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泌尿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焦虑状况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泌尿外科病人的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病人出院1周后SAS得分对照组41.8分±10.6分,观察组34.3分±8.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由76.5分±8.4分提高至91.2分±7.3分,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泌尿外科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焦虑症状,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健康教育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FOCUS-PDCA)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的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执行9个步骤分析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修改和完善压疮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实施压疮管理措施。了解实施FOCUS-PDCA程序进行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护理人员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施FOCUS-PDCA程序进行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后,患者压疮预防措施落实合格率、护理人员压疮知识掌握合格率高于管理前;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均P〈0.001)。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压疮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压疮护理知识,从而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质量控制 FOCUS-PDCA程序
  • 作者: 张敏王学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时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20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压疮6例,发生率3.0%,且均为Ⅰ级+Ⅱ级压疮;对照组共计发生压疮39例,发生率为19.5%,其中Ⅰ级+Ⅱ级压疮24例,Ⅲ级+Ⅳ级压疮15例;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降低压疮护理管理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缓解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对出院结核病痛人回访的效果。[方法]将2280例结核病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由诊疗医生提供出院小结,并进行口头宣教;责任护士常规进行出院指导,无专职护理人员回访。观察组成立结核病病人出院回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小组,对回访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制定回访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反馈、追踪检查效果;专职回访护士相对固定回访科室出院病人,并应用PDCA循环原理,确定回访病人需要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方法。[结果]两组回访病人结核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对护士对医院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质量持续改进对出院结核病病人回访,提高了结核病病人结核知识知晓率,提高了结核病病人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及病人的满意度,也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结核病 回访 护理质量
  • 简介:对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担架床进行改进,在担架体的左侧分别设有1个可翻转的背靠架和1个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计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使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地翻转并且固定牢固,达到针对患者烧伤情况摆放体位的目的。并且可将担架床的背靠架翻转叠合,缩短该担架的长度和高度,减少了担架床的所占空间,在浸泡消毒时减少了消毒液的使用量。此担架床的翻转叠合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并且节约医疗耗费,适用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浸浴缸 配套使用 改进型担架床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骨科未实施CQI管理前(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60例骨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另抽取本院骨科实施CQI管理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60例骨创伤患者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CQI管理后,干预组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越显著,经分析,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8.3%,对照组仅为85.0%,经分析,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CQI管理模式应用于骨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可以明显提高疼痛管理质量,降低术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骨创伤 疼痛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对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5例患者,将出院日期为单号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访视护理;将出院日期为双号的3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比较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家庭访视干预与常规家庭访视教育相比,能够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此干预方法值得在社区患者健康教育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跨理论模型 家庭访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重组人力,错开使用6台高压灭菌炉,实施应急流程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照组按原有人力资源上下班,无弹性排班,高压灭菌炉装载完成后使用。评价质量改进前后,急用器械供应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结果急用器械从回收到等离子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82.63±10.56)min,对照组(101.23±15.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1)。急用器械从回收到高压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116.07±7.60)min,对照组(136.03±12.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1)。实验组合格率为97.8%,对照组为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5)。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器械供应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优化改进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