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磨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33例牙磨损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本组牙磨损患者共33例,其中3°以上的磨损发生率为33.33%,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首先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发现牙齿异常,尽快救治,避免重症磨损的出现。

  • 标签: 牙磨损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娩后产房内早吸吮早接触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2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研究组早接触早吸吮护理,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和认识度。结果在我院分娩的122例孕妇中,有47例为剖宫产,有76例为阴道分娩;在给予两组产妇不同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评分为(71.2±5.9)分,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评分为(88.5±8.4)分,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喂养态度,研究组产妇喂养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率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确保新生儿能够尽早进行接触和吸吮,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母乳喂养 早吸吮早接触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妆品引起面部接触性皮炎的原因。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某院就诊的40例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斑贴试验方法进行阳性抗原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阳性反应微弱的有3例(占7.5%)、一般反应的有11例(占27.5%)、反应较强和强烈的有26例(占65%);在引起抗原阳性的物质中重铬酸钾、香料混合物、硫酸镍分别占有比例为27.5%、20%、17.5%,是引起皮炎的主要原因。结论患者在选购及使用时要主要化妆品的质量,尽量选择一些知名品牌,并且在使用时最好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更换。以降低面部接触性皮炎采的发生。

  • 标签: 面部 化妆品 接触性皮炎 致病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瑞松软膏用于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应用派瑞松软膏外涂加无菌纱布覆盖治疗25例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结果经治疗2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有效率100%,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派瑞松软膏治疗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安全、有效。

  • 标签: 派瑞松软膏 PICC 皮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接触苯苯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之间的关联。方法检索国内外各大类型数据库,获得有关职业接触苯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关系的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筛选纳入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倒漏斗图法定性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11篇,累计病例5916例,对照10346例。经Meta分析得出苯的暴露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合并OR值为1.02,95%可信区间为0.92-1.14。结论苯的暴露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并不能证明苯暴露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将在普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服务中进行接触点服务管理及比较,来探究开展接触点服务会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关键接触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患者关注的程度上希望有固定的明确相关科室责任的护士为其做宣教及护理、希望护士为其讲解出不同治疗方式的特点、希望护士为其讲解手术过程中相关的注意事项这三项是患者最为在乎的。掌握了关键接触点的服务,使护理的工作能够有的放矢,这样的话对于护士在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和工作中,能够事半功倍,为患者实施关键接触点的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接触点 优质护理 普外科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触点护理服务流程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的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护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取相应的护理接触点,与2016年至2017年期间根据相应的服务流程开展护理服务。分别在两个时期选择5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采用护理接触点服务流程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采用护理接触点服务流程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两个阶段患者比较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接触点服务流程能够对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相应的规范作用,同时,护理人员的素质得以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持续改善,对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 接触点服务流程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馈式母婴皮肤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对提高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顺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母婴皮肤早接触指导。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婴儿分娩后与产妇尽早进行皮肤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并在早接触半小时后,再次进行早接触效果的反馈,示范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进行有效吸吮,采取心理护理,进行相关的饮食及睡眠护理等措施,再次进行了评估,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结果分娩后第3天,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后对产妇积极进行产后护理干预,反馈式母婴皮肤尽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有利于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且能增加泌乳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接触 提高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开始治疗四周后和八周后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药物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52.94%和68.62%。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64.7%和94.12%。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同时期的角膜接触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高于角膜接触镜组的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角膜上皮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落实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10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产妇按常规进行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落实情况,并比较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百分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落实率为92.73%,对照组为74.55%,组间差异P<0.05。产后3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70.91%)显著高于对照组(52.7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混合喂养率(16.36%)与对照组(18.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人工喂养率(12.73%)显著低于对照组(29.09%),组间差异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落实效果,并提升纯母乳喂养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纯母乳喂养 品管圈 产科护理 新生儿 早接触早吸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MRTA对血管压迫及接触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18例怀疑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导致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分析三叉神经环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术中观察结果对照。结果MRTA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总准确率83.3%(15/18),A组血管压迫神经组准确率100.0%(5/5),B组血管神经接触组准确率83.3%(5/6),C组血管神经可疑接触准确率66.7%(2/3),D组血管神经无接触准确率75.0%(3/4)。与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照分析。结论MRTA中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可以有效的提高血管压迫及接触性三叉神经痛诊断准确率,分组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之间关系,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优化治疗方案。

  • 标签: 三叉神经痛(TN) 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MRTA)
  • 简介:目的探究关键接触点在手术室服务中的应用,并针对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进行密切交流和关怀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判断具体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2.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0%。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服务接触护理模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结论关键接触点服务在提升手术室满意度中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被广泛运用于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切实为患者所服务。

  • 标签: 关键接触点服务 手术室满意度 应用与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接触性皮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017年慢性接触性皮炎患者9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每日2次。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接触性皮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微,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慢性接触性皮炎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复方氟米松软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提高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中品管圈活动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00例正常顺产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有98例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成功率为98.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成功率为74.0%(74/100),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中品管圈活动应用后效果显著,且能有效保障母乳喂养,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正常顺产 新生儿 早接触 早吸吮 品管圈活动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乳腺癌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在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规范了PICC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方法,促进了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乳腺癌 PICC 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