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湖北鄂州城子山遗址地处鄂东长江以南地区,其文化堆积的年代大致可分为石家河文化早期、西周中期和西周晚期。2012年7月至9月,在发掘遗址的同时进行了土样的采集和漂洗,发现了一批石家河文化早期和西周中期的古代植物遗存。此次浮选共计采集样品67份,共发现了4733粒炭化植物遗存,包括3771粒稻米(Oryzasativa)、200粒粟(Setariaitalica、10粒非农作物种子(weeds)和17粒失去了鉴定特征的残碎种子,此外还有735粒炭化稻谷基盘(ricespikeletbase)。浮选结果显示,城子山遗址在石家河文化早期和西周中期应该都以稻作农业为主,至迟到了西周中期开始对粟进行利用。

  • 标签: 城子山遗址 石家河文化早期 西周中期 植物考古
  • 简介:霉菌侵蚀是危害文物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消毒灭菌方面取得许多成果。然而,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是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适当的防霉,使之既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又不致给文物带来不良影响,乃是我们文物保护技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标签: 防霉剂 消毒灭菌 色差计 研究工作 微生物研究所 药液配制
  • 简介:为保护好出土青铜文物,防止"青铜病"蔓延,必须除去有害锈,为此作了青铜器锈蚀机理的模拟性验证实验.依据电化学原理,经6次配方筛选和多次工艺条件试验,研制出能将青铜器中有害锈转化为无害锈的转化,它可将有害锈中的CI-转化成Cl2、Cu+转化为Cu2+和Cu,从而制止"青铜病"的蔓延.用此方法对青铜文物进行保护,在大气中存放7年,至今保护完好,无锈点.

  • 标签: 青铜器 锈蚀 有害锈转化剂
  • 简介:申明铺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遗址堆积从仰韶文化时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发掘过程中从不同时期的灰坑中浮选出了41份植物炭化遗存,分别来自龙山、西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共发现炭化果实、种子380粒,其中包括粟(Setariaitalica)、黍(Panicummiliaceum)、小麦(Triticumaestivum)、青稞(HordeumvulgatevaEcoeleste)、水稻(Oryzasativa)五种农作物的炭化籽粒及1粒疑似大麦(Hordeumvulgare)的颖果。其他可鉴定的种属还包括野大豆(Glycinesoja)、紫苏(Perillafrutescens)、芸苔属(Brassicasp.)、萝卜属(Raphanussp.)、石荠苎属(Moslasp.)、拉拉藤属(Galiumsp.)、车前属(Plantagosp)、狗尾草属(Setariasp.)等。浮选结果表明,龙山及春秋时期,粟均为最重要的农作物,但小麦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至战国时期,小麦已与粟并列,成为主要作物之一。

  • 标签: 申明铺遗址 浮选 植物遗存 古代农业
  • 简介:准格尔地区自晚奥陶世抬升以来,经过1亿多年的风化剥蚀,到晚石炭世复又下沉.海水时侵时退,为植物的繁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并生成巨厚煤层.成煤植物从早到晚分为欧美、华夏植物群过渡类型、华夏植物群早期类型和华夏植物群繁盛期类型,伴随着植物的发展与演替,环境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 标签: 准格尔煤田 成煤植物群落 环境变迁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考古学和古生物学通过研究古代骨骼重塑过去,但脱矿过程会影响骨骼机械性能,引起骨质文物变脆、易碎,可能导致部分研究线索的丢失。乙烯和丙烯酸聚合物是常用的骨质文物保护加固,它们的作用是充当胶水,填充微小裂隙来加固骨骼,但在兼容性、可逆性和稳定性方面却常不尽如人意。

  • 标签: 文物保护 骨骼 骨质 应用 生长 晶体
  • 简介:为了提高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环氧树脂的光稳定性,采用不同浓度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UV328对环氧树脂进行了耐光老化改性,并对改性后材料进行人工光老化,在老化过程中采用漫反射光谱技术和涂膜硬度跟踪监测了各种改性及未改性环氧树脂的光老化过程,同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ATR-FTIR)以及拉力试验机测量了改性效果较好的环氧树脂及未改性环氧树脂在光老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和抗拉强度的变化,并推导了分子内异构化的光稳定机理。实验结果表明,UV328会先于基体材料(环氧树脂)将紫外线的能量吸收并通过分子内异构化的过程将其消散掉,从而起到保护基体材料的作用。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环氧树脂的最佳改性组合为3%UV328改性材料。

  • 标签: 文物保护 环氧树脂 UV328 光稳定化
  • 简介:为了科学评价照明光源对黄色植物染料染色丝绸的褪色影响,也为了给博物馆此类丝绸文物展陈的照明设计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设计光照老化实验的方法模拟丝绸文物的光老化过程,研究了卤素灯、荧光灯及LED对黄檗、槐米等黄色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样品的褪色影响。结合色差分析,从染料耐光牢度、样品反射光谱及光源发射光谱等多个角度对染色丝绸的褪色进行了分析。借助液相色谱分析了光老化前后染料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含蓝光能量高的荧光灯和LED对黄色染料的损伤严重,蓝光能量少的卤素灯影响较小;色谱分析确定了染料的光老化前后的有效成分,推测了光老化反应的褪色机理。

