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手部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手部烧伤63例,对其烧伤程度不同进行治疗。结果63例患者均皮瓣移植存活良好,无坏死发生。术后效果较好。结论手部烧伤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保证手部血液循环,以免产生缺血性坏死。

  • 标签: 手部 烧伤 方法 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手部深度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手部深度烧伤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的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手烧伤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部烧伤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手部烧伤作为研究对象,共 选取 80 例,按照入院单双号进行划分,将患者具体划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康复护理干预),各组 40 例患者,观察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组手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 2 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干预组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 92.5% ,常规组优良率 72.5%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向手部烧伤予以康复护理干预 模式 ,可以缓解患者手部功能, 改善其 预后效果,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部烧伤 康复护理干预 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术后正确的舒适护理方法。评估舒适护理模式在手部烧伤术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手部烧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后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普通护理模式,对2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估指标包括,抑郁情况,舒适度的变化,患者满意度和6个月后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发生情况,舒适度的变化,患者的满意度,6个月后随诊疗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手部烧伤术后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和6个月随访疗效均有显著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部烧伤患者 术后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于手部深度烧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的时间范围内接收的手部深度烧伤的术后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双盲选择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常规护理组;B组为舒适护理组。经过3个疗程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情况都呈现了较大的改观。对比两组患者手部的治愈程度、出院时间以及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等评分,发现B组患者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A组,P

  • 标签: 舒适护理 烧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手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8例手部烧伤临床资料,分对照组(19例),研究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分析2组心理恢复及手指关节的活动。结果研究组于康复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50.32±8.12)分比对照组常规干预后的(57.36±8.56)分低(P<0.05);研究组手指关节的活动优良率为94.74%(18/19)比对照组的73.68%(14/19)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手部烧伤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促进患者的手指关节尽早恢复活动,稳定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康复护理 烧伤 价值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部烧伤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20.01~2021.01的70例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并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握力、关节活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手部烧伤 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加快患者的恢复,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握力及手关节活动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手部烧伤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7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62例本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1)、对照组(n=31),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手指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手指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部烧伤 康复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第九五医院收治的手部烧伤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护理组和Orem护理组各70例。基础护理组采用烧伤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Orem护理组采用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Orem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的手部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8个项目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em护理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手部烧伤的功能恢复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Orem理论 手部烧伤 功能恢复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手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7~2022.2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手部烧伤为例,常规甲组(常规护理,49例)、康复乙组(康复护理干预,49例),使用ADL评分量表即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评估,同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乙组ADL评分高于常规甲组,(P<0.05)。康复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甲组,(P<0.05)。结论:通过为手部烧伤实施康复护理,对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干预模式 手部烧伤 患者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60手烧伤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在我院进行手烧伤整形手术,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人性化护理方法,并在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手部功能恢复以及手部外形恢复所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法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方法 手部烧伤整形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烧伤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损伤,是由于火焰、蒸汽、热水、热油、电流、放射线、激光或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烧伤不仅是皮肤损伤,还可以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烧伤休克常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体液的丢失和有效血容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另外由于烧伤的强烈刺激,疼痛是加重烧伤休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烧伤治疗过程中如何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护理工作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对预防烧伤休克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烧伤 休克 补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瘢痕患者的手术整形在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例手部烧伤瘢痕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组24例烧伤经过治疗,I期愈合23例。随访3个月~3年,皮肤质地、弹性良好,无再次痉挛,手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满意。结论手部烧伤后瘢痕的整形手术应尽早进行,通过合适的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整形效果。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整形患者 护理体会
  • 作者: 陈志叶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邮编:2366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间在我院收取的86例手部烧伤,采用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分2组,观察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40%,观察组疼痛评分(1.67±0.96)分,较对照组(3.92±1.06)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手部烧伤 瘢痕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部重度爆炸伤的临床特征和相应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武汉协和手外科2005~2011年期间完成29例手部重度爆炸伤的术前资料、手术方案、术后治疗护理和患手愈后。结果手部重度爆炸伤术前完全手指离断再植后成功率低。术前开放性血管损伤并严重血运危象的手指,术后使用扩管抗凝药物,尽管未吻合血管仍有40%成活率。手指坏死原因主要是动脉危象。手部伤口尽管渗出较多,但合并感染者少。结论手部重度爆炸伤再植成功率低,伤口分泌物多,需严密观察末梢血运,手部重度爆炸伤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需多次手术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手部 爆炸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氢氟酸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衢化医院200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烧伤部位、烧伤总面积、院前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愈合天数、入院时是否有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是否行手术治疗、有无瘢痕后遗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全部患者和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手术治疗和瘢痕后遗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全部患者和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危险因素。结果229例患者中男206例、女23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139例),大部分患者的所在企业类型为非氟化工企业,仅91例患者的致伤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以中质量分数为主),常见的烧伤部位为手指中末节,烧伤总面积均≤1%体表总面积,院前时间为19(9,29)h,住院天数为2(1,7)d,创面愈合天数为12(8,18)d,入院时有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的比例分别为0.9%(2/229)、1.3%(3/229),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3例患者有瘢痕后遗症。针对229例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患者手术治疗(比值比分别为7.86、51.3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3~33.76、11.89~221.78,P<0.01)和瘢痕后遗症(比值比分别为3.62、27.4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7.43、13.25~56.68,P<0.01)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前时间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和瘢痕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3.00、24.55,95%置信区间分别为9.89~187.03、11.78~51.16,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6.16、12.83,95%置信区间分别为3.38~8.93、10.72~14.93,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影响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2.81、12.16,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0~5.13、10.00~14.31,P<0.05或P<0.01)。针对91例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低和高)、院前时间均是患者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9.10、11.25、10.69、0.0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15~72.25、1.39~90.93、1.32~86.59、0.01~0.19,P<0.05或P<0.01),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均是患者瘢痕后遗症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32、0.21、36.80,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1~0.92、0.06~0.73、11.03~122.79,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均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51、0.0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2~108.26、0.01~0.25,P<0.05或P<0.01),院前时间是影响患者瘢痕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7.71,95%置信区间为9.97~142.69,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低和高)、院前时间均是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7.12、-5.63、-9.74、13.50,95%置信区间分别为2.43~11.81、-10.59~-0.68、-14.78~-4.70、10.14~16.86,P<0.05或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均是影响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5.84、0.0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59~-1.08、0.05~0.12,P<0.05或P<0.01)。结论手部氢氟酸烧伤发病人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是影响手部氢氟酸烧伤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烧伤,化学 氢氟酸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护理中对其术后康复影响。方法 62例2022年5月-2023年5月接受瘢痕整形术的手部烧伤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人性化护理,B组常规护理,对比临床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差异。结果 A组手部外形恢复时间、手部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术后并发症较B组低,P<0.05。结论 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后接受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手部疼痛,促进手部外形、功能恢复,还可减少瘢痕整形术并发症。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整形术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在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手部烧伤纳入至本次研究。已征得患者同意,愿意参与研究,并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在整形修复术中实施常规护理,后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于3个月后评估护理效果。结果:通过Micgigan手部功能评价问卷评估发现,在护理后观察组的手部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2%、16.12%,观察组更低(P<0.05);而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术中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临床护理路径 手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