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对明长陵陵墓和外围土壤特征开展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长陵陵墓土壤cl、S、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在表层显著富集,陵墓内土壤各元素含量高于外围土壤。陵墓内五供两佣土壤Hg和Au元素含量出现异常,影响皇陵外东南向土壤Hg,以及南向和西南向土壤Au含量。陵墓土壤稀土总含量略有差异,但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表明陵墓内土壤为同源物质。

  • 标签: 明长陵 土壤汞和金 稀土含量
  • 简介:山区岩石与水系沉积物,对山前平原土壤物质组成具有控制作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查明北京某地区土壤存在着大面积同心圆状的镉、铜、铅等多金属元素异常。研究表明,西北侧山区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变质与沉积岩,但与山前土壤具有高度正相关的元素组合特征的主要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杂岩体,而且杂岩体周边及其下游的BY沟水系沉积物中的多金属元素也呈现出明显的高背景含量特征。同时,铅同位素组成亦指示山前平原土壤铅与山区岩浆岩铅、沉积岩铅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从而证实山前土壤多金属元素异常主要来源于山区岩浆杂岩体。由于山前平原土壤呈现为碱性且农田仅种植旱地作物,故富含多金属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生态风险程度低下。

  • 标签: 元素异常 土壤 岩石 水系沉积物 铅同位素 生态风险
  • 简介:土壤水分是陆地表面参数化的一个关键变量.土壤水分含量随时空的转换而变化,对地面、大气间的热量平衡、土壤温度及农田墒情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传统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采样速度慢、费用高、代表性差,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监测的需要.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克服了以上的缺点,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是目前定量遥感研究的前沿和难题之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遥感计算土壤含水量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不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指出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标签: 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模型
  • 简介: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 标签: 癌症 土壤 环境 相关关系 宫颈癌 地球化学
  • 简介:扼要介绍了成都市辖区环境背景及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的调查方法,重点介绍了成都市土壤第一环境、第二环境、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及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分区,首次揭示本区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

  • 标签: 土壤 地球化学 环境地质 成都
  • 简介:成都市是Hg的高背景和民异常区,深、浅层样各具不同的元素组合和发育特征.深层样Hg异常与构造、天然气、地热、矿产和基底隆起有关;浅层样则与城市居民生活,古代颜料、工业、燃煤、农业、河流的污染及上游的矿产等物质来源有关.

  • 标签: 发育特征 物质来源 土壤测量 异常 浅层 隆起
  • 简介:土壤物质成分,主要受控于成土母岩的岩石类型与矿物组成。平谷平原区具有适宜大桃种植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这与平谷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土壤中多项有益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北京市其它地区。平谷区内的不同地区大桃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存在着差异,以平谷东部大桃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为丰富。

  • 标签: 土壤 大桃 地质背景 适宜性
  • 简介:为了研究潮白河流域某段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系统采集了42件土壤样品,对其7种重金属(Cu、Pb、Zn、Cr、Ni、Cd和As)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参考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环境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土壤样品中Cu、Zn、Cr含量超标分别为97.62%、100%、100%;Cu、Zn、Cr含量重度污染等级以上的分别占2.38%、2.38%、4.76%;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Cu、Zn、Cr含量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分别占97.62%、100%、100%,Cu含量2.38%处于强生态危害等级.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判表明,所有样点均已污染,其中达到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样点分别占28.57%、42.86%、28.57%;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显示土壤样品点中97.62%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根据悲观原则可以判断该段流域重金属污染均处于轻度污染以上.

  • 标签: 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简介: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作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工作,以快速查明表层土壤及其背景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为目的。本文以安徽江淮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安徽江淮地区耕地土壤及其母质中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得出:(1)大多数地区表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深层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2)各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主要受成土母质类型控制,说明其成因与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等因素有关;(3)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受施肥、灌溉和耕作方式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

  • 标签: 江淮流域 土壤 成土母质 元素分布 成因特征
  • 简介:作为油气化探重要指标酸解烃的赋存机理为化学吸附轻烃.由于目前酸解烃分析方法所能解吸的主要为与样品中碳酸盐相吸附的轻烃,在南方碳酸盐岩出露地区,水动力条件弱的沼泽地区有利于碳酸盐的淤积,故沼泽地区对土壤酸解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含量的干扰.

