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徐志摩是在1918年6月,经其前妻张幼仪之兄张君劢先生介绍,拜梁启超为师,从而成为粱启超的入室弟子。徐志摩对恩师粱启超极为崇敬爱戴,他曾说:"先生之文章矫若神龙之盘空,力可拔山,气可盖世,淋漓沉痛,固不独志摩之低首慷慨,举凡天下之有血性之人,无不攘胜激发,有不能自已者矣!"同样,梁启超也十分喜欢他这位"新月派"弟子。

  • 标签: 梁启超 震惊 徐志摩 粱启超 张君劢 新月派
  • 简介: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术大师。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一生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梁启超1915年定居天津,在这里策划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梁启超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中,在其故居和“饮冰室”书斋潜心学术研究、治学、读书,著述颇丰,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 标签: 梁启超 中国社会现代化 纪念馆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政治活动家 学术大师
  • 简介:引进外资是近代经济的产物。在近代历史上,最先提出利用外资问题的是经济学家马建忠,他在《借债以开铁路说》一文中,把引进外资称为“借债”。梁启超在一定程度上受了他的影响,但在阐明外资输入的利弊、吸引外资的方法、利用外资的原则等方面论述更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外资思想。

  • 标签: 引进外资 梁启超 利用外资 近代经济 近代历史 经济学家
  • 简介:梁启超一生对于历史十分关注,留下大量优秀的史学著作,《战国载记》即是其中之一,但前人对此研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对梁启超的通史意识、时代思潮的体认、历史与地理的关系这三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篇著作不仅在战国史的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现实亦有启示作用。

  • 标签: 梁启超 《战国载记》 史学思想
  • 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者,他开拓了一系列崭新的史学研究领域。本文从史料的思想来源、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史料观的特征和影响等等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梁启超史料观的结构与功能,指出梁启超的史料观是中西史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梁启超史学思想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其史料观在当时具有开拓性和进步性,对当代治学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梁启超 史学 史料 史学理论
  • 简介:梁启超与陈独秀这两个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但是他们一生的大半岁月并不是用于研究学问,而是从事政治改革运动,试图改变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和反抗外国的侵略.他们是引领时代潮流前进的思想家,是学者型的政治家.他们两人政治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改良派,一个是革命派,而且是终身的反对派.梁启超生于1873年,陈独秀生于1879年.从年龄看,两人相差只有六岁,无论怎样也说不上是两代人,但梁俨然是陈的启蒙老师.

  • 标签: 革命派 陈独秀 改良派 梁启超 侵略 学问家
  • 简介:梁启超在历史编纂上突出地体现了勇于革新创造和自觉继承中国史学优良传统二者的紧密结合,这正是20世纪初期处于民族危机关头和中西文化交流迅速发展时代的鲜明特色。他在历史编纂中的主要成就表现为:在当代史撰述上将纪事本末体创造性地改造发展,撰成《戊戌政变记》这部影响深远之作;在撰著《中国通史》的实践中,将探索“新综合体”这一宏大工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为当时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所设计的方案,既继承了易代修史的传统,又符合近代史著再现历史演进趋势、显示因果关系、总结兴亡教训的时代要求。梁氏在历史编纂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建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思想营养。

  • 标签: 梁启超 历史编纂学 “公车上书” 《清史商例初稿》
  • 简介: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王也扬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史学认识论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须知这个课题在我国最早予以科学、系统地探讨的是梁启超先生,其筚路蓝缕的足迹,其敏锐的思想锋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东西。梁启超在他本世纪初发表的著名文章《新史学》中...

  • 标签: 中国历史研究法 认识论研究 梁启超先生 历史认识 历史统计学 治史
  • 简介:1921年10月10日,在民国十年“双十节”,梁启超在天津有一个讲演,题目是“辛亥革命之意义”。谈到“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时,梁任公对未来充满了乐观与信心,这是他从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中看到了巨大的进步而生出的。

  • 标签: 梁启超 打包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 乐观
  • 简介:梁启超对地理与历史的关系一直较为重视,不过前后的认识有所变化。大体而言,早年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他视地理环境为一种客观存在,认为其仅为历史发展提供不可改变的物质条件。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通过考察地理与学风之关系,更深入地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陶铸”学风,是构筑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因而将之视为文化史书写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对地理环境与历史之间关系的不同论述,主要是由于其史学取向的变化所导致。

  • 标签: 学风 地理 梁启超 文化史
  • 简介: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向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急速变化的大转折时期,作为近代政治家的梁启超与古代改良派划清了界限,即他将政治变革的希望明确地建立在"国民运动"的身上,这与革命派并无二致.然而与后者不同的是:其思想表现为重"政体理化"而抑"国体革命",即希望通过"国民运动",建立起以近代政党制度为主导,和向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而这种内阁又必须执行"保育政策",便从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各领域扶助民力、民智以及参政能力的增长,使整个国家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向世界强国的发展.梁启超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内容,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要实行国体复辟的时候,他便旗帜鲜明地发动了倒袁护国战争.

  • 标签: 政体进化 国体革命 国民运动 保育政策
  • 简介:严复、梁启超探讨了新制度对于形成新民德不可替代的优势:民主制度设定了国民道德新的选择集,为新道德的合理性提供支持并营建保护域;新制度调动道德的利益驱动机制,引发对新价值理念的认同,形成利益的感性驱动力和理性驱动力的良性互动;新制度建构国民道德的“整体理性”,形成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道德选择方式,对个体自身的保护,使国民道德具有了真正意义的主体性特征。

  • 标签: 新制度 新民德 路径 道德搏弈 道德理性与道德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