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瓦格纳诞辰两百周年2013年是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诞辰两百周年,世界各大歌剧早从2012年便开始为这两百周年的纪念庆祝活动而制作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下简称《指环》),有的旧制作翻新,有的则全新制作,前者如伦敦皇家歌剧(2007年复兴版)、美国洛杉矶歌剧耗资三千二百万美元的2009年制作、纽约大都会歌剧2010年制作的“重金属”版、德国科隆歌剧2008年“现代工业”版(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演出)等;

  • 标签: 国家歌剧院 《指环》 瓦格纳 制作 诞辰 演出
  • 简介:受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和文化事务部门委托,Relser+Umemoto事务所和本地的FeIandCheng担纲设计,TPMC建设将开始,预定的完成时间是2015年。PMC剧院将公共空间、商业与文化中心相结合.将定期邀请艺术者到访演出。其零售、餐饮、办公等与台北街头生活相适应,具有独特建筑和地区特点。景观从地面展现并具有设计感,将建筑融入台北城市中心。TPMC的核心主厅位于北部基地上.形式动感。有5000个座位的内部礼堂是主厅的重

  • 标签: 剧院 台湾地区 文化中心 公共工程 完成时间 公共空间
  • 简介:4月26日,武当太极功夫团参演的“跨界——画舞形意大型音舞剧”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武当太极再次在首次舞台精彩亮相。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武当太极 《太极》 舞台
  • 简介:早期的录音:拜罗伊特、柏林、伦敦、维也纳(1913-1938)其实早在声学录音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对瓦格纳这样的庞大作品跃跃欲试701913年,阿尔弗雷德·赫尔茨(AlfredHertz,1872.1942)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帕西法尔》片断。他最著名的经历莫过于1903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首演《帕西法尔》,从而打破了此剧只能在拜罗伊特演出的禁令。

  • 标签: 歌剧录音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柏林爱乐乐团 版本 王国
  • 简介:由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作曲的三幕歌剧《茶花女》(LaTraviata)作于1852-1853年,脚本由皮亚威FrancescoMariaPiave)改编自小仲马(AlexandreDumasfils)的同名小说《茶花女》。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1856年上演于伦敦和纽约。《茶花女》又名《堕落的女人》(TheFallenWoman)、《误入歧途的女人》(TheWomanGoneAstray)。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上流社会最有名的交际花维奥莱塔(Violetta)在一次派对中爱上了青年阿尔弗雷德(Alfredo)。

  • 标签: 《茶花女》 歌剧 巴黎 选曲 告别 19世纪
  • 简介:2013年8月23日至25日,国家京剧院新创京剧《洛水伊人》亮相梅兰芳大剧院。该剧以全新观角重新演绎了绝代佳人甄氏与“三曹”之间发生的才情、阴谋、背叛与情爱交织的故事。

  • 标签: 京剧院 洛水 国家 “三曹” 梅兰芳
  • 简介:2012年12月25日至2013年2月24日,国家京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2013新春演出月。本次演出月是梅兰芳大剧院收归国家京剧院自主经营后的首次重大主题性演出活动,历时近两个月,跨越元旦和春节两大节日,有共计30台精彩大戏登场,既有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又有现代戏及名家名段演唱会,剧目精彩,名家云集,成为两节演出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

  • 标签: 演出活动 京剧院 国家 新编历史剧 自主经营 演出市场
  • 简介:《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向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记者的林漫(原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员)写信告诉鲁艺院长周扬这个故事。周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 标签: 《白毛女》 集体创作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日报》 公演
  • 简介: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重点剧词的强调,对人物整体经历和命运的设计中能够揭示出来。不仅如此,众多评论家的全方位解读,也使得歌剧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寓意内涵,包括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断地成为重要的话题。瓦格纳呈献给世人的这部复杂、如谜一般的经典作品,也将随着它的广泛上演展现出更为多样的思想内容。

