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女性生殖黏膜免疫系统是维持正常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从上皮细胞到免疫细胞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分子,以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免疫环境。本文综述女性生殖黏膜免疫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有助于加深对女性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理解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女性生殖道 黏膜免疫微环境 细胞及分子 妇科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女膜闭锁和先天无阴道患者的护理工作。方法研究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症状的观察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结论合理的护理可使患者及早康复。

  • 标签: 先天无阴道 处女膜闭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女膜闭锁和先天无阴道患者的护理工作。方法研究患者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女性泌尿生殖瘘疗效的措施。方法对58例膀胱阴道尿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亚甲蓝试验等确诊。除2例留置导尿管后瘘口自行闭合、3例肿瘤复发未行手术外,53例于膀胱阴道尿道瘘发生后3~8个月行手术修补。其中18例取经阴道手术径路,35例经腹和膀胱手术径路。结果53例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瘘孔的性质及术者经验,选择手术时间和手术径路,可提高女性泌尿生殖瘘的修复效果.

  • 标签: 肝硬化恶变 超声
  • 简介:摘要黏膜免疫是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机体的第一防线。女性生殖黏膜免疫通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不仅可抵抗致病菌的入侵,还有助于成功受精及妊娠,从而维持女性生殖健康。女性生殖固有免疫系统包括黏膜上皮的机械屏障、共生菌的微生物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及其受体的免疫屏障,适应性免疫包括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女性生殖黏膜免疫不仅参与局部炎症,还可能具有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此外,女性生殖黏膜免疫受性激素的调节,从而有利于维持局部环境的稳态。本文就近年有关女性生殖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黏膜免疫 女性生殖道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共生菌 性激素
  • 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一种传染病。大家最为熟知和恐惧的是肺结核,因为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然而,结核并不仅仅感染肺部,近年来,同样会引起发热消瘦,同时伴有肠道功能紊乱的肠结核和骨骼疼痛的骨结核等,在人群中也时有发生。

  • 标签: 生殖道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生育 肠道功能紊乱 空气传播 骨骼疼痛
  • 简介:本文运用有关调查资料及数据表明,妇女生殖感染具有患病率高、无症状比例高、不求医比例高、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的比例高的特点;防治生殖感染,应首先防止新感染的发生,发现和治疗无症状的病例,改善患者的求医行为,正确诊断和治疗现患病例,有效降低生殖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防治 策略
  • 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成年女性而言,最常见的疾病不是感冒,而是生殖感染;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不是发热、咳嗽、头痛等,而是私密处的瘙痒、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常见 不适症状 成年女性 头痛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得出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1 月就诊的泌尿生殖感染患者 146 例,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做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46 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20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占比 68.78% ( 141/205 ),革兰阳性菌株占比 23.41% ( 48/205 );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 56.59% ( 116/205 ),表皮葡萄球菌次之,达 10.73 ( 22/205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三,达 8.78% ( 18/205 )。以主要病原菌作药敏试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皆超过 40% 。结果:泌尿生殖感染病原菌类型多样,临床用药需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提高临床预后。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生殖感染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26例女性生殖感染病原体检验,对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病因进行统计。结果以细菌性阴道炎为主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0-30岁和31-41岁之间,以滴虫性阴道炎为主的女性患者年龄段分别在42-50岁以上。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患者阴道感染病因有所不同。

  • 标签: 女性生殖道 感染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生殖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男性尿道炎,女性宫颈炎、盆腔炎、不孕、异位妊娠、早产等疾病,其主要通过与感染者黏膜直接接触传播,诊断方法主要是PCR。支原体耐药形势严峻,阿奇霉素、莫西沙星是目前主要治疗用药。本文对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感染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简述。

  • 标签: 支原体属 非淋菌性尿道炎 宫颈炎 不孕不育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育龄人群生殖感染与生殖健康。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60例育龄女性生殖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医生诊治和实验室数据检查的结果对生殖感染和生殖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60例患者的感染类型进行分析,其类型包括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梅毒等,其比例为20%、28.3%、25%、18.3%、8.4%。对不同类型生殖感染的人数以及学历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学历越高,患病人数越少。结论育龄女性需要被列为生殖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针对不同群体的育龄女性需要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措施,必要时开展生殖保健指导和教育,预防生殖感染发生几率。

  • 标签: 育龄女性 生殖道感染 生殖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生殖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方法将104例女性生殖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培养法、免疫法、镜检法等方法进行检查。对比2组研究对象生殖的感染率,同时观察2组研究对象的感染类型。结果观察组中检出生殖感染患者94例,感染率为90.38%;对照组中检出生殖感染症患者21例,感染率为20.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感染类型均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占比分别为30.85%和33.33%。结论女性生殖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感染类型较为复杂,应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女性 生殖道感染 微生物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