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因面颈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疼痛,间断发热2个月,于2015年6月就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面颊部出现散在黄豆大小红色结节,皮损不断增多、增大形成斑块,并逐渐蔓延至右侧面颈部,部分皮损破渍形成溃疡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按湿疹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 标签: 淋巴瘤 T细胞 原发性
  • 简介:摘要皮肤T细胞淋巴(CTCL)是T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目前针对CTCL的治疗主要为了控制症状及长期缓解,光疗及其联合疗法是重要手段之一。应用于CTCL的光疗方法包括长波紫外线加补骨脂素、窄谱中波紫外线、宽谱中波紫外线、体外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长波紫外线1、308 nm准分子激光等。光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分期、皮损部位、皮肤光反应类型等。在临床应用中,光疗包括清除、巩固、维持阶段,但维持治疗能否控制复发仍存在争议。了解各种光疗的机制、适应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皮肤 紫外线疗法 Sézary综合征 淋巴瘤样丘疹病 蕈样肉芽肿
  • 简介:摘要皮肤T细胞淋巴(CTCL)是一组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异质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和功能对于CTCL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微环境的组成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同时帮助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疾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关于CTCL免疫微环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免疫 淋巴瘤,T细胞,皮肤 蕈样霉菌病
  • 简介: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ATLL)是一种成熟辅助性T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HTLV-Ⅰ)感染所致。HTLV-Ⅰ感染流行于加勒比海地区、日本西南部、美洲南部及非洲。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TLV-Ⅰ感染亦流行于巴西。尽管HTLV-Ⅰ携带者显示病毒在T淋巴细胞内的整合呈多克隆性,但ATLL的各亚型患者显示病毒在肿瘤细胞内的整合为单克隆性。皮肤T细胞淋巴(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因不明。最常见的两种表现为蕈样肉芽肿病(MF)和Sézary综合征(SS)。这两型CTCL的表现均与ATLL相似。因ATLL与CTCL的预后及治疗有根本不同,故在HTLV-Ⅰ流行地区必须严格区分这两种疾病。

  • 标签: HTLV-Ⅰ感染 皮肤T细胞淋巴瘤 T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成人 T淋巴细胞病毒
  • 简介:肠道T细胞淋巴(intestinalT-celllymphoma,ITCL)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发病年龄轻,无明显的乳糜泻,EB病毒检出率高,回盲部、升结肠和降结肠受累多见是我国患者的特点,与西方国家报道不同。ITCL由于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且易复发,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极差,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

  • 标签: 淋巴瘤 T细胞 疱疹病毒4型 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外周T细胞淋巴(PTCL)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亚型,临床多具有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迅速,目前治疗方法效果差,总体预后不良。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报道了PTCL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JAK抑制剂和维布妥昔单抗等,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3年7月我科确诊的1例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患者系39岁女性,以多发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特点,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表型为CD20~-、CD3~+、CD4~-、CD8~-、CD56~+、TIA~-1~+、Ki~-67~+(约60%);浆细胞κ~+(部分)/λ~+(部分);组织细胞CD4~+、CD68/PGM1~+;βF1~-、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检查阴性。结果:给予包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获得疾病缓解,于2014年2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4d粒细胞稳定植入,12d血小板稳定植入。术后随访,缓解至今。结论: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疾病呈侵袭性,临床进展快,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

  • 标签: 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左旋门冬酰胺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外NK/T细胞淋巴,鼻型,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非霍奇金淋巴的一个亚型。由于其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嗜血管性,且常伴有血管的破坏与坏死,历来命名较为混乱。其中有Kiel分型的多形T细胞淋巴,小、中、大细胞型,REAL分型的血管中心T细胞淋巴,以及其他如恶性中线网状细胞增生症、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多型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1997年Jaff等在WHO淋巴分型草案中提出一种新的非霍奇金淋巴亚型,具有同时表达T细胞抗原(CD3)和NK细胞抗原(CD56)的特征。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结外 鼻型 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非霍奇金淋巴瘤 网状细胞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腔NK/T细胞淋巴的临床状况。方法:共计9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差异性,分成A、B、C组。其中A组为单纯放疗患者5例,B组为单纯化疗患者28例,D组为放化疗联合治疗57例。对比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同时分析患者生存及预后。结果:C组近期CR率高于A组、B组(2=4.078,P=0.043)。90例患者,5年OS66.67%(60/90),5年DFS45.56%(41/90);而且C组5年OS率、5年DFS率高于A、B组(P

