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胃食管返病(Cr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典型症状包括烧心、返酸、腹胀常见于餐后尤饱餐或高脂餐后,在平卧或弯腰后加重,服抗酸剂可缓解。GERD还可有一些不典型的或谓之食管外的症状,研究发现约50%的非心源性胸痛,78%的慢性声音嘶哑,82%的哮喘及部分慢性咳嗽与GERD有关。

  • 标签: 胃食管返流病 临床治疗 非心源性胸痛 典型症状 慢性咳嗽 研究发现
  • 简介:背景:夜间胃食管反(nGER)与胃食管反病(GERD)的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炎、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具有相关性,并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GERD患者nGER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具有典型烧心、反症状且食管MII-pH监测提示有nGER的GERD患者,分析性别、年龄、BMI和DBI对nGER的影响。结果:130例GERD患者中,97例(74.6%)MII-pH监测提示具有客观的nGER,其中仅18例(18.6%)具有主观的夜间烧心或反症状。女性GERD患者和老年GERD患者的食管容量清除能力显著减弱。肥胖GERD患者的夜间pH〈4反时间百分比、反周期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GERD患者。DBI≥2.5h可显著降低GERD患者的夜间酸反。随着DBI的延长,夜间食管弱酸反可进一步降低。结论:GERD患者中普遍存在nGER,且以弱酸反较多,但患者主观症状较少见;女性和高龄GERD患者的夜间食管容量清除能力降低;BMI≥25kg/m2可促进nGER的发生;DBI≥2.5h即可显著降低GERD患者的夜间酸反指标,但以夜间弱酸反为主的患者,需尽可能延长DBI。

  • 标签: 夜间胃食管反流 晚餐-睡眠间隔时间 弱酸反流 体质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病影像技术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自2009年2月至2014年9月,对188例十二指肠胃反病例进行胃镜检测、X射线检测,并将结果与准确度较高的空腹三羟胆酸浓度检测结果相比较,用以确定胃镜检测与X射线检测确诊的准确率。结果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反阳性确诊病例为56例,占比29.8%,与三羟胆酸浓度测定结果的60例的重合率为93.3%,远高于胃镜检查确诊病例101例55.4%的重合率,可见X射线检查优于胃镜检查结果。结论立体数字肠胃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十二指肠胃反病,过程简单,直观,准确性高,全程无痛苦,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胃镜。

  • 标签: 十二指肠胃反流病 三羟胆酸浓度检测 胃镜 X射线检查
  • 简介: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食管反病(GERD)和Barrett食管(BE)的流行病学、发生机理、疗效影响等方面阐述了Hp与GERD、BE的关系,介绍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争议,建议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食管反流病 BARRETT食管
  • 简介: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引起不适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是影响胃肠道的常见病之一。GERD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糜烂性反病(Non-erosivereflex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Esophagitis,EE)和Barrett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也可称为GERD相关疾病。本文拟对近年来NERD和EE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生理学 治疗 ESOPHAGUS 非糜烂性反流病 胃内容物反流
  • 简介:目的:观察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GCR)及反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西安市3家医院合作,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40例,并与22例硫糖铝治疗病例进行对照。62例入选者治疗前均经电子内镜检查,如为RE则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采用症状积分和24h食管pH和胆汁监测进行疗效评估。结论:治疗组中12例内镜检查无食管炎为症状性反(SGER),对照组7例为SGER。治疗组给药后2周,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等症状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胸痛在治疗后4周也有改善。治疗组40例,内镜下有食管炎者28例,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22例,内镜下有食管炎者15例,总有效率66.66%。铝碳酸镁治疗4周食管酸及胆汁反流明显改善者8例(61.53%);单纯胆汁反者4例全部好转。对照组7例存在酸或胆汁反,治疗4周后复查转阴3例(42.8%)。结论:铝碳酸镁具有中和胃酸,胆汁保护粘莫膜作用,是治疗胃食管反及反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 标签: 铝碳酸镁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十二指肠胃返病如果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损害,称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胃镜直视下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X线对该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在胃肠透视中发现有价值的X线征象,经与胃镜检查及胆汁酸浓度测定对照分析,制定的十二指肠胃返病X线诊断与分型的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胃返流病 X线诊断 分型 胃粘膜充血 水肿 糜烂
  • 简介:目的观察胃力康联合法莫替丁和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食管反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6例,使用胃力康联合法莫替丁和铝碳酸镁片治疗。对照组42例,以吗丁啉和法莫替丁及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25.0%,有效66.08%,无效8.93%,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显效16.67%.有效64.29%,无效19.08%,总有效率80.9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主要体现在显效,两组显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其机制可能为胃力康不仅有良好的促动力作用,而且有舒肝解郁抗焦虑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西医结合 胃力康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普瑞博思治疗胃食管反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普瑞博思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奥组)。对照组37例给予法莫替定20mg每日2次,普瑞博思10mg每日3次(简称法组)。各组治疗后2、4、6周观察烧心、反酸及反胃等症状的疗效,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下食道炎治愈率。奥组中3例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三大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2、4、6周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奥组分别79、41%、87.17%及94.87%,法组分别于54.05%、64.49%及67.57%。6周后Ⅰ级、Ⅱ级及Ⅲ~Ⅳ级食管治愈率奥组分别于78.94%高于Ⅱ级64.28%,Ⅲ~Ⅳ级66.67%(P<0、01)。法组分别于40%高于Ⅱ级30.77%,而Ⅲ、Ⅳ级为0(P<0.01)。奥组其中3例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治疗后,反总时间百分率及总反次数分别由6、43±1.40%及180±33.07次,降至3.5±0.5%(P<0.01)及57.33±6.43次(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普瑞博思联合用药是治疗GERD的有效药物。

  • 标签: 普瑞博思 治疗后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联用治疗 治疗前后
  • 简介:背景:局部电刺激下食管括约肌(LES)作为治疗胃食管反病的新理念正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索局部电刺激的理想参数,并初步探讨抑制LES收缩的局部神经反射通路。方法:构建抗胃食管反的电刺激活体动物模型。观察胃食管反流量变化,探索电刺激抗胃食管反的理想参数。在理想参数刺激下,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干预,观察对胃食管反流量的影响。结果:频率10Hz和脉冲0.4ms时,电压10V或15V的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脉冲0.4ms时,频率10Hz的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频率10Hz时,脉冲0.4ms的胃食管反流量显著降低(P<0.001)。食管壁局部浸润筒箭毒碱或辣椒素可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量(P<0.05);给予NK1受体阻断剂L-732,138或NO合酶抑制剂L-NAME后,胃食管反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考虑到电能对组织的损伤,理想电刺激参数为电压10V、频率10Hz和脉冲0.4ms。食管壁内TRPV-1阳性的初级传入速激肽类神经元与肌间氮能神经元组成的局部反射通路可削弱电刺激诱发的LES收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电刺激 食管括约肌 下段 反射通路 辣椒素
  • 简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老人户外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骨折渐增多,尤以下肢骨折常见,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易并发各种疾病,因此并发症的防治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1993~2003年我院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骨折542例,其中并发反性食管炎30例,占5.5%,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 下肢骨折 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ESO)治疗反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变化。方法将120例经内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两组均每天早餐前30min用水吞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内镜表现、临床症状和24h食管PH值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ESO在改善RE病人临床反症状、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24h食管PH值〉4时间,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是治疗RE安全、有效的药物,其疗效可能与NO下降有关。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表现 24h食管PH值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