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燃气轮机与汽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这一先进的发电技术,它的优点是:热效率较高,达58%甚至更高;启动较快,从启动到并网只需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配置简单,汽机不设高、低加甚至除氧器,余热炉没有送、吸、排、磨及一次风机。对于汽轮机我们都比较熟悉,这里仅对几种主要类型燃,就热效率、构造、调峰能力等进行简单的比较,可供设计人员选型参考。

  • 标签: 燃气轮机 汽轮机组 发电技术 热效率 构造 调峰能力
  • 简介:国产机组炉电产品均已形成系列,但空冷机组炉电的匹配没有统一规定,可谓各抒己见。本文根据我院近期设计的空冷机组炉电匹配情况,论述空冷汽轮机的主要技术条件,提出炉电匹配的建议,供编写空冷机组主设备招标文件时参考。

  • 标签: 空冷机组 机炉电匹配 空冷电站 空冷汽轮机
  • 简介:最近两年,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热水工程招标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热水设备——空气源热泵热水。这种产品以绝对的优势得到消费者青睐。目前这种产品在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用较广泛。有资料显示,60%的教育系统部门招标热水工程时首选热泵热水机组,70%的酒店系统也首选这种产品。

  • 标签: 产品 广州 市场 部门 招标 珠江三角洲地区
  • 简介:该文以广州大坦沙资源电厂投标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垃圾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汽机和选型方法不同于小火电的主要辅的选型情况,并对汽机进行汽参数的确定及主要辅的选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垃圾电站 汽轮机 辅机选型
  • 简介:采用CFD模拟方法对空调室外风道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室外风道系统的流场,比较了不同声源下的噪声频谱,从而得出不同声源对噪声的影响。同时,根据流场的分布,分析了中隔板上的噪声,并提出了降低噪声的方法。

  • 标签: 室外机 CFD模拟 气动特性 噪声
  • 简介:建立了5000t/d的水泥线篦冷的三维仿真模型。采用UDFs编程耦合熟料的气固传热模型,得到了篦冷机内部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讨论了取热口的位置对篦冷有效利用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取热口会显著提高篦冷的有效热量利用率;当高温取热口的位置在第一段蓖筛的末段,中温取热口在第二段蓖筛的末段时,有效利用热量利用率最高。

  • 标签: 篦冷机 水泥熟料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 简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罗二仓等研究人员日前成功研制出百瓦级的行波热声发电机原理样机,成为国际上率先研制出行波热声发电原理样机的两个单位之一(另一单位为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和美国不同的是,理化所研制的热声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已经达到了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近2倍。

  • 标签: 百瓦级 Alamos国家实验室 热声 电机原理 行波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简介:根据风能热泵系统的工作环境及匹配特性,针对给定供热面积的系统各参数选取方法以及垂直轴风力风轮设计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完成了额定功率为300W的风轮设计,并利用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叶尖速比下的性能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额定风速9.00m/s时,驱动压缩的最佳风轮转速为350~375r/min。结果表明,300W垂直轴风力的输出特性可满足风能热泵机组的工作要求,该数值分析结果可为风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示范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风能热泵 垂直轴风力机 风轮设计 数值模拟 性能分析
  • 简介: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大约7000万无电人口。这些地区通常远离电网,难以通过常规电网供电。仅我省无电行政村就有1589个,集中户数就有106463户;无电自然村有1112个,集中户数有41012户:无电分散户有136130户,无电户总计达283605户。光伏发电系统是解决这些地区用电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潜在的光伏市场非常大。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分离机 多功能 发展中国家 牛奶 电动
  • 简介: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消纳风能的方式,其中的压缩是这种能源利用方式的核心部件。建立了离心式蒸汽压缩数学模型,研究了压缩性能参数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压缩输入功率及吸气蒸汽参数与压缩流量、压比和转速间的关系,并通过耦合风力发电机模型,研究了定压比条件下,压缩流量和转速在风力发电机随机功率变化时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驱动的机械蒸汽压缩需要辅助能源来保证在较小的风力发电机输入功率情况下,压缩机能稳定运行在非喘振区。对于额定功率为160kW的压缩,在压比2.4条件下的最小输入功率为50kW。

  • 标签: 机械蒸汽压缩机 风力发电机 模拟研究 性能参数
  • 简介:针对内燃高温排气与ORC工质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组安全且环保的烷烃/CO2混合工质。为了解决混合工质泄漏后可燃的问题,按照美国ASTME681—2009标准提出测量异丁烷-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燃区域的实验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异丁烷的可燃下限随阻燃剂二氧化碳的加入基本不变,可燃上限随着阻燃剂的加入迅速减小。并基于临界火焰温度理论建立了预测异丁烷-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燃极限的模型,与试验值相比较表明,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异丁烷的可燃下限,上限预测误差较大。

  • 标签: 内燃机 余热 混合工质 可燃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