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黄芪异黄酮是黄芪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食品安全和保健性食品备受人们的青睐,黄芪异黄酮也逐渐成为被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黄芪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检测技术以及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且分析黄芪异黄酮的研究前景。

  • 标签: 黄芪异黄酮 提取工艺 含量 成分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isoflavons,IS)喂养对家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旨在为IS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0只体重、月龄相近的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IS高剂量组(150mg/Kg?d的IS混合在高脂饲料喂养),IS中剂量组(100mg/Kg?d的IS混合在基础饲料喂养),IS低剂量组(50mg/Kg?d的IS混合在高脂饲料喂养),先以基础饲料喂养1周以适应后再以各组方法进行干预喂养。分别于干预喂养前、干预喂养4周、8周后抽取家兔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MDA含量和SOD活性测定。结果干预喂养4周后,IS喂养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IS高剂量组低于中、低剂量组;而SOD活性的比较,IS高剂量组高于正常组和中、低剂量组。干预8周后,IS喂养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喂养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功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脂质过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值及分化等。方法大豆异黄酮加入新生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中。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放免法测定OB骨钙素(BGP)含量,以反映OB的分化状况。结果用大豆异黄酮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MTT吸光值明显增加,成骨细胞ALP活性显著升高,成骨细胞BGP分泌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其作用程度低于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弱雌激素作用可能是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体外培养 成骨细胞 作用
  • 简介:优化穿破石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穿破石提取液中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验证试验给出最佳提取工艺。

  • 标签: 穿破石 正交实验 黄酮
  • 简介:目的建立空心莲子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槲皮素、大豆苷元、木犀草素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空心莲子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木犀草素和空心莲子草总黄酮在39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木犀草素在4.05-16.1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为97.50%,RSD=2.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空心莲子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总黄酮 木犀草素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野菊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野菊花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设计四因素中提取次数有显著影响。结论野菊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75%乙醇回流30分钟,回流两次。

  • 标签: 野菊花 总黄酮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15nm。经计算得到芦丁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8.3684×C+0.0049,相关系数R2=0.9996,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040%(n=6)和0.13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28%(n=5),样品的稳定性试验RSD为1.201%(60min)。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沙棘叶中黄酮含量测定的切实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大通县沙棘叶鲜重总黄酮含量为95.87mg/g,高于其他研究人员对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所有报道;与见报的其他植物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相比,大通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也较高。

  • 标签: 沙棘叶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比较微波辅助甲醇提取香椿黄酮与乙醇提取、甲醇回流和乙醇回流等工艺提取香椿黄酮的效果,用正交设计筛选微波辅助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材料的液料比、体积分数、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甲醇提取和乙醇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传统方法;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25mL/g,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400W,处理15min。此工艺提取率达到70.15%,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提取香椿黄酮的工艺。

  • 标签: 微波 香椿 黄酮 提取
  • 简介:本试验主要研究沙棘果榨汁后的沉淀物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乙醇回流浸提的方法提取沙棘果泥中的黄酮,使用分光光度计对沙棘果泥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h、料液比1∶45。

  • 标签: 沙棘果泥 黄酮 乙醇回流浸提
  • 简介:目的:采用浸提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聚合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聚合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5h,在此条件下聚合草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百分含量为3.01%。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确实可行,适合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 标签: 聚合草 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通过对葛根有效成分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为例,去反应中药有效成分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采用超声提取山楂粗黄酮,并测定了山楂粗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β-胡萝卜素的漂白能力,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5种菌种对山楂粗黄酮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霉菌则效果不明显。山楂粗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5625,3.125mg/mL,最低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5,3.125,6.25mg/mL。因此,山楂粗黄酮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抑菌添加剂使用。

