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清徐境内交城断裂带、地裂缝以及地貌的分形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地裂缝、断裂以及地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清徐地裂缝的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分形特征 地裂缝 分维 活动断裂 地貌
  • 简介:在假设临汾台水准出现2次巨幅形变异常为断裂错动的情况下,笔者基于矩形断层位错模型模拟了罗云山断裂(土门-峪里段)错动所引起的垂直形变场分布,并通过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域内的地面形变场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①从理论上讲,罗云山断裂(土门-峪里段)错动是可以产生长轴与断裂走向平行的椭圆状变形区域,其中,位于断裂上盘的区域中心变形量最大,变形量向外围逐渐衰减为零;2次错动导致的变形波及范围分别约为长轴18km和26km,短轴12km和17km;显著变形幅度分别约为1-3mm和4-14mm.②而同期D-InSAR实测形变场显示,临汾台水准出现2次巨幅异常期间,研究区域内未发现与断裂走向一致的连续变形区域,仅在盆地内部存在可能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导致的地面沉降,其变形范围约为10-12mm和1-5mm.③实测形变场与理论形变场在变形区域和变形幅度上均不一致,说明断裂活动不是临汾台水准出现2次巨幅形变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断裂上盘的土层点局部变形所致.④通过断层位错模型的理论模拟与D-InSAR技术的实际监测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确定临汾台跨断层水准出现的2次巨幅形变异常的性质,可为重大水准异常的核实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临汾水准 巨幅形变 断层位错模型 异常性质判定
  • 简介:本文应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探讨我省发展经济与防震减灾的相互关系。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促进防省防震减灾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

  • 标签: 发展经济 防震减灾 转变观念
  • 简介:一、前  言南平地震台位于福建省闽北重镇南平市,1971年动工兴建,1972年5月正式开始观测记录。现有在职工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初级4人。有三种观测手段,分别是:测震、地倾斜、电磁波,其中测震是国家基本台,担负着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南平市地处北北东向松政—海丰断裂带北段,该断裂附近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为了能有效地监视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1971年福建省地震办公室决定建立平南地震台。二、台站变迁1970年底福建省地震办公室派出朱天飞等人在南平市附近选台,经过现场踏勘,确定在南平市金山塔进行试记,使用的仪器是65摆和DSL型记录仪。测试结果表明,台址符合规范要求。福建省

  • 标签: 发展历程 地震台 中长周期地震仪 南平地区 南平市 倾斜仪
  • 简介:本文提出了地壳的构造运动,本质上是地壳与岩层的均衡差运动。它主要由重力作用产生的三种形式的差应力所推动:一是地球整体意义上的真正的重力均衡差应力;二是水平向的均衡差应力;三是垂直向的均衡差应力。本文讨论了这三种差应力产生的机制与规律,三种均衡差运动的规律与地壳实际构造运动普遍存在的对应关系,此外还讨论了地壳构造运动不息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地壳构造运动 均衡差应力 地球
  • 简介:详细介绍了陕西地震编目工作中所使用的地震走时表、地震定位精确度及地震编目分析处理软件。结合当前的地震编目工作,展望了陕西地震编目未来的发展

  • 标签: 陕西省 地震编目 地震数据处理
  • 简介: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抵御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的破坏,使得抗震防灾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工程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并且阐述了抗震防灾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地震 抗震防灾 发展 作用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当今水化台站面临的观测水点及观测手段越来越少、经费普遍紧张、分析预报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而提出了台站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 标签: 地下流体 水体台站 分析预报水平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震观测仪器的重大变革,数字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的联系和本质区别,宽频带地震学的含义,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任务以及数字地震学的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目的是供从事或将要从事数字地震学观测、分析和研究的同志参考。

  • 标签: 数字地震学 数字地震仪 宽频带 大动态 高精度
  • 简介: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的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的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 标签: 地震 深井观测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 科学钻探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水口库区地震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对水口库区地震成因及今后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 标签: 水口水库 地震成因 发展趋势
  • 简介:“十五”计划是我省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关系到我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五年计划,建设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是福建省防震减灾“十五”计划的重点,从我省震情、闽东南及闽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闽台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来看,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一个防震减灾中心、三大地震观测台网和三大基础工程”的建设,使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基本实现国家提出的防震减灾十年目标。

  • 标签: “十五”计划 防震减灾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的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内蒙古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 标签: 地震监测 台站 地震台网
  • 简介:近年来,GNSS观测技术在天津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天津已建成由11个连续GNSS观测站组成的地壳运动观测网,并获得超过2年的连续GNSS观测资料.本文详细阐述了以GNSS观测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的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组网过程和布网原则,并对其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能够满足mm级地壳运动监测的要求.其对日本“3.11”地震有较强反应,远场同震位移幅度达到7-9mm;同时GNSS连续站可成功观测到站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最大年沉降量接近100mrn/a.

  • 标签: 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 GNSS 地震监测
  • 简介:0前言张掖市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部,东靠武威、金昌市,西接嘉峪关、酒泉市,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相邻,东西长465km,南北宽148km,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辖5县1区,总人口128.44万人。历史上张掖市素有“金张掖”之美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张掖经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 标签: 防震减灾工作 政府职能 健康 河西走廊中部 经济发展 张掖市
  • 简介:经过3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尤其是“九五”以来,我省防震减灾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我省省情、震情,并结合本人在基层长期工作的实践,对今后发展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及应采取的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建议。本人认为,应紧紧围绕构建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制健全来推动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加快发展

  • 标签: 城市 活断层 探测 评价
  • 简介: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县级地震机构 发展现状 措施与展望
  • 简介:信息高度发展将数字化的概念导引入每个行业,地震情报资料的管理和开发也必需实现信息数字化。本文浅谈地震科技情报信息管理的现状及数字化信息管理对情报部门产生的促进作用;新形势下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构想和建议。

  • 标签: 地震情报 数字化建设 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