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社会意识到,为了给予私人应有的法律保护,应该存在一种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公众问责机制。在国际法律框架内,当私人利益受到国际金融机构侵害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向机构问责:一是向国际金融机构内部的部门投诉,二是向所在国法院起诉。但实践中,这两种途径都没有为私人提供真正的法律救济。也就是说,目前的问责制尚不足以使国际金融机构为其违法行为负责。这种状况不符合国际法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也阻碍了私人受害方享受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在国际金融机构内部设立争端解决机构非常困难,适当扩大国内法院的管辖权,限制对“职能必要”过于宽泛的解释,应是一个可行的路径选择。

  • 标签: 国际金融机构 公众问责 管辖豁免 职能必要
  • 简介:在理性行为人收益最大化原则条件下得出了行为人空间博弈的结果——在均衡状态,限制性条件(如运输技术等)能够产生一个收敛的空间区位调整过程,最终实现空间集聚。在这个博弈集聚的过程中,外部因素存在发生作用的空间,从而说明了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影响金融机构的集聚过程,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金融中心的形成。这一空间集聚过程也可用于分析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标签: 空间博弈 收敛过程 金融机构集聚
  • 简介:次贷金融危机过后,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受到重创,而一直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都是被认为高度成熟和有效率的,其金融模式为大多数国家效仿。虽然我国与美国在历史、经济体制和国家体制上都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作为一个金融不发达的国家,我国也不可避免的需要研究美国的金融模式,并从中得出启示,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先分析我国与美国的金融体制发展历史;其次对比我国与美国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结构方面的不同,得出启示;最后,对我国未来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做分析。

  • 标签: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比较
  • 简介:2014年5月16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以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通知》在鼓励金融创新、维护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前提下,按照‘堵邪路、开正门、强管理、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就规范围业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和改善同业业务内外部管理、推动开展规范的资产负债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了18条规范性意见。

  • 标签: 金融机构 外部管理 业务规范 银监会 同业业务 经营行为
  • 简介:拥有大量资源的金融机构是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关联贷款、信号传递等直接与间接途径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现金储备。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开始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本文采用配对样本的方法,对2007年到2011年615家持有非上市金融机构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的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的确能够为企业带来好处,可以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对于现金储备的需求,但持股金融机构也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现金储备需求。而且,持股金融机构更加有利于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降低现金储备。而以上影响主要是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产生的,持股银行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现金持有水平。另外,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以及现金储备的影响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 标签: 持股金融机构 融资约束 现金储备
  • 简介: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方面达成共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而这需要首先对金融机构进行划分。科学、合理地对金融机构进行划分,有助于明确监管范围,增强监管的针对性,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促进金融系统和经济的稳定。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2009--2011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划分做了初步探讨。

  • 标签: 金融机构G-SIFIs D-SIFIs划分标准
  • 简介:本文以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例,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分别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就样本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不高。比较分析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期望和需求分为三个层次:简单快捷地获得贷款、以较低价格简单快捷地获得贷款、从安全可靠的专业银行以较低的价格简单快捷地获得贷款。农户三个层次的期望分别对应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基于此,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产品与服务、村镇银行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和建立金融共生模式的建议。

  • 标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信贷服务 农户满意度
  • 简介: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和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现状的相关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标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问题 对策
  • 简介:财金[201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2009年以来,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总体效果良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为巩固和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效果,我部对有关内容进行了

  • 标签: 金融机构 财政部门 社会资金投向 金融支持经济 基础金融 管理办法
  • 简介:SIFIs的道德风险、不公平竞争及负外部性等会导致SIFIs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故SIFIs监管制度的核心是平衡SIFIs与非SIFIs、SIFIs与金融消费者、SIFIs与SIFIs管理层、SIFIs与SIFIs股东及债权人、SIFIs母国与东道国等之间的利益冲突。平衡的法律路径是重新调整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实现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之间的法价值平衡。危机后的SIFIs监管改革就是围绕上述平衡所进行的规则创新。这些创新启示着我国应基于上述平衡借鉴国际经验完善SIFIs监管制度:确定SIFIs认定规则并课之以特殊义务;扩大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并课以SIFIs金融消费者保护义务;以管理层薪酬控制为重点完善SIFIs的公司治理;以金融市场约束机制为重点完善SIFIs风险防范与处置制度;依据合作与对等原则完善SIFIs国际监管协调制度。

  • 标签: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 利益冲突 权义平衡
  • 简介: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地域、民族及文化特征。基于新疆400户农户家庭的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户发生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行为,得出了伊斯兰文化是影响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意愿的重要因素等结论。

  • 标签: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农村非正规金融
  • 简介:以对河南省郑州市305名基层农村信贷员调查的数据为依据,运用Probit模型,对金融机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宅基地生存保障功能强、权利赎回难度大等原因使得金融机构筛选和监督农户变得更加困难,对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意愿产生了负面影响,由此,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宅基地产权,建立宅基地产权价值评估制度等建议。

  • 标签: 金融机构 抵押贷款 影响因素 PROBIT模型
  • 简介:国内外学术界对地下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在采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估算1979年~2011年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STR模型重新检验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首先,我国正规经济对地下经济产生了非线性冲击效应,并在线性和非线性特征之间转换频繁。其中,1979年~1984年和1997年~2011年间,正规经济与地下经济呈明显的线性关系;1985年~1996年间,二者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其次,正规经济对地下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正规经济的增长率低于-12.64%或超过21.70%时,正规经济对地下经济的影响是显著非线性的,地下经济对正规经济的弹性为1.1364,表示此时的地下经济将以更大幅度的下降或增长;当正规经济增长率介于-12.64%~21.70%之间时,其对地下经济的影响是线性的,表明影响有限。因此,应警惕正规经济出现负增长或增长过热。

  • 标签: 地下经济 正规经济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 简介: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促进学习者学习经历的资格认证体系的完善,是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途径,是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制度保障。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保障,完善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体系建设,设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机构试点,加大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资金投入,加强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团队建设等是实现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有效策略。

  • 标签: 终身学习 非正规学习 成果认证
  • 简介:瑞典学习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非正规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契机。我国发展非正规成人教育应积极借鉴瑞典学习圈的成功之处,做到:第一,注重民主平等观念,确保非正规成人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性;第二,强调灵活性和多样性,确保非正规成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第三,破除障碍、管理规范,确保非正规成人教育的规范和高效;第四,成本低效益高、增强自主性,确保非正规成人教育发展后劲充足。

  • 标签: 瑞典学习圈 非正规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