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陈旧性肛裂患者行改良原位切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段为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肛裂 61例为研究对象,将均行改良原位切除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 96.72%( 59/61),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创伤愈合速度快。疼痛少。结论:针对陈旧性肛裂患者采用改良原位切除术进行治疗,疾病治愈率高,同时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原位切除法 治疗陈旧性肛裂 疗效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陈旧性肛裂患者行改良原位切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肛裂61例为研究对象,将均行改良原位切除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96.72%(59/61),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创伤愈合速度快。疼痛少。结论针对陈旧性肛裂患者采用改良原位切除术进行治疗,疾病治愈率高,同时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原位切除法 治疗陈旧性肛裂 疗效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阴唇整形术中,选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单纯与改良式楔形切除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年度1月至12月选择208例在我院进行小阴唇整形术病人进行调研,按照随机模式,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104例病人选用单纯切除治疗方案,研究组104例病人选用改良式楔形切除治疗方案。总结两组治疗方案。结果:对比组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构成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阴唇 单纯切除法 改良式楔形切除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楔形切除与单纯切除2种小阴唇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小阴唇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小阴唇改良式中央楔形切除术)和对照组(小阴唇单纯切除术)各28例,观察组年龄(30.52±3.18)岁,对照组年龄(31.94±4.1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自我感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71%(3/28)比35.71%(1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27);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9.28%(25/28)比57.14%(1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01)。结论在小阴唇肥大整形术中,改良式中央楔形切除较小阴唇单纯切除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

  • 标签: 小阴唇肥大 小阴唇整形术 改良式中央楔形切除法 小阴唇单纯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V形切除小阴唇肥大缩小术的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阴唇肥大患者40例,进行整形治疗。对患者在小阴唇的最宽处设计“V”形切口,然后进行改良的V形切除小阴唇肥大缩小术,观察患者的术后效果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在经过改良的V形切除小阴唇肥大缩小术之后,在一期内手术切口均痊愈,并且在术后患者没有发生感染、瘢痕挛缩以及尿道外口狭窄等一些并发症。在术后一年内对患者紧张随访,患者的局部不适感觉均消失,并且小阴唇形态自然、美观,符合患者的心意,患者对手术均非常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的V形切除小阴唇肥大缩小术,能够对患者的小阴唇肥大进行良好的治愈,并且较少几率出现各种术后的并发症,同时,也能够让患者的会阴外观良好,保证了患者的美观,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改良V形切除法 小阴唇肥大 缩小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楔状切除联合边缘弧形切除治疗小阴唇中、重度肥大的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23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年龄17~38岁,均采用分层楔形切除联合边缘弧形切除小阴唇缩小术治疗。术后对切口愈合并发症进行观察,对小阴唇形态进行随诊。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术后均随访1~6个月,小阴唇宽度均未超过1.5 cm,外形自然、美观、年轻化,患者均满意。结论分层楔形切除联合边缘弧形切除小阴唇缩小术具有外观自然年轻化、二次手术修整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是治疗小阴唇中、重度肥大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小阴唇缩小术 术式改良 分层楔形切除法 边缘弧形切除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临床上翼状胬肉撕除法切除的术后疼痛情况。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翼状胬肉消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撕除组和切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46例和4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对40例切出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级人数为8例、I级人数为15例、II级人数为11例、III级人数为6例,而撕除组0级人数为14例、I级人数为18例、II级人数为8例、III级人数为6例。两组患者在疼痛分级上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翼状胬肉的消除手段宜选择撕除法,以此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并且疗效相当,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多虑平副作用明显突出,而米氮平副反应则更轻,用药依从性更好,更适合抑郁症治疗。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法 撕除法 疼痛比较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9-01
  • 简介:摘要对10例采用原位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术前给予加强心理护理、纠正营养状况和预防出血及感染,术后给予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脾切除 门静脉 肝硬化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行逆行和顺行相结合的全膀胱切除方法,截取40cm带蒂回肠,对肠系膜纵行剖开后W形折叠,缝制成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于膀胱“三角区”,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术后随访患者恢复和排尿情况,定期复查生化指标、B超和膀胱排尿造影。结果患者术后均康复,平均随访18个月,白天控尿良好20例,夜间控尿良好18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肾功能异常,其中1例出现双肾积水,均行膀胱排尿造影除外返流;无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结论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代膀胱功能良好的特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回肠新膀胱 尿流改道
  • 简介:摘要钻孔灌注桩因其质量可靠,施工工艺简单,地层适应性强,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及桥梁工程中。但钻孔灌注桩浇注混凝土时,灌注桩应超灌1.0m以上,以保证桩基混凝土强度,高于桩顶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在后续工序施工时还要凿除,因此,桩头破除一直是一个麻烦问题。桩基施工桩头破除中,传统的方法为人工或机械破除,两种破除均会对桩头造成伸入桩头钢筋弯曲受损、桩头不平整、粉尘污染严重,同时费工费时;不但桩头破除质量得不到保证,达不到标准化施工要求,而且破除速度极慢,对桩体质量、桩体钢筋损伤大,与现在的工程建设项目所要求的高效文明施工不相匹配。

