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AMI的患者126例,于入院即刻抽血测血清钾浓度,检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26例患者血清钾浓度<35mmol/L者61例(484%),其中发生心律失常43例(705%);血钾浓度在35~45mmol/L之间26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8例;血钾浓度>45mmol/L39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10例(256%)。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x2=9174,P<005。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Clin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okalemia and ventricular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
  • 简介:摘要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早期强化心理护理、严格控制饮食、早期应用缓泻剂、控制输液速度等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心脏功能。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再综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抢救、积极采取综合有效护理措施,极大提高了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 简介:测量78例AMI患者QTd和QTC,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AMI患者QTD和QTC明显增加,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5,<0.001),AMI患者有复杂心律失常和非复杂心律失常,两者比较,QTD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而QTC无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QTD是一项预测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有用指标,比QTC更有价值。

  • 标签: QTC AMI QTD 患者 室性心律失常 QT间期
  • 简介:摘要对一例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反复出现室颤的患者,给予反复电除颤共计23次,并辅以有创机械通气、正肌力药与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及IABP心功能支持治疗。重点做好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抢救的配合、IABP、PICCO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感染的预防。结果本例患者成功抢救,恢复顺利,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好转出院。

  • 标签: 心肌梗塞 电除颤 IABP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60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7 月至 2019年 12 月间,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的设为参照组,本组中有患者 30例,其余 30例将接受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心功能指标上对比,两组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中较为常见,患者会表现出乏力、头晕、气短等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晕厥、休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形势下,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相关护理研究进展,以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开展水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安全可靠。方法由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人员回顾分析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资料。结果研究显示,在该批患者中,室性早搏者共72例(72.00%),阵发性心动过速者共8例(8.00%),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者各为5例(5.00%),室颤、房颤、房早以及房室传导阻滞与束支传导阻滞者均各为2例(2.00%),室性早搏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共有10例患者最终死亡,其中,阵发性心动过速致死者共2例(20.00%);室颤致死者共4例(40.00%);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致死者各2例(20.00%)。结论在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心律失常的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其亦是导致AMI患者发生猝死的关键因素,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而临床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就其实际病情予以针对治疗。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其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合并心律失常87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2.08%。在cTnl、MMB及MYO方面比较,合并组与普通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与心律失常类型之间存在相关。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加强心电图的监测,同时配合各项指标学监测,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及时诊断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探析。方法:本文选取 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年龄段划分两组,对照组年龄低于 60岁,治疗组年龄不低于 60岁,两组开展心电图动态检测过程,对其相关指标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开展相应的诊断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者年龄不低于 60周岁,其中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单纯室性早搏、复杂室性早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六项指标大小分别是 8.00%、 8.00%、 16.00%、 8.00%、 16.00%以及 16.0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一旦没有及时实施治疗过程,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其中心律失常救治不及时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本院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入院后随机分为早期组13例,中期组45例,晚期组4例。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诊断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6~72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时间(66.7±19.5)h,中期组明显高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过缓为主,中期组以室性早搏为主,晚期组以房与交界早搏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及时诊断后治疗总有效率88.7%,1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猝死,病死率为1.6%。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时间和类型,有助于进行针对检查和观察,及时发现并治疗可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方法:选取在2021年5月--2023年2月期间诊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ST段抬高情况划分为:非ST段抬高组(n=25)和ST段抬高组(n=25),记录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和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和患者病死率比较,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患者并发心电图情况占比没有显著差异,ST段抬高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病死率低于非ST段抬高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心电图,其中占比较高的是室性早搏心电图,而且非ST段抬高组患者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组患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律失常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