  • 标签: 粗黄酮 山楂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 简介:本论文通过抑菌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研究了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物对食品加工、储存中常见腐败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志贺球菌1的抑菌特性。抑菌实验表明: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物对五种菌种的抑菌效果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山竹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6mg/mL,对四联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33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黄酮提取液抑菌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酸碱处理后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在偏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达到最好,在pH〉10时抑菌活性减弱:15W紫外光照射对抑菌活性都有所降低。可避光保存。

  • 标签: 山竹果皮 黄酮化合物 抑菌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种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产地为江苏南通、四川平昌、河南商丘、新疆奇台的四种中药红花市售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上述四种中药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结论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因产地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可用于不同产地中药红花间的品质评价。

  • 标签: 中药红花 总黄酮 微量元素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绞股蓝提取物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柱,流动相为A液B液=7525(A液为甲醇水=5050(以磷酸调节pH=2.5),B液为甲醇),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在0.13~2.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山奈素在0.10~2.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异鼠李素在0.12~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回收率结果槲皮素回收率为97.98%山奈素回收率为97.98%异鼠李素回收率为95.14%。为绞股蓝提取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绞股蓝 槲皮素 山奈素 异鼠李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为了探讨纤维素酶对葛根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子与葛根总黄酮提取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液料比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不明显、酶浓度影响极明显、酶解时间影响显著。通过RSM响应曲面法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回归方程p=0.0165〈0.01,RAdj2为0.8202和Adeq.Precision为8.671,说明所建模型与试验值的拟合度很好。葛根总黄酮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2.1mL/g、酶浓度0.46%和酶解时间67.9min;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0.184%,与理论计算值0.182%基本一致。

  • 标签: 葛根 总黄酮 纤维素酶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黑果枸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硫氰酸铁法;Fentaon反应;TBA法研究黑果枸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黑果枸杞总黄酮在化学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黑果枸杞总黄酮能将Fe3+还原成Fe2+,具有还原能力,能清除Fentaon反应产生?OH,抑制?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作用,防止红细胞膜氧化溶血,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黑果枸杞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

  • 标签: 黑果枸杞 总黄酮 抗氧化 体外
  • 简介:采用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光皮木瓜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光皮木瓜中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提取温度,其次是乙醇浓度;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得率为11.230mg/g.为索氏提取法提取得率的2.56倍。

  • 标签: 光皮木瓜 黄酮类物质 浸提法 提取工艺
  • 简介:连续3次从以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试验中选出的50余个杂种单株叶片黄酮质量及其组分质量的分析,发现3点主要结论:(1)不同优良杂种单株总黄酮质量差异非常明显。变化范围在140.7—2661.7mg/100g之间,且相同母本或同一单株子代优株之间的叶片总黄酮质量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2)杂种单株叶片黄酮的组分主要以槲皮素为主;(3)优良杂种单株果实及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均要明显低于叶片的总黄酮质量,而大多数优良杂种单株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则要高于果实,优良沙棘杂种叶片黄酮的提取应是沙棘最为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中国沙棘 蒙古沙棘 杂交 生态经济型 叶片 活性物质
  • 简介:从竹叶中提取黄酮和多糖,用抑制亚硝酸盐显色的方法测定了竹叶黄酮和多糖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并同Vc比较。结果:竹叶黄酮对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4.0mg,清除率从15.72±1.83(%)增加到84.59±1.16(%),量效之间呈线性关系(r=0.9649);剂量再增加到5.0mg,清除率不再显著增加(P〉0.5)。竹叶多糖对亚硝酸盐也有一定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3.0mg,清除率从8.55±0.46(%)增加到36.10±0.61(%),量效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789);剂量再增加到4.0mg和5.0mg,清除率并不再增加(P〉0.4)。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相当高,0.1mg剂量的清除率即达到61.24±6.31(%),剂量增加到1.0mL时清除率已达到100%,清除率随剂量增加的曲线似抛物线形。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同剂量的竹叶黄酮和竹叶多糖(均P〈0.001)。

  • 标签: 竹叶黄酮 竹叶多糖 VC 亚硝酸盐 清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