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手段查清了正蓝旗湖盆区域的基本情况;通过培育和种植乡土植物碱蓬等物种的试验,改善了湖盆重度盐碱地的恶劣环境;同时结合灌木移栽、柳条沙障、自然恢复等湖盆盐渍化治理方法对盐碱化土壤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与恢复。通过试验研究获取了湖盆区盐碱地生态治理的科学方法和数据资料,确定了湖盆裸露盐碱地重建技术集成模式,提高了区域湖盆盐碱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管理水平,有效遏制湖盆本身的盐碱粉尘及周围草地退化的趋势;从而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干湖盆 治理与恢复 技术方法
  • 简介:采用“3414”最优设计试验方案,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研究了施肥对中苜2号(紫花苜蓿)品种茎叶比和鲜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P2K2N0是试验获得茎叶比最小的组合,为1.236,P2K3N2是实验获得鲜比最大的组合,为0.354;苜蓿的茎叶比随着氮肥的添加而增大,较高水平施氮量显著提高苜蓿茎叶比(P〈0.05),氮肥对苜蓿鲜比没有显著影响;单施磷肥能够显著降低苜蓿茎叶比(P〈0.05),对其鲜比没有显著影响;钾肥对苜蓿茎叶比的变化作用不明显,但过量钾肥可以提高苜蓿鲜比;氮钾肥混施能显著改变苜蓿茎叶比(P〈0.05),磷钾肥混施能显著改变苜蓿鲜比(P〈0.05)。因此,今后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种植苜蓿应不施或少施氮肥,适量增加磷肥和钾肥。

  • 标签: 中苜2号 茎叶比 干鲜比
  • 简介:对查淖尔地区为治理退化湖盆所施行的生物引种和机械沙障等措施进行了效果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引种的7种草本植物中,碱蓬是唯一能够在此类盐碱湖盆成功建植的草本植物。在移栽的5种木本植物中,白刺有较高的存活率。高、低立式沙障和防风抑沙网都表现出较好的治理效果,沙障保护区内的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设置沙障的对照区。沙障设置的方向对保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低矮的卧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的治理效果则不理想。

  • 标签: 查干淖尔 干涸湖盆 引种 沙障 生态效果评价
  • 简介:利用查哈达苏木1960-2016年气温、降水量以及天然草地产草量的资料来分析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对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查哈达苏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气温增高了1.5℃,每10年递增0.25℃左右。1964-2016年降水量下降了159.6mm,每10年下降30.7mm。气温、降水量与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关系为:随着气温的增加,产草量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降水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不显著(P〉0.05)。气温的R~2=0.9357较降水量的R~2=0.4334更接近于1,即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草地 产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