  • 标签: 鼻腔 NK/T细胞淋巴瘤 临床研究
  • 简介:31岁男性患者,全身反复出现红斑、结节伴肢端麻木感8年。体格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直径1~5cm淡红至紫红色斑片和结节。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直径<1cm的淋巴结。双手尺侧及双足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腱反射减弱。四肢肌电图检查示:获得性多灶性感觉运动神经病。PET-CT提示淋巴。右肘尺神经组织病理示:弥漫增生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D3、CD5、TIA-1均阳性,Ki-67约40%~70%阳性。TCR克隆性基因重排阳性。左小腿皮肤结节组织病理:表皮和真皮浅层、皮肤附属器及部分血管周围较多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CD3、CD5、GrB、TIA-1均阳性,Ki-67约40%阳性。诊断为:(1)非霍奇金淋巴IVB期;(2)外周T细胞淋巴,非特指型;(3)神经淋巴病。治疗:先后采取吉西他滨+培门冬酶、DICE、CHOP、EPOCH+来那度胺、BECOP+西达苯胺等化疗方案,目前口服西达苯胺治疗,原皮损逐渐消退,但双小腿仍有新发结节,总体病程缓慢进展。

  • 标签: 淋巴瘤 非霍奇金 T细胞 神经淋巴瘤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对漳州正兴医院2021年12月门诊确诊的1例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全身圣诞树样分布持久性红色斑片、斑块,自觉瘙痒,反复6个月。经过病理活组织检查发现表皮内多灶性淋巴细胞巢团,真皮浅层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带状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D-PAS、AB阴性,直接免疫荧光IgG、IgM、IgA、C3及Fib均为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3、CD4、CD5阳性,CD8、CD20、CD30、CD56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30%。结论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临床表现可为斑片、斑块,分布可呈圣诞树样,皮疹长轴与皮纹平行,皮疹分布具有明显特点,可为临床提供诊断思路。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皮肤 圣诞树样 分布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确诊。结果皮肤活检(右上臂及右面部)表皮角化过度,有痂壳及水疱形成,真皮血管周围淋巴样浸润,有核异型及核分裂。CD3ε(+)、CD4(-)、粒酶B(+)、CD56(-)、CD20(-)、CD30个别大细胞(+)、Ki-67阳性率约为20%。EBER(+)。诊断为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恶性度高、易误诊、预后差。

  • 标签: 淋巴瘤 NK/T细胞 皮肤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CTCL)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CTCL并拟诊sHLH患者,按照HLH-2004标准和HScore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7例CTCL患者确诊合并sHLH,分别为2例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PC-GDTCL),3例皮肤结外NK/T细胞淋巴(C-ENKTCL),2例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PC-ALCL)。7例患者均接受化疗,6例死亡,确诊CTCL合并sHLH后生存期14 ~ 60 d (中位生存期26.5 d)。2例检出HLH相关基因突变(PRF1、LYST突变),2例PC-GDTCL患者分别检出淋巴相关基因突变(KRAS、KMT2D和JAK3 、SAMHD1突变)。结论CTCL合并sHLH临床进展迅速,需早期诊断及干预,初诊及病情进展时行骨穿检查及淋巴、HLH相关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皮肤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淋巴瘤,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 简介:摘要随着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NK/T细胞淋巴(NK/T cell lymphoma,NKTCL)新的诊断靶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进行预后评价成为可能。目前研究认为NKTCL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EB病毒导致NKTCL发生主要与潜膜蛋白有关。放疗后辅助化疗为早期NKTCL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晚期患者则考虑以化疗为主再配合局部放疗作为其治疗手段,但预后较差。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EB病毒相关NKTCL的发病机制、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从而探索针对NKTCL可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基因靶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NK/T细胞淋巴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NK/T细胞淋巴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患儿以发热、鼻塞、淋巴结肿大等起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见EB病毒DNA载量升高(10例)、肝功能异常(7例)及乳酸脱氢酶升高(9例),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2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病理检查11例患儿CD3、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均阳性,9例CD56阳性。治疗以化疗为主,截至随访结束,7例死亡,3例生存并定期门诊随访,1例仍规律治疗中。11例患儿1年生存率为45.5%,3年生存率为18.2%。结论儿童NK/T细胞淋巴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该病侵袭性高,预后差,确诊后需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 标签: 儿童 NK/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