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此探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方法。方法:将新疆图木舒克市食品药品检验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集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性别、给予途径、涉及器官、药品种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男女比例为47:53;>60岁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为45%;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动脉给药1例,泵内注射1例,鼻饲2例;累及器官包括血液系统22例,心血管系统4例,神经系统4例,精神障碍3例,代谢及内分泌14例,肾泌尿系统1例,肿瘤用药21例,镇痛用药31例;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其药品种类包括中药5例,西药95例,冠肺炎防控品种4例,片剂1例,注射剂28例,粉针剂11例。结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通过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来确保药物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药品种类
  • 简介:目的:了解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到56例严重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严重ADR报告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07;〉40岁病例数最多(49例,占87.50%);静脉滴注引发ADR病例数最多(45例,占80.36%);抗菌药物引发严重ADR病例数最多(20例,占34.48%),其次为中药制剂(10例,占17.24%);严重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再次为呼吸系统、全身性。给予对症处理后,大部分患者痊愈或好转。结论:应加强对严重ADR监护,减少和避免严重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的 评价与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表现及干预措施。方法 自上级县域医共体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管理系统中,调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使用抗肿瘤药物引发严重不良反应(SADR)患者,共60例。进行SADR表现分析,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以年龄51岁以上为主,占比最高,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在性别上对比差异不显著。抗肿瘤药物使用中,以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最多,占比83.3%。抗肿瘤药物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70.0%为主,占比最高。结论 抗肿瘤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以年龄51岁以上患者中多发,以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最多,累及血液系统占比最高。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SADR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5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SADR)上报75份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5例S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SADR居首位(占66.67%);静脉注射是引起SADR主要给药途径(占86.67%);SADR涉及系统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结论加强S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用药以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统计分析。结果严重ADR发生与性别无关;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较高(40例);口服给药发生率最高(54例);100例严重ADR共涉及10大类药品124种药品;其中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最高(22例);严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泌尿系损害最多(18例);100例严重ADR中好转77例,有后遗症23例;100例严重ADR中不合理用药共计57例。结论严重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不合理用药因素不能忽视,应大力宣传药品ADR相关知识,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世界新药研制出现高潮,药品生产品种多达数万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性日益突出,必须做到安全合理用药,在安全合理用药前提下,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带来副作用,必须做到配伍合理、用药有效,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必须熟悉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毒性作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标签: 药品安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关注痔血胶囊引起肝损害痔血胶囊组方药味为白鲜皮和苦参,辅料为淀粉和滑石粉。说明书中记载痔血胶囊可改善动、静脉张力,保护微循环和减轻肛门水肿,具有抗炎、镇痛、止血、通便作用。用于Ⅰ、Ⅱ期内痔及混合痔所致便血、肛门坠胀或坠痛,大便干燥或秘结等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信息通报 监测中心 痔血胶囊 肛门水肿 通便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一般规律,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某州2011年上报严重ADR报表12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及老年患者严重ADR/ADE发生率较高;静脉滴注所引起严重ADR/ADE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经;在涉及所有药物中,抗感染药比例较大,中成药中以中药注射剂比例最大;严重ADR/ADE累及系统-器官以全身性、呼吸、皮肤损害较多。结论严重ADR/ADE发生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经等,应重视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应认真监测药品对系统-器官影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严重 不良反应/事件 报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静脉给药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提高ADR警戒意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13-2015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报告中,静脉给药导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静脉给药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人(≥45岁)发生率最高,占59.18%;不良反应类型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主,共84例(85.74%);中药注射剂和抗感染药物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0.77%和29.81%;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31.28%,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占21.23%。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医院应积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管理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给药 新的/严重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11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高危药品引起ADR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16例ADR患者临床资料,观察116例ADR患者年龄分布情况、ADR各种症状类型、重点分析高危药品引起ADR主要品种、症状表现、和科室分布等临床数据,并加以分析。结果药物ADR发生机率和患者年龄大小密切相关、高危药品引起ADR概率远大于普通药品。结论医院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定期进行处方点评,重点关注高危药品ADR。

  • 标签: 高危药品 不良反应 药品管理
  • 简介:1警惕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问题1.1基本情况: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含马兜铃酸中药材肾毒作用与其马兜铃酸含量和用药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短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间断或持续小剂量服用可引起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病理表现为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临床出现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持续服用者肾损害进展较快);小剂量间断服用数周至数月可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型马兜铃酸肾病,病理表现为肾小管变性及萎缩,临床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和(或)范可尼综合征,而血清肌酐正常.此外,还有马兜铃酸致癌报道,人体主要诱发泌尿系统上皮癌.

  • 标签: 不良反应信息 信息通报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有害反应,并不等于药品质量有问题。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并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列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法定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偏见,严重地困扰并阻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为了帮助市民正确理解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本刊特刊载有关药品不良反应50问如下: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生产企业 监督管理部门 监测工作 药品质量 使用单位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180例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一般情况、用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大于女性患者;而〉66岁患者发生ADR略多于其他年龄段;涉及药品中,中药制剂、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药物ADR发生率较高;ADR临床表现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1.1l%,神经系统次之。结论应重视新药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监测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湖南省2007年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湖南省2007年报告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报告309份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静脉给药方式、联合用药以及年龄有关。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脏毒性以及肝肾毒性。结论加强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老年人 严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工作意义。结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 ADR 监测工作水平提高。结论:从认识上重视药品不良存在,从行动上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逐步完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ADR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