  • 标签: 丝绸 黄檗染料 槐米染料 光老化
  • 简介:为研制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现场的文物防霉,以N,N-二正辛基-3,3-二硫代二丙酰胺在溶剂中通氯气,环化制得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经水解分离油相配以载体即得防霉华科-108.通过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2℃,胺化物:氯气(摩尔比)=1:3.75,通气时间2h,搅拌时间1h,确立了可行有效的分析方法,收率可达70%.它在汉阳陵考古发掘现场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杀菌、防霉效果和优良的适应性,可为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文物保护 防霉剂 合成 汉阳陵
  • 简介:为筛选适合木质文物使用的防霉防腐,对ML-208、咪鲜胺、戊唑醇、MV+OP-104种防霉防腐进行了抗流失性和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抗流失性,其抗流失性顺序为ML-208〉咪鲜胺〉戊唑醇〉MV+OP-10;MV+OP-10的抗流失性虽较差,但雨水冲刷后仍具有较好的防霉效果;ML-208的抗流失性虽较强,但对霉菌的抗菌效果较差。

  • 标签: 防霉防腐剂 MV+OP-10 ML-208 戊唑醇 咪鲜胺 抗流失
  • 简介:新都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区县博物馆。博物馆自建立已来,把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次与四川省博物馆和有关科研单位一起,在文物保护技术及新型文物保护材料应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馆内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科研队伍,抢救性修复和保护了一大批文物,如东汉说唱、画像砖、画像石棺、镇墓俑等文物。

  • 标签: 文物保护技术 材料应用 加固剂 省博物馆 石质 科研工作
  • 简介:石器和植物残体的相关研究证明,脱粒板曾大规模应用于近东地区。为探索古代中国或远东是否也曾使用过这种工具或类似工具,本研究对何郢遗址植物残体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周遗址存在切割形态植物残体的证据,以此推测类似脱粒板的农具在商周时期曾被使用。无疑,这一发现对我国古代农作物的脱粒加工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可望深化我国农业考古的探索。

  • 标签: 植物残切割形态体 脱粒板 何郢遗址 脱粒工具
  • 简介:为评价青铜文物缓蚀剂效率及封护抗腐蚀能力进行了两项电化学实验。一是利用直流腐蚀的极化电阻法对缓蚀效率评价,二是应用恒电位交流阻抗法对涂层的抗腐蚀效率评价。实验表明,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优于单一缓蚀剂如AMT、BTA,在模拟中性土壤介质的水溶液中各自缓蚀效率分别为88.7%、94.6%,两者组成复合缓蚀剂后其缓蚀效率高达98.8%,这是发挥其缓蚀剂各组分的协同效应的结果。应用恒电位交流阻抗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附着有封护层时复杂的腐蚀过程。结果表明,石蜡涂层样品的Nyquist谱图出现扩散过程引起的阻抗特征;聚乙烯醇缩丁醛涂层、ParaloidB72涂层、空白样(缓蚀层BTA)三种样品Nyquist谱图均是由于涂层微孔引起的阻抗特征,在同一浓度下其抗腐蚀性能排序呈依次递减趋势。

  • 标签: 电化学方法 直流腐蚀 Tafel曲线 交流阻抗
  • 简介:交流阻抗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本工作将交流阻抗技术应用于研究铁质文物封护的性能。为了更好研究封护的耐蚀性能,运用交流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用该技术对铁质文物复合封护与聚氨脂乳液封护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证明,复合封护的性能优于聚氨酯乳液。实验结果提示,交流阻抗法为文物封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电化学阻抗谱 文物保护 封护剂
  • 简介:南方湿热环境下馆藏有机类文物易滋生霉菌,使文物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馆藏文物霉菌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严格控制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和投放防霉,这两种方法受到经费或使用方式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博物院于2011年起开展了馆藏文物防霉纸的研制工作。针对防霉纸研制中防霉的选取问题,选择了国内文博机构常用的几种安全可靠的防霉进行了抑菌效果实验。通过对抑菌圈直径、抑菌时效等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LAg003、NMF-1和MD等防霉对馆藏文物常见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应用于馆藏文物防霉纸中。

  • 标签: 馆藏文物 有机类文物 防霉剂 抑菌性能 时效
  • 简介: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中原地区龙山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本文主要针对2007、2009年度该遗址龙山晚期的浮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两次浮选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粟(Setariaitalic)、泰(Panicummiliaceum)、稻谷(Oryzasativa)、大豆(Glycinemax)、小麦(Triticumaestivum)等,其中,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均居首位,稻谷和黍相当,大豆略低。此外,藜(Chenopodiumalbum)、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苏(Perillafrutescens)等出土较多,藜、小型豆科表现出不成熟的特征,推测可能与“藜藿之羹”相关;紫苏存在集中出土现象,颗粒饱满,有栽培的可能。通过对炭化植物遗存出土密度的分析,发现壕沟及夯土基址局部有植物遗存富集现象,以夯土基址为核·心的发掘区炭化遗存含量整体偏低,与发掘者推测的祭祀设施“珲”相吻合。

  • 标签: 瓦店遗址 龙山晚期 浮选 旱作 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