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城市的水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所流经的土地的管理方式。进行土地保护和改进土地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作为城市供水系统来源的河流、溪流、蓄水层中的沉积物和营养物质污染。集水区内自然植被的丧失和土地退化可能影响整个区域的水域条件,威胁水资源供给,进而影响流域上、下游的正常用水,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城市的用水安全。除了保障水安全外,水源保护还能带来诸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高人类健康和福祉等多重协同效益。

  • 标签: 水源保护 效益 多重 城市供水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 护具
  • 简介:脂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脂质组作为代谢组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生物体内脂质化合物及脂质代谢谱的变化,进而鉴定生物标志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阐明生物体响应外界刺激的机制。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脂质组研究的发展,并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脂质组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重点讨论了脂质组及多组学联用技术在环境胁迫耐受性及环境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 标签: 脂质组学 多组学 环境胁迫 环境毒性评价
  • 简介:中国现有湿地面积为5342.06万公顷(8.013亿亩),《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按照这个标准,未来的湿地开发量不能超过8.7万公顷。面对急剧萎缩的滨海湿地资源,沿海各省份并没有停止围填海的脚步。根据沿海各省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 标签: 滨海湿地资源 湿地开发 沿海各省 海洋功能区划 生态保护 湿地面积
  • 简介:湖泊是地球上珍贵的淡水资源来源研究之一.但由于人类对湖泊过度开发,不良利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湖泊生态功能被破坏.随着对湖泊生态系统保护的深入,湿地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本文详细论述了天然湿地具有削减湖内污染物,维护湖泊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固定碳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天然湿地存在面积锐减,湿地景观丧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湿地保护的对策,希望以此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及研究者的更多关注.

  • 标签: 湿地 湖泊 生态系统 保护 作用
  • 简介:水土流失区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的现代集约化生产已经导致农业系统的简化,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本文对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进行概述,结合水土流失区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包括:1)构建农业种质库,保护遗传基因多样性,2)保护农业半自然生境,提供天敌栖息场所,3)推广生态农业,合理配置农业种养体系,4)统筹兼顾,科学部署农田生态格局.

  • 标签: 农业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护 福建水土流失区
  • 简介:大量缺乏毒性信息的化学品最终进入环境水体,对人类及生态生物产生潜在的危害与风险。提高化学品生物毒性测试与评估技术的通量和效率,是实现毒害化学物质环境与生态健康风险防控的关键。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高通量测试的脊椎动物模型,斑马鱼胚胎测试在化学品的毒性评估中应用广泛。随着组技术的发展,毒理基因组可有效提取毒害化学品致毒过程中干扰生物通路的信息。这些机制信息可用于对单物质或复合污染物生物毒性的筛选和预测。本文综述了不同斑马鱼胚胎测试技术在化学品毒性筛选评估管理与水环境复合污染毒性监测中的发展和应用,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斑马鱼胚胎简化转录组技术的方法流程和优势,并探讨了综合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行为分析和组等不同测试技术在化学品毒性测试、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复合污染 斑马鱼 毒性测试 毒性预测 转录组学 生物学通路
  • 简介:通过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建立损伤模型,按照低、中、高3种剂量细颗粒物(PM2.5)进行染毒,以研究不同浓度PM2.5对运动大鼠行为及部分无氧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取32只雄性WistarSPF(specificpathogenfree,SPF)大鼠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EC)、高剂量运动组(30mg·kg^-1)(HPE)、中剂量运动组(15mg·kg^-1)(MPE)、低剂量运动组(7.5mg·kg^-1)(LPE),利用卒中指数和神经病症状评分对大鼠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以及股四头肌组织中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磷酸果糖激酶(PFK-1)的活性。结果表明,与EC相比,3个剂量暴露组中,卒中指数和神经病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LPE、MPE、HPE组各组织中HK、PK、PFK-1活性均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综上所述,急性PM2.5暴露可对大鼠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大鼠部分组织的无氧代谢酶酶活性降低,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

  • 标签: 细颗粒物 行为学 代谢酶 体育馆
  • 简介: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暴露浓度的升高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PM2.5暴露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尚未完全阐明。为探究患有过敏症状儿童的室内PM2.5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以及维生素E(vitaminE,VE)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从5户患有1种或1种以上的过敏性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儿童的室内采集PM2.5,分别考察了不同剂量PM2.5暴露24h后如何影响小鼠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指标包括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8β(IL-8β)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mL^-1PM2.5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内ROS积累,出现脂质过氧化以及DNA损伤,并伴有炎症反应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VE(50mg·mL^-1)+200μg·mL^-1PM2.5组的ROS、MDA、8-OHdG、TNF-ɑ、IL-8β含量低于200μg·mL^-1PM2.5组,GSH含量高于200μg·mL^-1PM2.5组。较高剂量(200μg·mL^-1)PM2.5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出现氧化损伤,VE在该应激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室内PM2.5 巨噬细胞 氧化损伤 炎症因子 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