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为明确在草莓采果期使用百清、腈唑和吡唑醚酯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了残留试验及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和风险评估。在保护地条件下用75%百清WP400倍液[有效成分含量(下同)1250g/hm^2)]、40%腈唑SC4000倍液(66.7g/hm^2)和25%吡唑醚酯EC1000倍液(166.7g/hm^2)处理草莓,果实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9.2、3.4和3.8mg/kg;半衰期分别为3.76、3.39和4.06d。采用风险商方法进行评估,喷施百清后7d内的草莓对2—4岁儿童以及1d内对18~30岁女性的风险都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商为1.2~4.6);而喷施腈唑和吡唑醚酯后0~7d内的草莓对2~4岁、18~30岁和60~70岁人群的风险都很低(风险商分别为0.003~0.07和0.02~0.36)。因此,建议草莓中腈唑和吡唑醚酯的最高残留限量值设定为2mg/kg,安全间隔期均定为3d;而百清则不宜在草莓采果期使用。

  • 标签: 草莓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百菌清 腈菌唑 吡唑醚菌酯
  • 简介:以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为研究材料,用生长速率法筛选出了一批高效抑植物,大部分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肉桂、丁香、藿香的提取物活性最强,在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25g/mL下抑制率达100%;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肉桂等植物提取物无明显抗性;肉桂油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抗药性菌株(JZR)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98.9和71.2mg/L,而肉桂醛对ZJS和ZJR的EG50值分别为20.7和20.2mg/L。

  • 标签: 芒果炭疽病菌 抑菌植物 肉桂油 肉桂醛 抑菌活性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酯(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酯对防治小麦白粉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酯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初步研究了土壤中丙硫唑及代谢物硫酮唑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土壤中的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盐析后取上清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0.3和1mg/kg3个添加水平下,丙硫唑和硫酮唑的平均回收率在75%-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8%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丙硫唑在土壤提取液及前处理过程中会部分转化成代谢产物硫酮唑。北京和安徽两地喷施到土壤中的丙硫唑会迅速转化为代谢物硫酮唑,且硫酮唑的残留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标签: 丙硫菌唑 代谢物 硫酮菌唑 土壤 残留 消解
  • 简介: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近日建议正式登记巴斯夫杀菌剂原药叶唑,及其终端产品杀菌剂Caramba(90g/L叶唑EC),用于防治谷物、大豆和甘蔗种的部分叶片真菌病害。叶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能抑制固醇的生物合成。

  • 标签: 三唑类杀菌剂 叶菌唑 加拿大 巴斯夫 有害生物 终端产品
  • 简介:5月31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申请的18%噻灵·咯·精甲(13.7%噻灵+2.45%咯腈+1.8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产品获批临时登记(LS20170358),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玉米茎基腐。这也是我国批准登记的首个噻灵种子处理剂产品。

  • 标签: 种子处理剂 噻菌灵 产品 作物保护 临时登记 精甲霜灵
  • 简介:白粉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作为防治白粉的优秀杀菌剂,苯酮在2018年8月19日已过中国专利保护期。

  • 标签: 白粉病防治 专利保护期 农作物 世界性
  • 简介: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利尔”)吡唑醚酯近日获得了欧盟等同认定,预示着海利尔的吡唑醚酯原药产品已经敲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可以在欧盟各国进行销售。

  • 标签: 吡唑醚菌酯 欧盟市场 大门 原药
  • 简介:室内研究了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生物活性.新疆紫草色素用石油醚提取,分别用平板表面萌发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孢子芽管长度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其中抑制孢子萌发EC50为17.4μg/mL,抑制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的EC50为1.0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200.4μg/mL;浓度为800μg/mL时对番茄叶霉病的离体防治效果达到90.5%.

  • 标签: 紫草 番茄叶霉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为评价多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浙麦冬上的使用规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灵50%可湿性粉剂(WP)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多灵在添加水平0.05~2.00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84.6%~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6.7%。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0.675和1.000kg/hm^2两个施药剂量下,多灵50%WP在浙麦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74~7.07d,在茎叶上的半衰期为3.60~5.35d,在根中残留量先升后降,其半衰期为2.01~3.60d。多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易降解,当施药剂量较高或原始沉积量较高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若多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1mg/kg,每年以0.675kg/hm^2的剂量喷施2次,则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d。

  • 标签: 浙麦冬 多菌灵 残留分析 安全间隔期
  • 简介:一、小麦赤霉病的防控现状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被称为小麦“癌症”,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性重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小麦霉病的发病频率、面积和危害程度有上升趋势,年均减产达到2000多万吨,直接损失达千亿以上。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会造成绝收。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危害程度 直接损失 常发性
  • 简介: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g/mL重铬酸钾+2×10^-5g/mL萘啶酮酸+1×10^-5g/mL卡那霉素作为抑制剂分离效果最好。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从分离的417株放线中筛选出H32、H75、H223、H227、H238等5株可代谢抗菌活性物质的菌株。离体条件下,5株放线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H223和H238菌株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小于10mL/L;H32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EC轴值分别为25.5、28.9和29.9mL/L。5株放线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其中H223菌株发酵液抑制作用最强,抑圈达30mm以上。盆栽实验结果表明,5株放线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的保护效果为73.45%~82.35%,治疗效果为67.74%~70.80%。

  • 标签: 稀有放线菌 选择性分离 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