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广州中心城区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的院前急救病例逐年上升,但死亡病例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的年龄段。院前急救死亡的常见病因是猝死(65.68%)、创伤(9.74%)、脑血管意外(8.79%)、心血管急症(7.34%)、呼吸系统急症(6.32%)、中毒(1.61%)、消化道出血(0.52%)等。因创伤死亡的病例呈上升趋势,但2004年有所下降。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死亡则呈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对猝死、心血管急症及创伤院前急救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CUMS大鼠抑郁模型,研究尼美舒利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和CA35-HT1A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尼美舒利(3、6和12mg·kg-1)和氟西汀(3mg·kg-1)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21d。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降低(P<0.01),静止不动的时间较正常组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进入总次数和开臂次数及停留时间百分率均较正常组减少(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丢失和核固缩明显增多,海马CA1、CA35-HT1A表达强度低,阳性颗粒数目少且着色浅淡。

  • 标签: 尼美舒利 抑郁 免疫组化 海马
  • 简介: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是由一个急救总站(或中心),若干城区急救站和各综合性医院联网组成,有统一的呼救信号,问清发病情况和具体地点,向离伤病员最近的急救站发出派遣车辆和医务人员的通知,同时将资料储存在计算机库中备用.急救站进行初级救护后,将伤病员转送到综合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

  • 标签: 医疗现状 急救医疗 现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阳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为开展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对安阳927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阳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1.35%,其中16.9%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老年人慢性病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55.0%的老年人对自己所患疾病认识不足。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病 现状
  • 简介:目的:查找院前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降低急救死亡率。方法:对照全市2002和2003年度1923例院前死亡资料填调查表,用Foxpro6.0建数据库,用SPSS11.0统计。结果:两个年度院前死亡率分别为2.37%和2.22%;院前死亡均以0:00~8:00最多(32.24%和31.53%);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平均3.40±2.27和2.09±4.68min;到达现场平均用时7.58±4.61和9.80±9.41min;往返医院用时平均44.19±44.11和38.19±27.58min;到达现场已死亡者占院前死亡总数的构成比为71.56%和78.97%;院前死因谱中交通事故由第一位(28.90%)下降为第三位(11.79%),心脑血管疾病由第二位(14.92%)上升为第一位(23.51%)。结论:深圳经电话呼救患者院前死亡率较国内其他城市低;2003年度院内反应时间较2002年度明显缩短,但到达现场时间明显延长;院前急救死亡谱构成有改变。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率 病例 深圳市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山近3年来的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制定相应的急救对策提高交通伤害的救治水平。方法:收集2004年~2006年中山急救中心救治交通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交通伤害患者人数及比例均有比较明显的升高趋势。伤害部位以头部、四肢骨折、腹部为主,多发伤及复合伤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结论:通过对交通伤害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制定科学的急救应对措施可有效的提高交通伤的抢救效率。

  • 标签: 交通伤 流行病学 急救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江2009年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患者以19—59岁男性为主,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患者较密集;疾病谱排序的前3位病种为外科类疾病(车祸伤、普外、骨科),次3位病种为内科类疾病(神经、呼吸、心血管)。结论: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重点是外伤和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 标签: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