  • 标签: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思想寓意 基督教 佛教 种族主义
  • 简介:歌剧形成于16世纪末意大利,是结合音乐、诗歌、戏剧、舞蹈和舞台艺术等要素,以故事情节为基础,以歌唱为主体的一种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由文学艺术家组成的社会团体“卡梅拉塔”(Camerata)之中。当时一些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如卡契尼、佩里等人)经常聚集在撒乔瓦尼·巴尔迪伯爵家中讨论艺术理论问题,他们热心于恢复古希腊戏剧,力图创造出能将诗歌、戏剧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生动艺术,从而使得歌剧诞生。事实上,欧洲人认识中国戏曲艺术远远早于中国人认识欧洲歌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戏曲比歌剧产生得早、传播得早。欧洲曾一度有过中国文化热,就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把中国传统戏曲称为“歌剧”。

  • 标签: 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 古希腊戏剧 欧洲歌剧 文学艺术家 国歌
  • 简介: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是意大利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了歌剧艺术,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非常熟悉的一部作品。本文将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历程和歌剧《茶花女》进行分析。

  • 标签: 威尔第 歌剧 《茶花女》
  • 简介:具有写意风格和以演员为中心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形式与具有写实风格和以音乐为中心的欧洲歌剧演唱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从戏剧的起源、背景与发展对中国京剧唱法与欧洲歌剧作了阐述和比较。

  • 标签: 京剧 行当 舞台 欧洲歌剧
  • 简介:歌剧演唱会作为歌剧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歌剧迷最为接受的一种形式。从导演二度创作的角度来审视、探讨西尔维娅·科碧妮意大利歌剧演唱会南宁站演出的优点与缺失,有利于推动其适应本土文化的特质,符合本土观众群体的审美取向,使高雅艺术演唱会形式更好地在中国本土发展。

  • 标签: 导演 导演技法 歌剧演唱会 审美倾向
  • 简介:5月25日上午,由市文联和首都精神文明办主办、东方少年杂志社承办的"我的梦想·北京少年美德故事汇",在国家大剧院资料中心举行。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配以优美的肢体语言,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德故事朗诵出来,传递爱心善举,传播美德品质,展示少年风采。首都精神文明办巡视员尹学龙、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程惠民出席活动并讲话。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北京市 美德 少年 故事 精神文明
  • 简介:歌剧称为“音乐的戏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歌剧表演在正规的歌剧、音乐厅,凭借剧场良好的建声构造,在不使用“电声”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不错的现场音效。随着歌剧表演剧目的创新及表演场地的多样化,纯自然的“原声”音效,渐渐满足不了演出的需求,因此从上世纪开始电声技术就广泛应用于歌剧的创作、演出中。歌剧演出音响系统的设计,是电声技术在歌剧演出中的具体应用。歌剧《赵氏孤儿》音响设计的关键是拾音方式的设定,只有先确定好拾音方式,才能去设计音响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才能组织、选用好各种音响器材。正确的器材使用与合理的设计理念是歌剧《赵氏孤儿》音响设计的重要方面。歌剧《赵氏孤儿》首演是山东剧院,但剧院并不具备专业的歌剧声场,所以要考虑独唱演员与群众演员(合唱演员)的略微扩声及演唱与乐队伴奏的平衡和音效重放等诸多问题。任何一方的缺憾都不能充分表现歌剧的整体性和震撼性。我认为恰到好处服务于歌剧的扩声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赵氏孤儿》 音响设计 歌剧院 扩声 歌剧演出 电声技术
  • 简介:摘要马徐维邦导演的《夜半歌声》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恐怖片,而再次观看好莱坞影片《歌剧魅影》和《夜半歌声》之后,发现马徐维邦在关照了人的基本情感的基础上对好莱坞电影做出了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的一些列改编。本文从创作背景、叙事和中国传统的“审悲观”三个方面具体解释了马徐维邦导演是如何使一部好莱坞恐怖片变为中国式悲剧。

  • 标签: 国防电影 叙事 审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