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国内外助产质量指标构建的不同之处,指出现存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为今后构建规范统一的助产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构建科学、规范、全面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本研究遴选消化内镜护理管理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南昌等11省市1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专家由12名女性和3名男性构成,年龄31~40岁8人(53.33%)、41~50岁7人(46.67%)。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德尔斐(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了消化内镜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结果,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15/15)、100%(15/15),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85,协调系数分别为0.398、0.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建立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11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结论构建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消化内镜安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建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疼痛护理质量培训、加强环节质控。两组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VAS评分、焦虑、抑郁情况和睡眠质量。采用调查问卷观察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VAS、SAS、SDS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护理 质量管理 骨科手术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疼痛护理质量指数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某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建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疼痛护理质量培训,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两组均在骨科手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疼痛护理质量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vas、SAS、SDS、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护理 质量指标 骨科术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烟支卷制质量以及烟丝稳定性等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使烟草企业对如何控制烟支质量、烟支密度分布情况的措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不同平准器对烟支感官质量以及一氧化碳含量、烟碱含量、焦油含量等烟气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几种不同平准器对烟支质量指标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逐一对比分析,通过明确掌握烟支质量变化特点和趋势,为研发烟支产品过程中准确使用平准器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不同平准器 烟支 质量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性指标在儿科护理方面的发展及应用。方法:儿童正处于认知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需求的低龄儿童,他们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医务人员与家长直接沟通和住院期间对患儿的观察。儿童慢性病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成年人,住院时间也相对短于成年人,这些特点都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数又是监测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数在临床的发展及应用就很重要。

  • 标签: 儿科 护理 敏感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建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将96例骨科病房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8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剩余48例纳进实验组(给予疼痛护理指标体系),比较2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术后1d、术后3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急性疼痛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病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疼痛次数,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建立 骨科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骨科患者疼痛管理过程中个体化护理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骨科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至(1.3±0.4)分,生活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升高至(50.1±12.4)分、(8.2±0.2)分,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

  • 标签: 骨科 疼痛管理 个体化护理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临床检验结果的误差,加强质量指标在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检验分析前因素较多,患者在准备检验标本到送检过程中任何环节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本次研究运用质量指标以及提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措施在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

  • 标签: 质量指标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综述法,通过对近十年大、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利用体育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旨在构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表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和课堂环境三大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含若干子维度,结合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迈向学会勤练常赛,使之相互融合,更好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

  • 标签: 体育教学 质量体系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医学护理敏感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检验、魏普查等数据库系统中查找和收集参考资料,以“建设-全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机制为理论创新,基于熵法、循证采用分析和Dilphi专家访谈等方法,建立和构建吸入医疗敏感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在第一轮权威专家推荐中,一级指标值4个,二级指标值13个,三级指标值78个,共计95项,和谐指标W值为0.133;在第二轮权威专家推荐中,一有4个等级指标值,15个二级指标值,70个三级指标值,共89项,和谐指标W值为0.284(P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敏感性 质量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2019年1月至12月)和干预后(2020年1月至12月)医院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同期住院病人分别为106558例和11190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03例和1526例。院内感染发生率由1.69%下降到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040,P

  • 标签: 医院感染 发生率 指标 评价 干预
  • 简介:摘要:成品油检验检测的具体方法以及成品质量控制办法是石油开采企业以及石油加工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无论是石油原油的开采质量抑或者是成品油的加工质量都应该引起石油开采企业以及石油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石油资源转化为成品油的效率也值得认真思考与分析。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之后也探索出了更为高效、更加科学的成品油检验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成品质量把控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石油资源开采以及石油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分析成品油检验检测相关指标及其质量风险防控。

  • 标签: 成品油 检验检测 指标 质量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托信息化构建肠道准备系列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践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20.7-2021.11期间治疗102例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托信息化构建肠道准备系列专科护理和常规肠道准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系列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践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实验组患者肉眼大便合格率和镜下肠道清洁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耐受度评分,实验组患者耐受度评分(1.87±0.48)分,对照组患者耐受度评分(2.45±0.66)分,实验组患者耐受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托信息化构建肠道准备系列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提升肠道准备合格率,患者耐受度也得到了有效的优化,提升了针对患者开展的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 标签: 托信息化构建 肠道准备 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血液内科静脉输血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前两季度在本院血液内科接受静脉输血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输血护理,观察组使用专科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输血患者做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可以提高患者生活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静脉输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内外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了解目前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nursing sensitive quality indicator"为中英文检索词,应用CiteSpace Ⅴ软件对CNKI建库至2020年6月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4—2020年收录的综述以及研究性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对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以及突发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有效中文文献262篇、英文文献789篇,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外研究重点在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结局、专科护理实践的应用以及指标研制的方法,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良事件、质量控制等方面。结论国内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研究不断加强,未来可以从指标信息化的处理、研制方法、应用推广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护理质量审核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98例进行分组研究,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作比较,差异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运用于急危重症患者中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推广。

  • 标签: 急危重症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中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共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构建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两组质量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可见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照差异显著(P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讨论该种护理管理模式所具备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 从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病人中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得到了人数相同的优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优化护理组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常规护理组则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优化护理组的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表现出更高的满意率,与常规护理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感染、患压疮和误吸三种不良反应,优化护理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具有更显著的优势,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优化护理效果和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诊危重症护理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