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偲 刘克玄 邓小明 方向明 夏中元 王月兰 余剑波 李金宝 尚游 周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51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43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杭州 31000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430060,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济南 250014,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麻醉科 30010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0162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2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泸州 646099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儿护理方法的运用,探讨总结危重症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确诊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儿100例,对患儿进行临床密切观察,采取常规护理、胃肠及胃管护理、胃粘膜护理和用药护理方法后,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控制情况。结果加强护理后,患儿治愈情况取得明显效果,100例患儿中死亡3例,自动出院21例,存活76例。结论在临床治疗加强护理,对于危重症患儿控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危重症 患儿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中西结合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方法 4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给予临床基础对症治疗、中药疗法及内镜检查,治疗结束后分析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通过总结数据, 40例患者中治愈 37例, 2例显效, 1例有效,无死亡病例发生,其中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结论 对于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西医联合疗法,临床疗效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50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SAP患者(功能障碍组)和70例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SAP患者(对照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提示体重指数、APACHEⅡ评分、血白蛋白、超敏CRP、降钙素原水平、血pH值、PaO2是预测SAP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 作者: 李翠琳(鞍山市妇儿医院辽宁鞍山114013)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常见的危重症,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部分。目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咖啡样物或便血三大症状,尚缺乏实验室检测方法,常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现将本院2007以来收治的重症新生儿病回顾性诊断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5例,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常见的重要并发症。由于缺乏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正式定义和分级,大多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策略并非根据临床客观证据,多是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制定的。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上海市医师协会急诊科医师分会组织上海多个学科的中医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和西医专家,经过反复探讨、查找文献、制订提纲,广泛征求急救医学科、消化科、普外科、感染科和中医科的临床专家意见,并召开多次大小型专家论坛和咨询会,制定了《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共识》。本临床专家共识以脓毒症为诱发病因,以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为研究切入点,分别探讨脓毒症AGI分级的中西医诊治措施和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常见症状的中西医治疗建议。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诊疗方法及其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儿科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发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保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的功能,改善微循环,补充足够热量和补充电解质。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46例患儿中显效36例,有效4例,无效6例,其中2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6.96%,无效率13.04%。死亡者均为1岁内婴儿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应用新斯的明、碳酸氢钠、H2受体拮抗剂及多巴胺等药物,改善了患儿的胃肠功能障碍、微循环及胃肠功能,大部分患儿未发生严重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小儿 胃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其中包括穴位按摩与中药热敷)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中的实际效果。 研究对象:随机在我院普外科 2017年 4月到 2018年四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患者中抽取 132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研究方法:将 132位患者等量分成两组,其中 66位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剩余 66位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 66位患者实施普通术后护理,而观察组不仅需要实时普通术后护理,而且需要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即中医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双侧足三里合谷穴的中医手法按摩以及中药热敷等。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本次研究的观测指标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66位患者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且观察组患者结合护理后康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讨论:中医综合护理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胃肠功能障碍 术后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原发胃肠道疾病胃窦癌20例,结肠癌14例,胃溃疡16例,胃穿孔6例,幽门梗阻6例,上述患者均经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复方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显示胃肠蠕动出现减弱或消失,胃内容物潴留,排空迟缓;另对其中8例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发现残胃炎、胃肠蠕动较差,但胃镜可通过吻合口。结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预后差,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胃肠功能障碍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其中包括穴位按摩与中药热敷)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中的实际效果。研究对象随机在我院普外科2017年4月到2018年四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患者中抽取132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将132位患者等量分成两组,其中66位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剩余66位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66位患者实施普通术后护理,而观察组不仅需要实时普通术后护理,而且需要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即中医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双侧足三里合谷穴的中医手法按摩以及中药热敷等。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本次研究的观测指标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66位患者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且观察组患者结合护理后康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讨论中医综合护理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胃肠功能障碍 术后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大黄灌胃、芒硝敷脐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1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组(21例),中西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灌胃、芒硝敷脐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中西医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1±0.8)d、(3.1±0.8)d、(21.5±2.8)d,较常规组的(5.2±1.4)d、(4.7±1.3)d、(32.1±3.6)d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中西医组发生并发症5例,较常规组的8例显著减少(P〈0.01)。中西医组病死1例,转手术1例,常规组病死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灌胃、芒硝敷脐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促进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胃肠道 功能恢复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2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开塞露灌肠,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胃潴留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著(P<0.05),但是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 标签: 中药灌肠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胃电功率及频率变化的疗效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组,在临床善和胃电频率变化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电功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机理与针灸对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胃轻瘫 电针疗法
  • 简介:摘要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脑功能在受损后会出现吞咽障碍胃肠动力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降低,肠黏膜防御屏障的损坏等多种胃肠功能损坏,机体的分解和代谢会增多,造成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机体免疫力会出现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几年,中医在治疗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针对该类研究开展相应的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黄治疗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休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1次/4h,鼻饲大黄,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大黄剂量;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给予患者莫沙比利等胃肠动力药。治疗后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大黄 休克 胃肠功能障碍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