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纳米人工骨复合体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及致敏实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纳米人工骨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细胞存活率〉90%,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未引起豚鼠过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纳米人工骨复合材料无MTT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并能够降低利福平直接给药的生物毒性,不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标签: 小鼠 结核 脊柱 骨代用品 迟效制剂 设备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密达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对比几种不良反应预防性用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密达治疗280例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对输液前使用地塞米松、乐松、泰诺预防抗过敏组与无药物预防组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例预防用药组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剧烈骨痛的概率明显低于100例非预防用药组,两组均未出现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密达不良反应以发热、肌肉酸痛流感症状为主,预防用药可明显减少流感症状,而对心律失常、眼部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几种预防用药组之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骨质疏松 密固达 预防性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注入骼生或异体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3组。均行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入骼生(A组)或异体骨(B组),并与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C组)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观察伤椎体高度、矢状位指数(SI)。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伤椎体高度A组(0.96±0.03)、B组(0.95±0.03)高于C组(0.85±0.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伤椎矢状位指数(SI)分别为8.12±1.80、9.47±3.63、18.67±3.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1.41±0.67),C组为(1.33±0.67)低于B组(2.50±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1.60±0.77)与A组(0.71±0.42)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1.06±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入骼生或异体骨结合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预防手术后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伤椎植入骼生还能减轻腰背疼痛。骼生可作为伤椎的良好植入物。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前国内外植骨材料很多,制备贮存及使用复杂,花费多。胎儿骨及自体红骨髓取材制备贮存使用方便,花费少,骨愈合能力强,无排异反应。经我们治疗骨缺损41例效果满意。

  • 标签: 胎儿骨 自体红骨髓 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umeralcorticalringallograft,HCA)及异体松质骨(cancellousallogenicbone,CAB)复合椎体材料重建颈椎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39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切除C4制成椎体缺损模型并分为3组:A组植入HCA—CAB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髂骨、C组植入HCA一丙烯酸树脂骨水泥(acrylicbonecement,ABC)。在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phatase,ALP)活性、钙浓度、磷浓度,比较三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术后各组血清ALP均开始升高,在2、4周时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血清中ALP及磷浓度均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血清中ALP及钙、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示A组与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未完全融合,只有少量骨痂生长。组织学观察术后1个月A组与B组可见有散在骨岛及骨小梁形成;2个月A组与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组有大量新骨形成。2个月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A组与B组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CAB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可作为有效的椎体重建材料

  • 标签: 颈椎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移植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究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拓展临床医师对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思路,为科学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56例跟骨新鲜骨折分为A、B两组:A组即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撬拨组,28例),B组即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切开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项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而后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6例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olher角及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参数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撬拨组足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稍高于切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同样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而且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是治疗跟骨骨折可靠、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跟骨骨折 微创 经皮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中期疗效,并探讨MRI在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对诊断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76例患者采用射频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53例获得3~4年以上随访,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定位责任椎间盘主要依靠腰椎MRI,显示椎间盘退变或同时伴有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表现,对显示有退变的椎间盘,在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反应并进行相关的治疗。随访术后1、2、3、4年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VAS),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同时对MRI上存在椎间盘退变伴有HIZ的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的阳性率进行统计,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4年时随访到病例53例,术后随访1、2、3、4年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4.9%、59.7%、62.3%、55.8%,中期疼痛症状改善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结论射频凝联合臭氧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中期疗效稳定。退变腰椎间盘MRI上的HIZ表现是术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客观筛选依据。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射频热凝 臭氧 中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圆锥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分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圆锥脂肪瘤TC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个月-48岁。并按Arai法分。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椎管内脂肪瘤切除手术,对于皮下脂肪瘤酌情作部分切除。平均随访3.2年。结果术中所见与术前MRI表现相同。脊髓尾侧及脊髓背侧16例,混合2例患者完全松解栓系;5例混合及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者行大部分切除。术后6例患者Hoffman分级明显改善。1例混合脂肪瘤患者症状加重。4例肢体乏力明显改善,其中3例为脊髓尾侧患者,1例为复合患者;2例为小便失禁明显改善,1例为脊髓尾侧,1例为混合患者,小便失禁的病程均〈6个月。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混合及1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患者发生再栓系。结论合理的分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及患者预后;保留部分皮下脂肪瘤有利于防治脑脊液漏;病理类型复杂者容易发生再栓系,但可通过扩大硬膜囊、高分子材料修补防治;术后症状改善因病理类型不同而异,病理类型简单,病程短的患者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良好。

