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肠道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特点,初步探讨CEUS诊断肠道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6例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利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取肿瘤组织及瘤旁肠壁的定量参数。结果:CEUS显示26例患者肠道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均为不均匀性增强,7例病灶局部可见造影剂无充填区。以高增强为主,23例(88.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7例(65.4%)由病灶周围开始向心性增强;以快速消退为主,22例(84.6%)显示造影强度持续时间较短,较早消退。肿瘤组织与瘤旁肠壁的起始-达峰时间(ATP)和绝对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CEUS表现,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可动态观察肠道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CEUS对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肿瘤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DWI是以水分子布朗运动为原理,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ADC值的检查技术。肾脏血流量、含水量丰富,可调节全身水盐代谢。当肾脏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其组织结构、微循环及细胞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变化,其组织ADC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DWI有助于肾脏肿瘤的检出、诊断、分级及疗效的检测。本文对肾脏肿瘤的DWI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61岁,已婚已育。绝经10年,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色鲜红,9d前入我院就诊。体检结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阴道顺畅,黏膜光滑,宫颈表面见分叶状肿瘤,形态不规则,质软,触之易出血。阴道穹窿消失,宫体饱满,质中,活动良好,无压痛。双附件区未抠及包块,无明显压痛。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发现直肠黏膜光滑,宫旁未见异常。

  • 标签: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文献复习 阴道流血 直肠黏膜 浅表淋巴结 分叶状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DWI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HDX1.5T超导MRI仪对169例患者的266个椎体行DWI和常规扫描,分别测量并计算ADC值。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将266个椎体分为正常椎体组33例33个椎体,良性压缩骨折组77例103个椎体(胸椎40个,腰椎63个),恶性压缩骨折组59例130个椎体(颈椎6个,胸椎50个,腰椎67个,骶椎7个)。对各组参数行F检验。结果:正常组ADC值平均为(0.6160±0.3807)×10-3mm2/s,良性组为(1.7547±0.4563)×10-3mm2/s,恶性组为(1.2115±0.5908)×10-3mm2/s。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组ADC值最小,恶性组次之,良性组最大,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均有交叉。DWI对椎体的良、恶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骨折 压缩性 脊柱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21岁,未婚。于2011年6月发现左小腿前方有一蚕豆样大小无痛性肿块,未治疗。2011年8月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证实为血肿并炎症,病理不详。同时发现左足趾多发性黑色肿块,初期为血泡样,逐渐硬化结痂,进行性生长,无红肿及疼痛,无破溃。近期肿瘤明显增大。2012年3月外院胸部CT提示两肺多有发转移灶,遂来我院就诊,行腿部、足部MRI检查。查体:

  • 标签: 血管内皮瘤 无痛性肿块 肿瘤切除术 边缘浸润 截肢术 肿瘤实质部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血供情况、内部回声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79个原发性心脏肿瘤中,黏液瘤62个、脂肪瘤3个、横纹肌瘤2个、纤维瘤2个、间皮瘤1个、血管平滑肌肉瘤3个、横纹肌肉瘤4个、纤维肉瘤2个,良性70个、恶性9个。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以良性为主,黏液瘤最常见。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能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诊断
  • 简介:起源于肌腱的肿瘤及瘤样病变较少见。本文拟介绍肌腱解剖、常见的肌腱肿瘤和瘤样病变,以及其声像图表现。肌腱的原发恶性肿瘤及转移瘤罕见,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相对常见。肌腱的良性肿瘤表现为无痛或轻微触痛的软组织肿块,常见类型包括腱鞘巨细胞瘤、软骨瘤、骨软骨瘤、骨瘤、神经鞘瘤、海绵状淋巴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脂肪瘤等,约半数为腱鞘巨细胞瘤。肌腱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常见于下肢,主要为各种肉瘤,包括透明细胞肉瘤、滑膜肉瘤、上皮肉瘤。肌腱转移瘤以手部肌腱多见,大多来源于皮肤、关节或腱鞘肿瘤的直接蔓延,血行转移非常少见。肌腱瘤样病变多见于手部,腱鞘囊肿、表皮样囊肿及黄色瘤为最常见类型。

  • 标签: 肌腱 肿瘤 瘤样病变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US-GFNAC)检查过程中,针尖与结节移动状态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0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80例,良性组患者60例,记录各结节的一般参数,包括结节大小(长径、短径)和部位(上极、中极、下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US-GFNAC检查。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测量针尖移动距离(D1)、结节移动距离(D2)、针尖在结节中相对移动距离(D3),分析结节移动状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与结节大小和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D2、D3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D1与良恶性结节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D2增大,D3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D2、D3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951、0.938。结论: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甲状腺结节移动状态与结节的良恶性存在相关性,可通过结节移动特征辅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移动距离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联合声弹性成像(acousticelastography,AE)在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io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44个TI-RADS4类结节性病灶的常规超声检查、AE及CEUS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CEUS、AE及CEUS联合AE对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EUS、AE对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86%、86.67%、88.19%和81.16%、81.33%、81.25%,CEUE联合AE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20%、92.00%、93.06%,联合诊断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联合AE有助于提高鉴别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显示脾实质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对21例脾实质性肿瘤(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4例、转移性肿瘤7例)分别进行CEUS和CE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增强表现。结果:CEUS和CECT对脾病灶内部的血流显示率均为100%,对病灶内部血流灌注的敏感程度均优于彩色多普勒(71.4%)(P<0.05)。CEUS和CECT反映的脾脏病变增强方式完全一致。CEUS对增强过程中特殊表现(树枝状、结节状和筛孔状增强)的检出率为57.1%(12/21),与CECT相比,病灶血流灌注的增强表现更多样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和CECT能敏感地显示脾实质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脾肿瘤的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造影剂 脾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80例,术前行MRI检查,且动态增强均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测定病灶的ADC值及肿瘤大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Ki-67的表达情况,应用t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灶的ADC值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Ki-67阳性表达的最佳肿瘤大小阈值。结果:Ki-67阳性组ADC值为(1.014±0.181)×10-3mm2/s,阴性组ADC值为(1.024±0.142)×10-3mm2/s;Ki-67阳性组肿瘤大小为(5.12±1.71)cm,阴性组肿瘤大小为(3.58±0.89)cm。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1,P<0.05),且肿瘤大小与Ki-6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判断Ki-67表达的最佳肿瘤大小阈值为4.1c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66%和84.62%。但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05),且ADC值与Ki-6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29,P>0.05)。结论:肿瘤大小与Ki-67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间接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非肿块型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