  • 标签: 桩基施工 钻孔灌注桩 桩头 整体破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相关护理内容和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计2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3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术中出血量为213.6ml,术后排气时间为1.9d,住院时间为17.0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80.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0d,住院时间为23.5d。比较发现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中3例患者发生肠梗阻,3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46.2%;对比发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 标签: 全膀胱切除术 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63-02
  • 简介:摘要小阴唇切除术是解决小阴唇肥大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楔形切除术作为十分常用的术式正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分析检索到的文献,就楔形切除术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所选文献所报道的术式特点、并发症及术后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在治疗小阴唇肥大方面,各型楔形切除术都取得了不错的术后效果。

  • 标签: 外科,整形 小阴唇肥大 小阴唇切除术 矫形术 女性生殖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切开法与切除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我院于2019年1月至6月收治20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采用切除治疗。将我院于2019年7月至12月收治20例低位肛瘘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切开法治疗。根据疼痛数字评分(NRS)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RS评分分值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法较切除干预低位肛瘘患者更利于缓解疼痛情况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疗效。

  • 标签: 切开法 切除法 低位肛瘘 疗效
  • 简介:一个房间里有1个人和12只蚊子。12只蚊子咬1个人。12÷1=12这个人觉得吃不消了.他就去找一个人到这房间里来。

  • 标签: 除法 个人 蚊子 房间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使用改良PLIF术和传统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JOA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使用改良PLIF术62例患者,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7.5个月.使用传统PLIF术30例患者,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5个月.改良PLIF组和传统PLIF组JOA评分术前分别为(6.45±1.25),(6.50±1.26);术后3个月分别为(12.55±2.33),(12.55±2.30);末次随访分别为(13.03±1.90),(13.87±1.56).手术前与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90±1.62),(7.87±1.62);术后3个月分别为(2.54±1.32),(2.53±1.28);末次随访分别为(1.09±0.27),(1.11±0.18);术前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之间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之间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内固定无松动和折断,椎间融合良好.改良组3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引流治愈.1例双下肢肌力下降患者,术后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行理疗处理.传统组2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引流治愈.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有差异性,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而住院时间无差异性.结论改良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传统PLIF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具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原位 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 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方法技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2010年,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的应用情况及两点手术技巧,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共成功82例,延长切口18例,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采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即小梁切除术联合球筋膜瓣贯伸于巩膜瓣下滤过口),从而调节滤过口房水滤过平衡,促进功能性滤泡形成,达到治疗青光眼、提高疗效的目的。方法我院以2000年10月~2008年5月,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球筋膜瓣在巩膜瓣下贯伸滤过口,进行治疗青光眼患者93例、142只眼,临床观察术中、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93例患者142只眼,术中眼压平稳下降,术后早期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成等,均优于常规术式;术后并发症也明显下降。其中3只眼眼压高于25mmHg,给予局部降眼压药点眼等对症处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该改良术式对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方便实用,术后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球筋膜瓣贯伸滤过口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临床观察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