。(4)同一飑线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垂直结构、移速及带来的强天气有明显差异。(5)自动站极大风速切变线的生成较雷暴大风带的出现提前30~40min,这对飑线大风预警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冰雹大风 超级单体风暴 飑线系统
  • 简介: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年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的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Pa槽线、低空切变线的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的关系密切,而雨带的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耦合 上升运动 暴雨
  • 简介: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6县1市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12月11—13日阿勒泰地区发生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为乌拉尔大槽与低纬小槽叠加东移,使地面强大的高压进入阿勒泰地区,从而导致阿勒泰地区出现大范围强寒潮天气过程。造成此次大幅度降温的主要原因为前期气温高,高空冷平流强度大,地面辐射降温强等。地形对降温也有一定加强作用,而天气现象则对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有一定影响。

  • 标签: 阿勒泰地区 强寒潮 欧洲脊 乌拉尔槽 冷平流 辐射降温
  • 简介: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实时探空观测资料及NCEP/NCAR(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3—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库尔勒地区一次罕见的短时强降水过程主要的环流系统、水汽输送、动力及湿位涡与垂直螺旋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在东部型南亚高压显著增强和西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的长波槽缓慢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风向风速迅速辐合为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来源主要包括3个部分:乌拉尔山脊前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与西风气流汇合于南疆西部地区的西路水汽输送、青藏高原西南侧低涡前部西南气流引导的西南路水汽输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引导的偏南水汽输送,其中9426%的水汽来源于偏西与偏南气流。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前期,暴雨区上空左右两侧形成的中尺度环流圈是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的主要动力机制;垂直螺旋度的发展演变与强降水密切联系,当高层负的垂直螺旋度与低层正的垂直螺旋度配置耦合时,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在θse线密集且陡立的区域内,高层高值MPV1的下传触发了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进了强降水的产生。

  • 标签: 水汽输送 动力机制 湿位涡 倾斜涡度 垂直螺旋度
  • 简介:针对2016年12月16-21日华北黄淮及周边地区的重度霾过程开展了诊断分析,发现全球、区域大气环流异常和局地气象条件是此次重度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次过程中,受重度霾影响的面积为71×10-4km-2,霾持续时间达到6d,过程最高小时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过1100μg/m-3。东大西洋/西俄罗斯和西太平洋波列(中高层)和北极涛动(近地面)均表现为显著的正位相型分布,综合调控了华北黄淮局地的环流场和气象条件,有利于霾的发生。华北、黄淮上空的异常反气旋能够有效抑制垂直运动,减弱水平风速。与之对应,近地面层为明显的弱低压区和偏南暖湿气流。从局地气象条件看,地面小风速、高湿度以及浅薄的边界层是促使本次重度霾发生的重要因子。

  • 标签: 污染 大气环流 气候变化和变率
  • 简介:利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7年3月1日江苏北部出现的一次罕见冷空气雷雨大风天气过程的发生背景、地面要素和云团演变特征,同时从大气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出发分析了午后对流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前,江苏地区位于高空槽前,对流层中低层有冷式切变线伴随两股冷空气南下,受江苏省北部地面气旋阻挡,冷空气在上游堆积,当气旋东移入海冷空气爆发式南下时,造成严重的大风灾害。此次过程中,对流层中高层大气降温而低层回温使大气温度直减率增大,为对流发生提供不稳定条件,但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低层,且高层大气无明显抽吸作用,导致此次过程未发生强对流性降水,主要以大风灾害性天气为主。

  • 标签: 雷雨大风 冷空气 环流形势 温度直减率 水汽条件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23—26日南疆西部一次暴雨强对流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由带状分布向双体型调整、中亚低涡形成后发展移入南疆是此次暴雨强对流发生的天气背景。强对流发生前各种对流参数变化明显,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强烈的垂直风切变、0℃层和-20℃层高度适宜,这些均有利于短时大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发生;(2)除中亚低涡自身携带水汽外,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南海水汽输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水汽源,尤其是中低层的东南风急流辐合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水汽辐合的动力条件;(3)23日短时大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由生命史达7h、最低TBB达-36℃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相继造成,其中,造成短时大冰雹的中-β尺度超级单体最强回波(60dBZ)高度达4km、50dBZ回波高度达-20℃层高度,而短时强降水由断裂弓形回波、飑线型弓形回波下的中-β尺度对流风暴造成;25日短时强降水由层积混合云中2个最低TBB达-44℃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快速移过造成。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冰雹 水汽输送 超级单体风暴 飑线型弓形回波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CEP)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早春郑州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地面冷垫、850hPa和700hPa强盛的暖湿急流及500hPa高空槽为此次郑州地区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850—700hPa之间的强垂直风切变和700—500hPa之间较大的温差均表明逆温层以上对流不稳定度增大,有利于高架雷暴天气的产生。低空强比湿平流和负水汽通量散度为高架雷暴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高架雷暴天气过程发生前,700hPa与500hPa的θse差值Δθse大于0℃,表明700hPa以上大气为对流不稳定,低层湿位涡的第一分量(MPV1)为负值又表明大气为湿对称不稳定,强雷暴落在对流不稳定区和MPV1负值区,因而此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是由对流不稳定和湿对称不稳定共同作用产生的。地面冷垫以上的暖湿气团逐步加强,进一步加剧了逆温层以上大气的层结不稳定度。通过与历史个例对比分析可知,郑州地区两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共同之处为:500hPa高空槽前辐散气流的抽吸作用、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左侧的辐合上升运动、地面冷垫的抬升作用均为高架雷暴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 标签: 高架雷暴 冷垫 低空急流 对流不稳定 湿对称不稳定
  • 简介:2015年6月9-10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大部出现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暴雨事件,暴雨过程导致木垒、奇台、玛纳斯3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据民政部门统计,造成人员伤亡、房屋损坏、农田被淹,经济损失3053万元.在这次暴雨过程中,昌吉州气象部门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及时启动应急状态,积极联系媒体,加强部门联动,使得暴雨过程灾害性影响控制得当.文章通过详细调研,深入分析了暴雨过程中预报预警、应急决策、信息发布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及效果,总结了此次暴雨过程气象服务的具体经验,相关结论能够为重大气象事件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暴雨 气象服务 效益评价
  • 简介:通过使用低频天气图上大气低频系统(低频气旋和低频反气旋),分析上海地区(长江下游)的暴雨(≥50mm)过程发生时段低频系统的地理位置和相互配置,并根据近年75次暴雨过程中每次暴雨过程的低频系统演变,归纳合成得到低频预测模型:一种是长江下游北—西北方为低频反气旋,南—东南方是低频气旋(A型);另一类与A型相反,北—西北方是低频气旋,南—东南方是低频反气旋(B型)。最后分析了低频预测模型的物理意义,表明暴雨发生期有西北向东南同时有东南向西北的低频波列(位势高度和水汽通量)在30°N、120°E附近汇合,引起降水。同时低频系统的维持也与扰动动能有关。

