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的手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21例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对这21例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2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25.5±102.6)毫升,无脑脊液漏发生,无错误定位发生,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在Ⅰ期愈合,经随访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进行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患者在手术中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可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手术中舒适程度。

  • 标签: 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的手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21例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21例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2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25.5±102.6)毫升,无脑脊液漏发生,无错误定位发生,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在Ⅰ期愈合,经随访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进行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患者在手术中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可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手术中舒适程度。

  • 标签: 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20例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的患者,对入选患者术中配合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03.5±14.2)min,平均出血量为(405.6±35.6)mL,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为I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护理配合得当,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预防术中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

  • 标签: 术中护理配合 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的手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收治的21例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21例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2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25.5±102.6)毫升,无脑脊液漏发生,无错误定位发生,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在Ⅰ期愈合,经随访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进行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融合术患者在手术中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可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手术中舒适程度。

  • 标签: 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退行性腰椎滑脱是中老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关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外科治疗有多种方法,经后路行腰椎间融合(PLIF)或经后路单侧关节突入路行腰椎间融合(TLIF)是目前临床同于腰椎滑脱症治疗最常采用的术式,腰椎退行性滑脱实施器械内固定融合,已成为当今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共识。我们以该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腰椎退行性滑脱 椎间隙植骨融合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评估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胸腰椎间隙感染的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胸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术中病灶清除后内固定,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及ESR、CRP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ESR及CRP明显下降。18例中仅有3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标本病理结果均提示炎性改变,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未见结核性改变。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感染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提示:椎体序列良好,骨节段均已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原发腰椎间隙感染能直接较彻底的清除病灶,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椎间融合率高。具有迅速解除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椎间隙感染 腰椎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40例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隙打压联合矫形棒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度、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融合时间相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育不良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能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融合,提高椎间隙稳定性,该术式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椎间隙打压植骨 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失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联合治疗,观察这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术后的随访结果可以发现,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联合治疗腰椎滑脱失稳后患者的满意率和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率都很高。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联合的方法可以对腰椎滑脱失稳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症状消失或者减轻,同时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被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 椎间隙融合器 腰椎滑脱失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横突间融合与椎间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横突间融合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椎间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融合情况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A组的68.96%(P<0.05);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间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横突间融合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全部病例均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术中病灶清除后局部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9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19例中仅有l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考虑炎性改变。随访13~42个月,平均25个月,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示椎体序列良好,骨节段均融合,无内固定器松动、断裂。术前误诊为“脊柱结核”8例。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但确诊需以病理为准;病灶彻底清除、并加强内固定有利于治疗该疾病,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胸椎 腰椎 感染性骨疾病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横突间融合内固定与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融合率为28例(82.35%),观察组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优于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疗效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融合的手术治疗,复位满意,融合优良率达到95%。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评价原切口病灶清除术在此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16例确诊为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其中6例采用保守治疗,10例采用原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至4年。保守治疗6例患者,病程迁延,(12.0±4.1)周方基本恢复。而采用原切口病灶清除术10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7.0±1.4)周基本恢复日常生活。两种治疗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抽搐在术后1周内即可出现,可认为它是椎间隙感染的征兆。MRI在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经原切口早期行病灶清除术在治疗椎间隙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腰椎 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腰胸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2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均采用后路经椎间隙矫形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腰背痛及下肢麻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凸角度由术前平均32°。矫正到术后11°,随访中未发现矫形角度丢失。结论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间隙矫形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 标签: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的患者66例参与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植骨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椎间融合术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腰椎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70例,其中行椎间融合的患者共46例,行后外侧融合的患者共24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融合率、JOA下腰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椎间融合组低于后外侧融合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融合率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但两组相比较JOA升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椎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均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有效的手术方法,两者融合率相似,后外侧融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但规范的操作是融合率的保证。

  • 标签: 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