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研究悲剧创作,有必要对源远流长的中西悲剧传统进行一番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审时度世。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既有深刻人文内涵又有强烈艺术感染、既有鲜明时代性又有深沉历史感的作品来。否则,持一隅之见、坐井观天,是难成大气候的。在此基础上,下面,对中西悲剧传统...

  • 标签: 中西悲剧 西方悲剧 古典悲剧 悲剧创作 传统比 中国悲剧
  • 简介:2002年5月30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主办,山东潍坊学院、山东潍坊教局联合承办的“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研究”开题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潍坊举行。此项目已被

  • 标签: 比较文学 中学 语文教育 学术研究
  • 简介:本文从语言—比较的基础、同一性—名与实的关系、文化立场—观念的接受、理论话语—体系的焦虑四个方面,论证比较文学学科领域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外文应当是该学科的优势也是进行研究的基础,而目前情况却是相反;而大量的比较是将中外许多现象和命题进行了同一性预设,是一种名与实错位;而对于源自其他文化区域的文学文本,没有对其内涵的观念进行清理,比较缺乏学理性透视;而在西学知识形态笼罩下,没有进行“去西化”和“重新语境化”就急于进行理论想象,也就难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建构。作者认为这四项互为前提的错位,是目前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比较 学科 问题
  • 简介: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C.Spivak)200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受访时,曾将她在2003年出版的《学科之死》(DeathofaDiscipline)比喻成一首挽歌。她并解释在西方的文学传统里,挽歌虽以悼亡始,却总以颂赞生命的永续告终[1:61-62]。

  • 标签: 斯皮瓦克 比较文学 学科 回应 清华大学 文学传统
  • 简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诞生以来,已经历了大约100年的风风雨雨。它在我国成为一门公认的学科以后,也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建设的历程。但是,当初人们关于它是否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作为一种方法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忧虑依然存在。尤其是作为一名多年来在比较文学园地里耕耘的教师,我深感这门学科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仍有严重缺陷,以致当初比较文学学者感叹的危机依然如故。在教学过程中,我扪心自问,自叹无法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而此类缺憾,归根结底,是源于比较文学教材中学科定义本身的误导或不严密。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教科书中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并没有确保它可以作为~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因此引起了一些学科界限上说不清楚的问题,令人难以自圆其说。

  • 标签: 比较文学教学 风雨 学科界限 圆满 独立 存在
  • 简介:比较文学中的'比较诗学',涉及到从'词语'、'文化'到历史'语境'和翻译转释等许多方面.有关论争近来不断增多.本文仅就所谓中西之间的'中介者'等提法,阐发作者的观点,以期引起更为深入的研讨.

  • 标签: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 论争 作者 语境 文化
  • 简介:一、全球化烙印上世纪后半叶,尤其冷战结束以来,人类生活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化.资讯革命的数码技术主宰着世界经济,资本运作跨越国境,创造出世界性的商业--消费文化,互联网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网罗其中,并紧密结合."全球化"已成为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所有的纷争、论战、新理论话语的引进及对传统学术经典的回归、重释,都离不开"全球化"这一广阔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语境.

  • 标签: 出世 经典 回归 话语 论语 时代背景
  • 简介: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EineEinfiz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KomparatistischeImagologie”)。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 标签: 比较文学形象学 代表人物 文学界 教科书 历史 中国
  • 简介:<正>一、成绩与特点比较文学是一个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概念。把比较的方法运用于文学研究,而且是运用于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这在中国早有出现。因此我国许多文章中列举了不止一件的春秋、汉魏、明清的例子,用以说明这种学问原本也是一门中国的学问。其实我觉得,何必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民族性 中国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研究 世界文学
  • 简介:在当下,一种食品,我们说它很好,往往不是因为它好吃且富于营养,而是因为它不含添加剂;一个人,我们说他不错,常常不是因为他给我们乃至整个社会做了多大贡献,而是因为他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够义气、讲诚信……同样,一门学科,我们说它比较“热门”,不是因为这一学科能够济世惠民,

  • 标签: 比较文学 添加剂 学科 义气 济世
  • 简介:作为一本学术入门研读手册,本书尤其注重介绍比较文学的学科历史和研究方法,注意结合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比较文学的初学者提供了探索研究的途径。全书共5章,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初学者 历史
  • 简介:老实说,这次奉派到韩国去做一回交换教授,我可是压根并没有想到要开什么比较文学的课程。理由很简单,我是去对方的中文系任教。在外国,所谓中文系当然是属于外文系科的范围,因此我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国内大学校园中人们熟悉的“外教”,也就是教点什么汉语写作,汉语会话之类的基础性课程,了不起再加上点什么中国文学或文化概论之类。以国外本科学生那点中文能力,用中文讲正经的学术问题,岂不是为难他们吗。别说我不懂韩文,就算是懂,一个中国老师在韩国中文系的课堂用韩文讲课,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你就等着学生来挑刺吧,他们正为你老是挑他明摆着授人以柄的事我可不干。更何

  • 标签: 韩国 比较文学 交换教授 中文系
  • 简介:此组由北京大学师生参与的笔谈文章,围绕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展开,其中包括消费社会中的网络与比较文化问题、网络写作中的交往可能与局限问题、网络传播与文学翻译问题、互联网对人类交往方式的新挑战以及文化比较中的双语精英身份等问题,所有论述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互联网络作为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新方式的功能及其意义。

  • 标签: 比较文学 全球化语境 文学翻译 网络写作 比较文化 身份
  • 简介:2015年8月3—4日.“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丛书”第三次编纂讨论会在安徽省宣城泾县桃花潭畔度假酒店举行。会议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刘耘华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学者就目前5部已初步成形的书稿以及丛书编纂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文学丛书 编纂过程 比较诗学 讨论会 上海师范大学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