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科学(初一年级下)》(华东师大版)中有一个实验是铁在氧气中燃烧,这是用来探究氧气的性质的,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铁丝的粗细。实验证明,直径在0.2~0.5mm的铁丝较合适,但是用这种铁丝所完成的实验,生成的黑色固体难于观察,而超过0.5mm的铁丝用火柴梗难于引燃。我们在实验中作了如下改进:将火柴梗换成了1cm长的镁带,由于燃烧温度更高,粗一些的铁丝也可以引燃了(可把铁丝增粗到0.6~0.8mm),燃烧起来更加剧烈,现象更加明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成功,又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 标签: 中学 《科学》课程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实验改进 “铁在氧气中燃烧”
  • 简介:初中综合课程《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第二节空气的成分中(华东师范大学版),有一个演示实验——'红磷在钟罩里燃烧',我们在准备这个实验时,按教材要求反复操作,效果总不是太好。经多次试验,我们认为不妨作如下改良:①红磷改为白磷;②燃烧匙改为玻璃棒;③听装饮料罐(合金制)剪下底部(留2cm左右的边),漂浮的钟罩内水面上,用以盛放白磷;④调节玻璃棒深度,使棒头恰好能接触到白磷;⑤以酒精灯烘烤玻璃棒头加热,用热玻璃棒头点燃白磷。经改良后,与原装置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 标签: 中学 《科学》课程 “红磷在钟罩里燃烧” 实验教学 实验改进 实验装置
  • 简介:文章以日本福岛核电站7级核事故两周年为契机和切入口,主要涉及:常用的核裂变材料———铀;铀原子核裂变("两分裂")产物;另一种核裂变材料———钚;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后外泄的放射性物质等。文章还以福岛核电站7级核事故为例,立足于传播基础核知识、核能知识及有关新信息,文章以铀、钚及其裂变为中心,对核事故与核污染等做了些介绍、说明,意在让更多的人科学地认知相关事件与现象。

  • 标签: 核裂变产物 核污染 核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