  • 标签: 酸解烃 化学吸附轻烃 沼泽 碳酸盐 干扰 油气化探
  • 简介: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硒元素缺乏容易引起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本次工作对石台县全境硒含量进行测试和评价工作.结果显示,石台县土壤分布区以中硒含量(含量0.175×106~0.40×106)区为主,占总面积的67.62%;其次是高硒含量(含量0.40×106~3.0×106)区,占总面积的28.73%;低硒含量(含量0.125×106~0.175×106)区和极高硒含量区(含量〉3.0×106)相对较少,仅占总面积的3.51%和0.14%,无极低硒含量(含量〈0.125×106)区.通过综合考虑各乡镇的平均硒含量和富硒区面积两个因素,笔者认为石台县富硒含量高,具有很大的富硒资源开发价值.

  • 标签: 富硒区域 硒含量 资源评价 石台
  • 简介:国内外实践证明,用于金属矿勘查的常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勘查手段之一。但是实际工作中一些直接影响其工作效果的技术问题往往被忽视,造成其结果与客观实际不符,严重制约了该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作用发挥。笔者仅就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和粗浅认识,对影响用于金属矿勘查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效果的7个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第四纪覆盖物类型 采样深度 采样层位 采样物质
  • 简介:肥沃的湖沼沉积物,造就了龙泉山的水果之乡.对双流太平果木区的剖析表明,有机质高,特别是速效钾高有利果木的发育,不同的果木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金堂脐橙区K2O、P、Mn、Se高,发育在姜石黄壤土和黄红紫泥土的界面上,形成元素的互补是造就"中国脐橙第一乡"的主要原因.蒲江趴梨产区高N、K2O、Se,茶业产区高Cu、B、Mo,TFe2O3、Se较高,土壤偏酸性.

  • 标签: 土壤 地球化学 经济作物 农业有益元素 绿色农业 成都
  • 简介:在了解研究区地质特征基础上,在甲基卡南部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采集土壤样品403件,分析7种稀有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元素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稀有金属元素富集规律明显,出现异常且叠合较好;可大致分为Li-Be-Nb-Ta-Rb和Sr-Cs两组。前者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岩体边缘及靠近岩体部位,后者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相对远离岩体。在解剖该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圈定出六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元素组合异常区,为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 标签: 土壤地球化学 找矿 锂多金属矿 甲基卡
  • 简介:将碱熔后的样品酸化,在磷酸介质中,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锗的含量。该法的检出限为0.1μg/g,,测定的六个国家一级土样与推荐值相符,并且各自测定12次的RSD均小于10%。

  • 标签: 碱熔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锗
  • 简介:扼要阐述了钾元素的生物化学作用,特别是钾元素对小麦、水稻、油菜等大宗农作物的生物化学效应,详述了成都平原土壤中全钾、速效钾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背景的关系,提出了要保持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合理使用钾肥.

  • 标签: 土壤 钾元素 成都平原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化学作用 分布特征
  • 简介:介绍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原理与方法,随机抽取6组样品用四分法分成24份,对不同温度下的悬液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相同的土壤样品不同粒径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标准温度20℃时的质地定名相比,温度在15℃时,6组样品质地定名均未发生变化;23℃时,6组样品中有3组样品的质地定名发生了变化;28℃时,6组样品的质地定名均发生变化。因此,利用比重计法测定土壤的质地,温度控制十分重要。

  • 标签: 比重计法 土壤 温度 质地定名
  • 简介:对十三陵盖柿果的营养成分研究表明,柿果中糖度和维生素C含量高,并且富含钾、钠、钙、镁、铜、锌、铁、锰、磷、硫和硼等矿质元素,主产区泰陵、康陵地区的盖柿品质最优。盖柿产地土壤氧化铁、锰、硼、钼、铜、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高,土壤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等养分大部分属于富足状态。

  • 标签: 十三陵盖柿 品质 矿质元素 土壤养分
  • 简介:以京津冀平原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土壤中As、Pb、Cd、Hg、Cu、Cr、Zn和Ni等8个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优良,部分地区土壤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心城区、天津城区和蓟县、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等地区,该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优先保护方面提供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依据,对重度污染土地要进行严格管控,做到京津冀协同治污.结合土壤中硒和钾的含量特征,以硒含量大于0.3mg/kg和全钾含量大于2.5%圈定了富硒和富钾土地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平原东北和冀西南地区,该成果可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京津冀平原区 土壤环境质量
  • 简介: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合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发现以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作为评价标准,土壤污染问题十分普遍,相当多的城镇区和工业区污染程度很严重,据此统计出的污染面积一般较大;而采用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根据土壤的应用功能不同进行评价,土壤中污染元素含量多属于相对洁净水平,以此统计的污染面积要小得多。

  • 标签: 评价标准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