  • 标签: 低频气旋 低频反气旋 暴雨过程 水汽通量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8月广西地区一次东风波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多种物理量分析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的动力、热力特征。结果表明,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高层强辐散、低层强辐合的散度场垂直结构,低层强烈的水汽输送和积聚,以及中低层暖湿的大气状态是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西移加强,并造成相应区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另外,利用重新定义的热力螺旋度物理量,分析其高值区与强降水落区在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因此,热力螺旋度的分布与演变情况对于暴雨预报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暴雨 东风波 热力螺旋度 诊断分析
  • 简介: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及其向中尺度对流涡旋(MCV)转化过程中的动热力结构特征演变和发展机理,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E及TRMM卫星资料,对2013年7月22—23日青藏高原上的一次MCC转化MCV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以及过程中的涡度、温度和能量收支演变等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低层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以及垂直方向上正涡度的输送,形成了垂直方向上有利于对流涡旋发展的正反气旋性环流配置。转化过程中大气中上部温度正异常主要来自于可分辨的凝结,温度升高使得高层等压面抬升;下方冷却异常主要来自于蒸发作用和垂直运动,低层温度降低引起等压面收缩下降,这样的配置有利于涡旋发展、对流上升运动加强以及降水发生。对流活动释放的潜热能是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高空急流入口区直接热力环流引发的有效位能向动能转化,也为MCC向MCV转化提供了能量。

  • 标签: 青藏高原 MCC MCV 动热力结构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GFS0.5°×0.5°逐6h的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雷达、风云卫星资料,对2013年9月13日浙江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太副高西北部边缘的暖湿西南气流和东移高空槽的共同影响,引发了浙江北部的强对流天气。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配合下,当低层925hPa的中尺度辐合线和对流层中层700hPa的垂直上升运动区相重合时,中尺度辐合线附近会产生强对流,这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报指示意义。此次过程中强对流天气与雷达回波中心对应良好,中尺度辐合线基本与对流发生发展相对应,辐合线周边区域是强天气容易发生发展的区域,辐合线先于降水出现,随后在辐合线周边出现了强降水和大风天气。

  • 标签: 强对流 中尺度辐合线 触发机制 中尺度分析
  • 简介:利用中尺度WRF数值模式对2015年7月22日龙岩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试验,从地形对大气垂直运动、高低层水平散度以及水汽条件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控制性试验与敏感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龙岩地区特殊地形对此次大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降水分布对龙岩地区地形十分敏感,特殊地形作用能使当地降水产生明显增幅。高地形通过阻挡和摩擦作用使大气在近地面层形成堆积,为中低层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积累能量,这种地形影响可以通过中小尺度的扰动上传到对流层顶高度;地形的作用还有利于中低层大气水平辐合、高层水平辐散作用的加强,并以波列的形式影响周围大气,这种地形对大气水平散度的影响对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受地形影响,水汽在迎风坡有明显的累积,随着降水系统的移动在高地形区产生强降水。

  • 标签: 暴雨 地形作用 垂直运动 水平散度 水汽输送 模拟试验
  • 简介:文章利用国家环保部数据中心提供的呼和浩特市逐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值及首要污染物数据,在分析了呼和浩特市2015年冬季日均AQI值及首要污染物特点的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市2015年冬季出现的一次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的天气特点进行了分析后得出,风速较小,日平均气温连续几日稳定少变的静稳天气是导致这次连续8d细颗粒物污染过程的天气特点。

  • 标签: AQI 首要污染物 PM2.5 静稳天气
  • 简介:利用山西省太原观象台的大气污染资料和小店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3年1月19—23日太原地区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大气电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雾霾过程中大气电场发生剧烈变化,不仅极值有较大变化,出现陡升陡降,且电场极性出现多次转变,电场强度的绝对值比晴天大气电场减少30%;(2)雾霾天气下大气电场与相对湿度有较高的负相关性,相对湿度较高是雾霾过程中大气电场值变为负值的主要原因;(3)相对湿度降低导致气溶胶脱水形成干气溶胶是雾霾过程中大气电场转为正值的主要原因,大气电场形成机制的影响使得部分时段在相对湿度降低时大气电场仍为负值。

  • 标签: 大气电场 颗粒物 污染气体 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