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郑和(1371-1435年),本姓马,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人。从1405年至1433年,他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远航,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跨过马六甲海峡,远赴红海和非洲东岸,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足迹遍布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帆舟所至,与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同时开展了互通有无的国际贸易活动,沟通了亚非的海上交通,促进了亚非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他开辟的21条远洋航线,总航程超过7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3周有余,无论在航海史、外交史,还是对外贸易史上,都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马六甲 丝绸之路 印度洋 海上交通 东南亚
  • 简介:董黯字叔达,东汉时人,据传是董仲舒的六世孙。董黯先世虽然煊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却已中落,黯又幼年丧父,而相依为命的慈母后来竟不章身患痼疾,以致家境更加贫困。正当董黯因无力为母亲就医而犯愁时,听说离家三十里之远的大隐溪水甜醇清口能治病健身,于是就长途汲担至家,母亲初饮即嗜。

  • 标签: 董黯 遗迹 余姚市 历史文化 孝文化
  • 简介: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马头寨村尚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的标语,这一消息传出后,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联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前往进行了考察。

  • 标签: 红军标语 贵阳市 革命文物 文史工作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因“伪学”之禁。曾于庆元五年(1199年)初,由古田杉洋经宁德石堂和闽坑岭龟山寺,进入长溪县境访友避难。在时为长溪县治的今霞浦县境停留近半年。

  • 标签: 遗迹 理学家 南宋 朱熹
  • 简介:关公信仰是指对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的崇奉与膜拜。客观地说,关羽生前地位并不显赫,历史功绩没有高到成圣成神的地步。但在他死后,却逐步变身为官民普遍崇奉的神灵,他的影响之大、信仰范围之广、神格之高,超出了中国先民们此前此后所创造的所有人神信仰,成为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一绝。这一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探讨。

  • 标签: 关公信仰 遗迹 武汉 三国时期 历史功绩 中国先民
  • 简介:偃师商城是1983年春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发现的①.偃师商城位于洛阳盆地东侧,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背靠黑石关,东行连结商人故有活动基地,面对二里头夏都,便于监视夏之顽民,形势十分险要.城址分小、大两座城.小城临洛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城墙现厚6米~7米,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在东、西城墙上各发现一道城门.

  • 标签: 建筑遗迹 偃师商城 考古 概论 99年
  • 简介:方壶胜境是圆明园的四十景之一,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北岸湾内,是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的建筑群,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毁。目前方壶胜境仅剩一些石质构件和夯土遗迹,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方壶胜境遗址,本文对方壶胜境遗址的石质文物的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得出了方壶胜境遗址石质文物现存的病害主要有动植物病害、微生物病害、断裂、缺失、浅表性裂隙、人为污染等,其中表层片状剥落面积达66.63平方米,残缺部分达43.52平方米,严重影响文物的价值和长久保存。通过总结调查数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方壶胜境遗址石质构件的病害机理,大致原因有自然风化、人为破坏及历史原因,这些病害的统计和病害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调查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圆明园 方壶胜境 病害调查 保护建议
  • 简介:我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有仰观星空了,去赤峰的那个晚上给了我一次大大的补偿。那一夜,车窗外的夜空群星璀璨,夜空中的星星离我像是那样的近。北斗星格外明亮,巨大的斗柄伸向东北方,似乎是在指引着我的行程。

  • 标签: 契丹民族 契丹文明 契丹文字 契丹小字 耶律阿保机 赤峰
  • 简介:卓文君,女性,生活在我国汉文帝至武帝时期(约公元前163年至公元前100年),系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蜀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人。貌美性毅,善诗妙琴,以其才华、情操名传千古,是中国汉代时期一位著名才女。

  • 标签: 遗迹 司马相如 汉代时期 公元前 汉文帝 辞赋家
  • 简介:高句丽遗迹出土的青瓷器分别见于集安和平壤两地,其中集安地区出土较多,器形包括盘口壶、青瓷罐、提梁器、狮形烛台、器盖等,青瓷器的时代为西晋或东晋时期。出土青瓷器的高句丽遗迹或为高等级墓葬、或为重要遗址,说明当时使用青瓷器的高句丽人具有较高的等级。联系到高句丽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历史情况等,我们认为高句丽遗迹发现的这些青瓷器的产地应是长江以南地区、窑口以越窑为主、是高句丽与六朝交往的结果。