  • 标签: 神经管缺损 脂肪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背侧隐蔽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本例患者是一位72岁的老人,在打高尔夫球后突然出现双下肢肢体远端无力,症状呈进行性进展,进而出现无力,在没有助行器帮助下不能行走。MRI发现椎管的左背侧有一卵圆形块状病灶,压迫C7水平硬膜囊。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背侧 肢体远端 双下肢 进行性 助行器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袢钢板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袢钢板技术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25例,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2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1~75岁,平均(37.12±13.21)岁。交通意外伤30例,摔伤16例,另2例为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肩锁关节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肩关节功能评估时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活动能力。术后Constant-Muley评分,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组术后6个月总分平均为(93.8±1.9)分,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组术后12个月总分平均为(92.3±2.0)分。结论用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近期及中期疗效较好。

  • 标签: 带袢钢板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 简介:继2007年8月及2008年9月成功举办第一、二届“脊柱脊髓复合性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定于2009年9月25日~27日再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三届“脊柱脊髓复合性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09-04—07—037)。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

  • 标签: 复合性损伤 脊柱外科 学习班 治疗 脊髓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目的对消旋聚乳酸/甲壳素复合膜作为载体时,甲钴胺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评价,探讨其这种新的给药途径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消旋聚乳酸/甲壳素/甲钴胺复合材料降解液中甲钴胺浓度。结果DL-PL/CHI的比值越高,甲钴胺的释放速度越快。结论通过调整DL-PLA/CHI的比值,控制甲钴胺的释放,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聚乳酸 甲壳素 甲钴胺
  • 简介:目的研究利用自组装法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HA/COL)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出HA/COL复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HA/COL复合物的理化特性;采用MTT法及扫描显微镜分析HA/COL复合物的生物学特性。结果HA/COL复合物微观结构与自然骨相似,胶原与HA之间产生了化学键合,晶粒尺度在纳米范围内,细胞毒性为0—1级,细胞在其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结论自组装法制备的仿生HA/COL复合物骨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似的组成成分和微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人工骨支架材料

  • 标签: 仿生材料 骨代用品 生物力学
  • 简介:自1984年Rokkanen等将可吸收内固定物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以来,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可吸收材料从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各方面弥补了金属材料的不足,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内固定器随着置入时间的延长,逐渐被降解吸收,强度不断降低,使应力逐渐转移到骨骼上,

  • 标签: 骨代用品 生物降解 综述文献
  • 简介:随着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者的增加,在青年人群中,因腰椎弓崩裂引发症状性下腰痛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在年青运动员中达到15%~47%.对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患者需手术治疗,脊柱跨节段融合、固定是传统的有效手术方式。但有学者认为青年患者由手邻近节段椎间盘完整,特别是今后生活、职业等对腰部活动度要求的预期高,因此主张对这类患者治疗时要有别于传统的跨节段固定融合,尽量保留腰椎的活动度,减小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本文就近年青年腰椎椎弓崩裂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腰椎椎弓崩裂 手术治疗 青年型 青年患者 体育运动 青年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 标签: 后方韧带复合体 腰椎 椎间融合术 邻近节段 退变
  • 简介:目的介绍后路内固定治疗Ⅱ齿状突骨折的方法.方法28例Ⅱ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经后路Apofix及C1,2经关节螺钉治疗.结果共放置经关节螺钉55枚,其中1例因椎动脉损伤仅进行了单侧放置.术后并发感染2例,经清创治疗后愈合,无内固定失败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34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Magerl技术联合Apofix技术是治疗Ⅱ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 标签: 治疗后 齿状突骨折 联合 并发症 放置 关节
  • 简介:胸腰段(T11~L2)脊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而使其容易发生损伤:①胸椎较为固定,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的转折点,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于此。②胸椎生理后凸,腰椎生理前凸,胸腰段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的应力集中部位。③关节突关节面的朝向在胸腰段移行。以上3个特点构成胸腰段脊柱损伤发生率高的内在因素。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熨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熨配合口服金天格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膝关节功能,静息疼痛进行临床评分,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均有效果;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步行、上下楼功能的改善。治疗后两组间静息疼痛评分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熨配合金天格胶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中药 膝关节炎 金天格 热熨 盐酸氨基葡萄糖
  • 简介:目的探讨按BO原则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腓骨干A、B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BO原则的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植入LC-DCP钢板治疗8例胫腓骨干骨折。根据术后弪腓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进行评价。结果随访8例.时间4~13个月.平均6.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结论按照BO原则的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技术,对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可有效预防骨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的发生。

  • 标签: 胫骨骨折 微创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