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给予达克罗宁胶浆降低咽喉部并发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86例。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全麻气管插管,实验组加用达克罗宁胶浆,对比两组咽喉部并发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率为2.33%,对照组并发率为13.95%,实验组并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达克罗宁胶浆 全麻气管插管 咽喉部并发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常见并发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文对2009年2月~2010年8月在ICU住院治疗并行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了并发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加强管道护理措施,预防和避免病情的恶化。结果本组78例行气管插管患者中发生并发的患者10例,发生率为12.82%;其中机械性损伤1例、误插入食管3例、气管导管脱出3例、气管导管阻塞2例、呼吸道漏气和梗阻1例。结论加强气管插管的管道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防治气管插管并发

  • 标签: ICU气管插管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是保证呼吸通畅最有效、最确切的急救操作,是抢救心肺复苏和病危患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急救。因此能否迅速成功插管是抢救成功。作者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对急救气管插管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 气管插管 急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视喉镜、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对术后咽喉部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即直视喉镜组(A组),可视喉镜组(B组)。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直视喉镜、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比较2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24小时咽喉部并发发生率。结果与直视喉镜组比较,可视喉镜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更小(P<0.05),术后咽喉部并发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与直接喉镜相比,可视喉镜可以缩短气管插管的用时,改善气管插管的难度,减轻咽喉部的损伤。

  • 标签: 直视喉镜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对ICU患者支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80例实施气管插管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预见护理组,每组共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预见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插管期间并发情况和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以后均顺利完成治疗,但预见性护理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同时在并发方面预见护理组的效果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对ICU患者器官插管期间的并发的护理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并且减少并发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患者 气管插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全麻术毕,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即患者进入苏醒期,此其是病人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与护理可以减少及手术相关并发的发病率。2010年1-12月,我院PACU的1856例全麻术后患者中,有1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血,低血压,高血压等并发。监护这12例患者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麻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更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有效地控制相应的并发。方法将58例气管插管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间隙注入方法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方法所致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出血、湿化液过量等现象。结果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方法所致并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间隙注入方法(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方法明显降低了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的发生率,是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更安全、有效的湿化途径。

  • 标签: 气管插管 气道湿化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所接收的2275例患儿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1774人,女501人,平均年龄(3.4±1.5)岁(1d~11岁),平均停留时间30min(20~60min)。结果100%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PACU常见的并发有低氧血(12%),术后寒颤(10%)、术后躁动(10%)、循环不稳定(2.5%),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01%)等。结论术后1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小儿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全麻是外科手术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支持,能够为医生创造良好的操作环境,保证治疗效果。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全麻本身是存在术后并发的,在苏醒阶段,患者会出现多方面的症状,都可以纳入到全麻并发的范畴之中。虽然全麻是可以并且安全的,但是对于并发仍然要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尤其是在面对低龄患者的时候,就尤其需要保持警惕。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对幼儿全麻术后苏醒阶段常见的并发展开分析,帮助患者以及家属加强认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苏醒阶段。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的住院患者10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预见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预见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主要有咳痰、咽喉痛、气道堵塞、机械性损伤、气管导管脱落,预见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对比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预见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对比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值的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护理 气管插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剖宫产术全麻选择与并发。方法翻阅资料,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结论产科妊娠分娩有别于其他学科,其镇痛或麻醉方式的选择与母亲及胎儿/新生儿的安危密切相关。

  • 标签: 剖宫产 全麻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眼科手术插管全麻与非插管全麻复苏期主要并发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眼科手术患儿100例,A组50例为静吸复合插管全麻,B组50例为非插管静脉全麻,观察两组全麻复苏期的并发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A组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B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舌后坠发生率均较高,而寒战、恶心、呕吐等并发均较少见,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眼科手术两种全麻复苏期均可发生相应并发,插管全麻患儿躁动的发生率较高,非插管患儿则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较多见,不同全麻方法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小儿 眼科手术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并发症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接收的4332例全身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性47.1%,女性52.9%,平均年龄(40.4±20.5)岁(4岁~82岁),平均停留时间43min(20~270min)。结果99.9%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病人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有循环不稳定(6.5%)、术后寒颤(5.2%)、低氧血(5.1%)、术后躁动(2.2%)、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5%)等。结论术后1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