  • 标签: 高句丽 青瓷器 六朝
  • 简介:豫晋峡谷,系指三门峡至孟津段,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太行山及熊耳山之间的黄河最后一段峡谷,是黄河最为险峻的一段。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先后发现丰富的黄河漕运遗迹,包括豫晋峡谷东部出口的八里胡同栈道、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三县黄河北岸的漕运遗迹、三门峡漕运栈道及周边与漕运有关的遗存、新安盐东关防、仓储建筑遗址等。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石刻题记的发现,可知黄河航运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北宋,黄河漕运一直发挥着维系封建王朝统治的水上生命线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黄河漕运遗迹还忠实地记录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和智慧,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的发展演进历程。

  • 标签: 豫晋峡谷 黄河 漕运 栈道 遗迹
  • 简介:中国汉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目前还在使用着的文字,它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载体,展现了华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由甲骨文而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不同书体的形成,丰富了其点画结构和内容,使之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 标签: “仓颉造字” 史料 遗迹 古文字学 使用范围 中国
  • 简介:禅宗六祖慧能是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珠江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实际上的创始人。毛泽东主席曾给六祖以很高的评价。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六祖遗迹几乎为广东所专属。广东新兴县夏卢村是六祖故里,新兴国恩寺是六祖圆寂之地,广州光孝寺是六祖落发受戒和开坛说法之地,韶关南华寺是六祖弘法37年的南宗重要祖庭。

  • 标签: 遗迹 述论 广西 文化名人 岭南地区 代表人物
  • 简介:<正>公元第一千年的中叶至后半叶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回鹘人的遗迹是中央亚细亚游牧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回鹘人曾经积极地参加建立与颠覆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的活动,创建过自己的国家,在中央亚细亚地区政治史和军事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遗迹。公元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被黠戛斯人灭亡之后,回鹘人被迫离开自己在蒙古的生存之地,分别迁移到东亚和中央亚细亚邻近各地。原先回鹘汗国的基本游牧民、回鹘的亲族铁勒诸部落迁居吐鲁番之后,还在那里建立了国家,并且一直存在到13世纪蒙古征服时期。属于公元8至9世纪回鹘汗国时期的各种考古遗迹——古城、堡垒、建筑设施、纪念碑、铭文、印记、墓地等在蒙古和南西伯利亚得以保存下来。蒙古的回鹘文化遗迹的研究能

  • 标签: 亚细亚 蒙古草原 文化遗迹 纪念碑 建筑设施 文化研究
  • 简介:徐州西楚故都彭城遗迹考赵明奇秦二世元年(前209),项羽及其叔父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举兵吴中,渡江作战;刘邦亦杀沛令,聚集反秦力量。次年,楚怀王孙心迁都至彭城,并主持召开彭城会议,制订灭秦战略,决定由宋义、项羽和刘邦各率军出征,两路进击,同时约定...

  • 标签: 徐州博物馆 徐州城 彭城 遗迹 故都 《史记·项羽本纪》
  • 简介: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林则徐与当时东阁大学士陕人王鼎及其族弟王益谦的关系渊源鲜为人知,更难得的是林则徐与王家来往留下了珍贵文物。王鼎(1767—1842)字定九、号省崖,陕西省蒲城县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历任礼、工、吏、刑、户五部侍郎、尚书、顺天府尹、河南巡抚、直隶总

  • 标签: 林则徐 遗迹 王益谦 族弟 蒲城县 黑底
  • 简介:殷墟乙十一基址是殷墟建筑基址中遗迹现象与层位关系最为复杂的一处,原始发掘报告对此即有陈述未清和淆乱之处,后人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本文根据乙十一基址的层位关系及各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上限自殷墟文化二期,下限至殷代晚期。

  • 标签: 殷墟 建筑基址 遗迹 发掘报告 年代 殷代
  • 简介:南京是郑和长期生活的地方,至今保存着很多遗迹,除了人们熟知的重要遗迹之外,还有一些与郑和相关的遗迹,今缕述如下。

  • 标签: 遗迹 郑和 南京 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