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探讨神经内科患者PICC导管围留置期间护理方法。回顾实践及文献,对神经内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包括穿刺及拔管在内全程护理进行总结。PICC导管留置期间,为保证导管有效留置,应在留置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留置时尽量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期间及时处理并发症,导管固定妥善,做好维护工作以防堵管。拔管时注意速度,妥善处理伤口。

  • 标签: 神经内科 PICC导管 全程护理
  • 简介:血管病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类型,依据影像学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及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萎缩5大类型,临床上常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失控、步态障碍及尿便控制异常等。脑血管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脑血管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同脑大血管病变不同,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同时包括静脉溶栓在内的相关治疗措施的干预效果也有差异,尤其在发病机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等尚未明确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本期专刊围绕脑血管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干预效果观察、脑血管病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以综述、论著、个案报道的形式展开讨论,希望对临床一线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因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疏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以期共同提高。

  • 标签: 脑血管病 专题综述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
  • 简介:随着对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核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测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脑血管病变(SVD)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SVD是隐匿性渐进发展的,所以以往人们对它往往认识不足。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与SVD有着密切的关系,SVD的后期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文就SVD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变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血管病(smallvesseldisease,SVD)是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之一。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脑血管病与中风、认知及情感障碍、步态不稳及老化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而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2008年世界中风日主题就是“小卒中,大问题。

  • 标签: 血管病 缺血性中风 VESSEL 情感障碍 步态不稳
  • 简介:目的介绍远端血管阻断辅助微导管超选技术在经动脉入路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术中的应用。方法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2例。1例为天幕缘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来自脑膜中动脉和枕动脉,采用弹簧圈闭塞枕动脉远端主干。另一例为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为双侧眼动脉之筛前、筛后动脉,采用球囊临时阻断于颈内动脉眼动脉开口远端。结果微导管在弹簧圈及球囊支撑下均超选人与主干血管成角明显且迂曲的供血动脉远端,微导管头端接近瘘口,以液态栓塞材料完全消除瘘口。结论对于供血动脉迂曲且与主干血管成角明显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远端血管临时或永久阻断有利于使微导管头端超选至理想位置,最终保证瘘口栓塞。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 动脉入路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从护士角度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92%。ICU护士对《指南》知识的得分平均为(15.72±2.33)分,及格21人(22.8%)。不同工龄段的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工龄10年以上的护士相比,工龄≤2年及工龄3~5年的护士得分较低(P〈0.05)。结论:ICU护士对《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对护士开展《指南》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以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知识,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ICU护士 问卷调查
  • 简介: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卒中的预后十分不利,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PSD与急性卒中病灶的关系,结论不完全一致。近年来人们发现脑血管病(SVD)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且很多研究表明SVD为血管性抑郁的重要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标准。但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介绍SVD的相关知识及其在PSD发病中的作用,来探讨SVD与PSD的关系。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卒中后抑郁
  • 简介:目的超早期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超早期骨窗开颅血肿清除27例,早期骨窗开颅血肿清除7例。结果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7例,其中死亡5例。结论超早期骨窗开颅清除血肿,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超早期小骨窗 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Vogt-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S)义称葡萄膜大脑炎,为一特异性侵犯含有黑色素组织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由Vogt于1906年首次报告,临床较为少见。笔者对我院2003—2006年诊断治疗的3例Vogt-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葡萄膜大脑炎 临床资料 全身性疾病 诊断治疗 黑色素
  • 简介:目的研究改良体外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及效果。传统法存在动物用量大、成本高且细胞培养时间长等局限。方法结合消化试剂组合和手摇震荡法培养分离胶质细胞;同时采用Iba-1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和纯度分析,台盼蓝染料法进行活力检测以及脂多糖刺激比较不同状态的胶质细胞。结果改良法可在4d内稳定获得胶质细胞>1.0×10^6个/60mm培养皿,纯度≥98%,活力>98%,较传统法在动物用量、总成本和培养时间分别减少了2、3.2、1.5倍。结论改良法可减少动物用量、降低成本,缩短细胞培养时间;为研究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建立了一种稳定、简便、高效的细胞模型。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原代培养 新生大鼠
  • 简介:随着全球老龄化,痴呆发病率快速上升,而且痴呆具有不可逆性、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故探索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成为关键。脑血管病(cerebralsmalvesseldisease,CSVD)被认为与痴呆密切相关,其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可表现为腔隙(lacunes)、新发皮层下梗死(recentsmalsubcorticalinfarcts)、脑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ies,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perivascularspaces,EPVS)及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等。本文通过综述CSVD颅脑MRI表现与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发现多发静息性或位于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或腔隙、重度WMH、多脑叶分布性脑叶微出血(lobarmicrobleeds,LMB),均可作为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痴呆
  • 简介:目的探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62进行该手术病例,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时机、操作方法及预后.结果恢复良好9例,轻残23例,重残1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其中4例死于再出血).结论该手术是一种在直视下简单、快捷、有效、损伤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治疗 血肿清除手术 脑出血治疗 小骨窗开颅 手术病例
  • 简介:目的探讨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采用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术后进行了近期(1月)和远期(6月)的疗效随访,并结合文献分别就手术方法、手术时机、死亡原因和术后康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为31.9h,近期显效率为17.1%,有效率为80.0%,死亡率为18.6%;远期显效率为47.1%,有效率为74.3%,死亡率为7.1%。结论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术后防治并发症和积极的康复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 简介:Rho激酶(Rho—associatedkirmse,ROCK)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是目前功能研究最为清楚的Rho下游靶效应分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行为与功能,包括收缩、游走粘附、生长分裂、生存、肿瘤细胞的转化和浸润:存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巾可观察到Rho/ROCK通路的异常活化。脊椎动物脑、脊髓的损伤活化ROCK,并抑制神经轴突的萌芽和生长.已经证明抑制Rho/ROCK通路在脊髓损伤、

