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观察应用不同固定手术治疗外伤性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获取口腔科临床治疗前瞻性数据。 【方法 】从我院 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8 月间收治的 外伤性松动脱位患者中随机 抽取 45 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将 45 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 A 组、研究 B 组和研究 C 组 ,各 15 例。连续治疗 1 个月后,观察三组的具体治疗情况,并对三种不同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和总结。 【结果 】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从高至低分别为研究 A 组( 93.3% )的治疗总有效率 要显著高于研究 B 组( 80.0% ),其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 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 C 组( 60.0% ),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全列咬合垫固定在治疗外伤性松动脱位上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牙松动脱位 外伤性 牙周固定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固定治疗外伤性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外伤性松动脱位患者59例,松动脱位108例。牙弓夹板固定法治疗39例设为对照组,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69例设为实验组,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对于治疗松动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9%。结论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较之牙弓夹板法具有损伤小、更牢固、操作简单的优点,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固定术 外伤性牙松动 脱位 牙弓夹板法 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松固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牙齿松动是牙周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轻度松动的牙齿在进行系统治疗后可恢复稳固,而重度松动的牙齿就需用夹板固定,将松动与稳固的邻连接起来,形成新的咀嚼单位,充分调动基的牙周组织潜力,使其类似于多根平均分配咀嚼力量,来抗衡相对合力过大,以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还可利用根管—骨内种植固定松动,将特制的金属桩钉通过根管植入槽骨内6~10mm,相对延长牙根,改善根、冠比例,达到固定的目的。

  • 标签: 松牙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常用固定治疗外伤性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松动脱位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固定分为四组,A组采用尼龙丝结扎加复合树脂固定(20例、39颗),B组采用牙弓夹板固定(20例,69颗),C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20例,58颗),D组采用全列咬合垫固定(20例,47颗)。结果三个月后复查,四中固定的有效率依次为70%、75%、90%、95%,C组、D组的总有效率(90%、95%)明显高于A组、B组(70%、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正畸托槽结扎固定、全列咬合垫固定在治疗外伤性松动脱位上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牙周固定术 外伤性 牙松动脱位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2种固定固定外伤性松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93颗患随机分为2组。1组采用牙弓夹板固定22例40颗,2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24例53颗。结果4~6后复查,2种固位有效率分别为90.00%、92.45%,差异无显著性(P>0.05),拆除固定装置3月后复查,2种固定有效率分别为75.00%、92.45%,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畸托槽结扎固定疗效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 标签: 牙周固定术 牙外伤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病松动患者60例(180颗),均采用超强纤维材料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的夹板固定治疗6个月。结果经6个月固定术后,60例病例中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平均治疗有效率93.33%。结论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用材简单,方便易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松动牙 牙周夹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恒牙外伤固定是治疗外伤性损伤的常用方法,为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外伤的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撰写了恒牙外伤固定的适应证、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的专家共识,适用于外伤引起的松动、移位和脱落后再植的保存治疗,也适用于外伤固定前的术前评估和预后评估工作。

  • 标签: 牙列,恒 牙外伤 夹板固定 弹性夹板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炎牙齿松动患者松固定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牙周炎牙齿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通过夹板将松动的患连接,并固定在健康稳固的邻上,形成一个咀嚼群体,当其中某一颗受力时,力就会同时传递到被固定的相邻的牙周组织,从而分散了力,减轻了患的负担,调动了牙周组织的代偿能力,为牙周组织的修复和行使正常的功能创造了条件。

  • 标签: 牙周炎 松牙固定 牙齿松动 治疗
  • 简介:牙龈炎症常见于固定矫治中,本研究选取健康较差的固定矫治患者48名,检查各牙周指数并洁治后随机分为三组:(1)对照组,不干涉口腔卫生行为,以生理盐水漱口;(2)NS组,口腔卫生宣教+生理盐水漱口;(3)洗必泰组,口腔卫生宣教+0.12%洗必泰溶液漱口。洁治后一、一个月、三个月再查各种牙周指数,各组间横纵向比较可见在健康的维护上,洗必泰组改善好于NS组,二者均好于对照组。洗必泰可作为正畸临床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常用药物。

  • 标签: 固定矫治 牙周健康 口腔卫生宣教 洗必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卫生宣教措施对于固定正畸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6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正畸治疗的同时反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正畸治疗,测量两组患者佩戴固定矫正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佩戴固定矫正器后1个月实验组对照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临床中对正畸患者坚持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健康的维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固定正畸 卫生宣教 牙周健康
  • 简介: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修复前行整复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研究对象52例,并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列方法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行全身检查,血常规、X线检查,确保无手术禁忌;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牙冠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牙龈发生退缩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无1例患者失访,随访率100%;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80.8%);牙龈发生退缩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前行整复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既可有效提高术后恢复良好率,又可降低术后牙龈发生退缩率;应用高频电刀促使牙龈成形,牙龈恢复自然、完美。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固定式恒久夹板和普通活动夹板用于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牙周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活动夹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固定式恒久夹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活动夹板相比,采用固定式恒久夹板对牙周病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 普通活动牙周夹板 牙周病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础治疗对冠延长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做冠延长的患者20人共26颗,随机分为2组。术前做基础治疗和不做处理的进行对照,每组均为13颗,观察3个月,6个月,1年。结果术前做基础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6个月,1年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做基础治疗对冠延长的成功率有显著提高。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整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0例实施口腔修复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术前实施整复,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前行整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美观程度,提高口腔修复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整复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观察组先行整复再行口腔修复治疗,对照组直接行口腔修复治疗,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牙根萎缩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良好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萎缩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复可以显著提高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改善牙龈及槽嵴高度,提高修复与固定质量,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性的需求,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