  • 标签: 小G蛋白 RHO RHO激酶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在大鼠胶质瘤模型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分化方向。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系微量注射入12只SD大鼠(4~6周龄)右侧纹状体内,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C6细胞移植后2d,Hoechst33342标记EMSCs移植到SD大鼠双侧纹状体内。EMSCs移植后7d行全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表面标记OX-42(CD11b/CD11a)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效果。结果SD大鼠全脑组织切片观察证实12只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建立成功;Hoechst33342标记EMSCs阳性率达95%以上;荧光显微镜镜下观察显示注射人大鼠体内的EMSCs经过7d后大部分细胞都保持存活状态。同时有V6细胞和EMSCs存在的时候,C6细胞周围存在大量OX-42阳性细胞;而只有c6细胞或只有EMSCs时,OX-42阳性的细胞数量非常少。另外,远离c6细胞的EMSCs具有向c6细胞迁移的特性。结论在SD大鼠胶质瘤模型纹状体内中,EMSCs大多数被C6细胞诱导成为具有吞噬和抗原提呈功能的胶质细胞。

  • 标签: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分化 C6胶质瘤细胞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SD大鼠反复暴露于声压级16Hz130dB的次声环境中。用抗大鼠Ⅲ型补体受体标志物(0X42)和抗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次声作用后即刻,7d,14d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正常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较少,一般为静息性形态,胞体,突起细长,染色浅淡。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胶质细胞被激活,胞体变大,突起短粗,染色深,7d以后逐渐减弱;次声作用后第7d起星形胶质细胞变多,胞体变大,突起变粗,染色深,第14d达到高潮;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密切。结论次声作用后胶质细胞比星形胶质细胞早被激活;两者的关系密切。

  • 标签: 次声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下丘脑室旁核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段探头B超(LFSPU;频率范围3-9MHz)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利用LFSPU辅助颅脑手术的病例98例,其中脑肿瘤68例,脑脓肿12例,婴幼儿脑积水分流手术10例,脑内血肿8例。结果婴幼儿前囟或3cm×2cm骨窗即可满足LFSPU探头置放和探测需求,探测距离在7cm以上,探测到最小病灶直径为1.0cm,最深5.5cm。LFSPU均显示所有病灶、脑室端分流管和脓肿穿刺针,定位成功率为100%;肿瘤病灶切除后,术中LFSPU发现残留肿瘤23例,继续切除16例(病理学证实为肿瘤13例),7例因残留病灶位于重要区域未进一步切除。结论术中LFSPU可通过小骨窗和未闭前囟进行探测,实时动态监测手术过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术中B超 低频段小探头B超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有限骨窗后颅凹减压显微术式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疗效。方法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至2008年采用有限骨窗后颅凹减压显微术式治疗ChiariⅠ型畸形患者29例.标准手术程序包括有限骨窗枕颈减压,硬膜扩大成形、硬膜下探查术、硬膜扩大修补等。按照Tator标准评价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效果评价优23例(79.3%),良6例(20.7%)。远期随访患者15例,患者脊髓空洞进一步缩窄9例,复发1例。结论有限骨窗后颅凹减压显微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创伤,疗效显著。

  • 标签: CHIARI Ⅰ型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 后颅凹减压术